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增强复合地基承载能力的方法及其刚性桩
本申请涉及建筑施工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增强复合地基承载能力的方法及其刚性桩。
技术介绍
地基是指建筑物下面支承基础的土体或岩体,作为建筑地基的土层分为岩石、碎石土、砂土、粉土、黏性土和人工填土。地基有天然地基和人工地基两类。天然地基是不需要人加固的天然土层。人工地基需要人加固处理,常见有石屑垫层、砂垫层、混合灰土回填再夯实等,人工地基又称复合地基。相关技术中的复合地基在使用过程中,复合地基的承载能力与桩侧土体相关联,当桩侧土体出现沉降或其他情况时,会影响复合地基的承载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增强复合地基的承载能力,本申请提供一种增强复合地基承载能力的方法及其刚性桩。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增强复合地基承载能力的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增强复合地基承载能力的方法,包括,S1、准备施工机械以及辅助工具;S2、对场地进行勘测以及规划;S3、浇筑灌注支护;S3-1、开挖第一浇筑孔;S3-2、在第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增强复合地基承载能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S1、准备施工机械以及辅助工具;/nS2、对场地进行勘测以及规划;/nS3、浇筑灌注支护(1);/nS3-1、开挖第一浇筑孔;/nS3-2、在第一浇筑孔内放置钢筋笼(12);/nS3-3、在钢筋笼(12)中回填土并压实;/nS3-4、在第一浇筑孔内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成型后形成灌注支护(1);/nS4、相邻的灌注支护(1)之间开挖第二浇筑孔;/nS5、在第二浇筑孔内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成型后进行连接部(13);/nS6、对所述灌注支护(1)进行结构加强;/nS7、质量验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增强复合地基承载能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准备施工机械以及辅助工具;
S2、对场地进行勘测以及规划;
S3、浇筑灌注支护(1);
S3-1、开挖第一浇筑孔;
S3-2、在第一浇筑孔内放置钢筋笼(12);
S3-3、在钢筋笼(12)中回填土并压实;
S3-4、在第一浇筑孔内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成型后形成灌注支护(1);
S4、相邻的灌注支护(1)之间开挖第二浇筑孔;
S5、在第二浇筑孔内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成型后进行连接部(13);
S6、对所述灌注支护(1)进行结构加强;
S7、质量验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强复合地基承载能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6中,在所述灌注支护(1)一侧设置加强支护(2),具体步骤为:
S6-1、开挖第三浇筑孔;
S6-2、在第三浇筑孔内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成型后形成加强支护(2);
S6-3、所述加强支护(2)与所述灌注支护(1)之间安设连接组件(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增强复合地基承载能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6中,所述加强支护(2)与所述灌注支护(1)的数量比为1: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增强复合地基承载能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6-3中,所述连接组件(3)包括第一压紧部(31)、第二压紧部(32)、安装块(33)以及压紧件(34);
所述第一压紧部(31)以及所述第二压紧部(32)与所述安装块(33)滑移连接,所述第一压紧部(31)与所述第二压紧部(32)的轴线重合;
所述压紧件(34)用以驱动所述第一压紧部(31)以及所述第二压紧部(32)朝向相互远离方向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增强复合地基承载能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6-3的,连接组件(3)设置多组且均匀间隔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增强复合地基承载能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6-3的具体步骤为:
S6-3-1:在所述加强支护(2)与所述灌注支护(1)之间开挖放置孔;
S6-3-2:将一组所述连接组件(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昱良,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劲拓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