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华收集装置及水华清除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水环境治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华收集装置及水华清除方法。
技术介绍
水华指淡水水体中藻类大量繁殖的一种自然生态现象,是水体富营养化的一种特征,主要由于生活及工农业生产中含有大量氮、磷的废污水进入水体后,蓝藻、绿藻、硅藻等大量繁殖后使水体呈现蓝色或绿色的一种现象。淡水中蓝藻"水华"造成的最大危害是:通过产生异味物质和蓝藻毒素,影响饮用水源和水产品安全。夏季是蓝藻生长的旺盛季节,通常在夏季时水体中积累的大量蓝藻群体将上浮到水体表面积聚,形成可见的水华,此时也是收集水华的最好时机。水华的防控措施主要有打捞、絮凝除藻和生物控藻等。现有的打捞装置多数采用单一的网捕方式对水华进行打捞,由于形成水华的藻类多数植株体积较小,如果采用粗眼的网,则容易导致藻类漏掉,打捞不净,如果采用细眼的网,虽然可以有效的打捞造,但是用以堵塞网眼,单次打捞量较少,需要不停的清理,比较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水华收集装置及水华清除方法。首先通过吸盘对大量的水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华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吸盘(10),所述吸盘(10)包括顶板(11)以及两块侧板(12),所述顶板(11)与所述侧板(12)前端均向外侧倾斜,形成锥形结构,所述顶板(11)底面设有V型板(13),所述V型板(13)前端与所述侧板(12)贴合,所述顶板(11)对应所述V型板(13)底部位置开设有吸料孔(101),所述顶板(11)底面设有多块呈扇形布置的扰流板(14);/n收集网(20),所述收集网(20)可拆卸的安装于所述吸盘(10)后端,所述收集网(20)设有进料口(21)以及沉积槽(22);/n连接机构(30),所述连接机构(30)铰接于所述吸盘(1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华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吸盘(10),所述吸盘(10)包括顶板(11)以及两块侧板(12),所述顶板(11)与所述侧板(12)前端均向外侧倾斜,形成锥形结构,所述顶板(11)底面设有V型板(13),所述V型板(13)前端与所述侧板(12)贴合,所述顶板(11)对应所述V型板(13)底部位置开设有吸料孔(101),所述顶板(11)底面设有多块呈扇形布置的扰流板(14);
收集网(20),所述收集网(20)可拆卸的安装于所述吸盘(10)后端,所述收集网(20)设有进料口(21)以及沉积槽(22);
连接机构(30),所述连接机构(30)铰接于所述吸盘(10);
漂浮装置(40)设有一对,所述漂浮装置(40)均设有至少两根导杆(41),所述吸盘(10)通过支架(15)滑动连接于所述导杆(41),所述吸盘(10)前端位置超出所述漂浮装置(4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华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料孔(101)底部设有多根挡杆(16),所述挡杆(16)有呈弧形结构,沿所述吸盘(10)的前后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华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12)依次分为前段(121)、中段(122)以及后段(123),所述前段(121)呈等腰梯形结构,所述中段(122)的高度与所述V型板(13)的高度相同,所述后段(123)的高度大于所述V型板(13)的高度,所述V型板(13)的前端位于所述后段(123)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华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漂浮装置(40)截面呈倒置的三角形,内部为空心结构,采用塑料经一体浇注成型,浇注时同时形成了盲孔(42),所述导杆(41)设于所述盲孔(42)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华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菲菲,黄元松,简龙骥,刘学阳,向文良,李建,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清和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