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桩孔内钢管柱的定位调垂装置及其定位调垂方法
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桩孔内钢管柱的定位调垂装置及其定位调垂方法。
技术介绍
逆作法施工中,竖向钢管支承柱通常作为正式地下室结构的一部分,其安装定位及垂直度需严格控制。目前,广泛应用的方法有气囊法、校正架法。气囊法实施中,将4组气囊分别固定在立柱正交方向,通过气囊与孔壁之间的挤压调整立柱的垂直度;此方法调垂精度较差,且气囊易被勾破而无法使用,造成工期延误。校正架法实施中,通过校正钢架对支撑柱加长段进行校正,但对孔顶地面平整度有较高要求,不能在坡间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坡面人工挖孔桩内的钢管柱定位、调垂问题,寻找一种可以在坡面施工环境中实现准确定位、调垂的设备及施工方法。本专利技术为实现上述功能,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桩孔内钢管柱的定位调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调垂装置包括柱底定位靴、孔口调垂帽,所述柱底定位靴设置于所述钢管柱底部,包括底盘、导向部、固定部,所述底盘呈平板状水平设置,所述导向部为截面呈十字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桩孔内钢管柱的定位调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调垂装置包括柱底定位靴、孔口调垂帽;/n所述柱底定位靴设置于所述钢管柱底部,包括底盘、导向部、固定部,所述底盘呈平板状水平设置,所述导向部为截面呈十字形的交叉立板,所述导向部整体呈锥形,其底部和所述底盘刚性连接,所述固定部设置于所述底盘;/n所述孔口调垂帽设置于所述桩孔的孔口,包括定位环板、定位调节部、限位部,所述定位环板呈平板状中间开设有方形通孔,所述钢管柱穿设其中,所述定位调节部为4个楔形块,分别设置于所述钢管柱和所述方形通孔的四个侧壁之间,所述限位部设置于所述定位环板,所述定位环板通过所述限位部固定于所述桩孔孔口周围的安装基础。/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桩孔内钢管柱的定位调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调垂装置包括柱底定位靴、孔口调垂帽;
所述柱底定位靴设置于所述钢管柱底部,包括底盘、导向部、固定部,所述底盘呈平板状水平设置,所述导向部为截面呈十字形的交叉立板,所述导向部整体呈锥形,其底部和所述底盘刚性连接,所述固定部设置于所述底盘;
所述孔口调垂帽设置于所述桩孔的孔口,包括定位环板、定位调节部、限位部,所述定位环板呈平板状中间开设有方形通孔,所述钢管柱穿设其中,所述定位调节部为4个楔形块,分别设置于所述钢管柱和所述方形通孔的四个侧壁之间,所述限位部设置于所述定位环板,所述定位环板通过所述限位部固定于所述桩孔孔口周围的安装基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桩孔内钢管柱的定位调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包括4个定位件,所述4个定位件在所述底盘上呈十字形分布,其中心和所述导向部的截面中心重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桩孔内钢管柱的定位调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包括“L”形直角筋,所述直角筋的两个侧板分别和所述底盘、桩身纵筋焊接固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桩孔内钢管柱的定位调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还包括斜撑筋,所述斜撑筋两端分别和所述直角筋的两个侧板固定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桩孔内钢管柱的定位调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中部还开设有浇筑孔。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桩孔内钢管柱的定位调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楔形块包括两块相互垂直的第一板、第二板,其截面为“T”形,“T”形头部的板材为所述第一板,所述第一板抵接所述钢管柱,所述第二板从所述第一板向背离所述钢管柱一侧延伸,并抵接所述方形通孔侧壁,所述第二板和所述方形通孔侧壁接触的一侧设置有斜面。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桩孔内钢管柱的定位调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为螺栓,所述定位环板还设置有螺栓通孔。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桩孔内钢管柱的定位调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和螺栓通孔数量均为4个,所述螺栓通孔为腰型孔,两两相对的螺栓通孔间的连接线呈十字形。
技术研发人员:符伟猜,段博,黄轶,刘潇春,马天雨,海一粟,滕世华,胡升友,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建工四建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