【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抛石整平船的整平架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深海抛石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抛石整平船的整平架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基建技术的发展,现在远距离跨海通道的建设一般采用桥梁与隧道相结合的方式,常用的建设海底通道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用盾构机在海床的下方开出隧道形成海底通道,另一种是在海床上铺设多个沉管,再将多个沉管连通形成海底通道。其中沉管隧道对地基要求较低,特别适用于软基、河床或海床较浅易于用水上疏浚设施进行基槽开挖的工程地点。由于其埋深小,包括连接段在内的隧道线路总长较采用矿山法和盾构法修建的隧道显著缩短。沉管断面形状可圆可方,选择灵活。基槽开挖、管段预制、浮运沉放和内部铺装等各工序可平行作业,彼此干扰较少,管段预制质量易于控制,因此越来越被重视。沉管隧道的施工步骤包括基槽开挖、基础施工和沉管安装及接头处的处理等,基槽开挖是选用戽斗式挖泥机、带切泥头的吸泥机或挖泥机、带爪斗的起重机等设备开辟出基槽;基础施工包括先铺粗石、再铺细石;沉管安装包括吊装沉管并在沉管的两侧回填碎石等。在申请号为201310009177.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抛石整平船的整平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口字形基架,沿口字形基架的横向方向滑动地设有横跨口字形基架的整平架大车,在口字形支架上设有驱动整平架大车沿口字形基架的横向方向滑动的整平架大车驱动装置,在整平架大车上滑动地设有整平架小车,在整平架大车上设有驱动整平架小车沿整平架大车的长度方向滑动的整平架小车驱动装置,在口字形基架上还设有三个以上的桩腿装置;在整平架小车上设有料斗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930 CN 20191094575851.一种抛石整平船的整平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口字形基架,沿口字形基架的横向方向滑动地设有横跨口字形基架的整平架大车,在口字形支架上设有驱动整平架大车沿口字形基架的横向方向滑动的整平架大车驱动装置,在整平架大车上滑动地设有整平架小车,在整平架大车上设有驱动整平架小车沿整平架大车的长度方向滑动的整平架小车驱动装置,在口字形基架上还设有三个以上的桩腿装置;在整平架小车上设有料斗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抛石整平船的整平架装置,其特征在于:口字形基架包括相互连接的横向结构管组和纵向结构管组,横向结构管组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结构管和第三结构管;纵向结构管组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二结构管和第四结构管;在横向结构管组上设有浮力腔;桩腿装置设置在竖向结构管组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抛石整平船的整平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结构管、第二结构管、第三结构管和第四结构管均为空心管;浮力腔包括设在第一结构管上的第一浮力腔和设在第三结构管上的第二浮力腔;第一浮力腔的中心与第一结构管的中心重合;第二浮力腔的中心与第三结构管的中心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抛石整平船的整平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整平架大车为双梁结构,整平架大车包括大车行走梁,大车行走梁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结构梁和第二结构梁,在大车行走梁上设有大车浮力腔,大车浮力腔包括设在第一结构梁上的第一大车浮力腔和设在第二结构梁上的第二大车浮力腔;第一大车浮力腔的中心与第一结构梁的中心重合;第二大车浮力腔的中心与第二结构梁的中心重合;整平架小车为双梁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抛石整平船的整平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整平架大车驱动装置包括沿口字形基架的横向方向设在口字形基架一侧的大车驱动轮装置,大车驱动轮装置包括大车驱动轮,在大车驱动轮装置上设有驱动大车驱动轮旋转的大车驱动马达,在口字形基架的另一侧设有大车从动轮装置,大车从动轮装置包括大车从动轮,在大车驱动轮与大车从动轮之间设有大车驱动链条,大车驱动链条与整平架大车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抛石整平船的整平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整平架小车驱动装置包括设在料斗装置上的小车驱动轮装置和设在小车驱动轮装置下方的两个小车转向轮装置,小车驱动轮装置和两个小车转向轮装置呈品字形排列,小车驱动轮装置包括小车驱动轮,在小车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寿红,邝镜明,孔维达,李汪讳,钟汉滨,池明华,陈昆明,孙召才,唐韧坚,喻德发,
申请(专利权)人:交通运输部广州打捞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