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自动扩展适应结构的生态治理用河床稳固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河床稳固
,具体为一种具有自动扩展适应结构的生态治理用河床稳固结构。
技术介绍
河谷中平水期水流所占据的谷底部分。又称河槽,河床横剖面呈一低洼的槽形,纵剖面,在山区较陡,深槽与浅滩交替,多跌水、瀑布;平原区坡度较缓,微有起伏。平面形态:山区河床多狭窄顺直,岸线因山嘴突出而呈犬牙交错;平原区河床多弯曲或分汊,河床纵剖面是从河源到河口的河床最低点的连线,该纵剖面的发展,受河流侵蚀基准面的控制,河流的下切面是无止境的,往往受某一基面控制,河流下切到接近这一平面后即失去侵蚀能力,不再向下侵蚀,这一平面称为河流侵蚀基准面。河床经过水流的侵蚀,常常会发生水土流失,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在河流的生态治理中,只进行了生态的保护,没有对河床进行加固,对水土流失没有根本解决问题,使生态治理很不完善,因此需要专利技术一种具有自动扩展适应结构的生态治理用河床稳固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自动扩展适应结构的生态治理用河床稳固结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自动扩展适应结构的生态治理用河床稳固结构,包括结构本体(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本体(100)包括河道(110)和河水(111),所述河道(110)的一端为地基(112),所述地基(112)的顶端设置有混凝土层(113),所述混凝土层(113)的内部开设有一号空槽(118),所述一号空槽(118)的内部设置有防渗透复合板(119),所述地基(112)的顶端设置有加固机构(200),所述加固机构(200)包括混凝加固层(210),所述地基(112)的顶端设置有混凝加固层(210),所述混凝加固层(210)的顶端铺设有土壤层(211),所述土壤层(211)的顶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自动扩展适应结构的生态治理用河床稳固结构,包括结构本体(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本体(100)包括河道(110)和河水(111),所述河道(110)的一端为地基(112),所述地基(112)的顶端设置有混凝土层(113),所述混凝土层(113)的内部开设有一号空槽(118),所述一号空槽(118)的内部设置有防渗透复合板(119),所述地基(112)的顶端设置有加固机构(200),所述加固机构(200)包括混凝加固层(210),所述地基(112)的顶端设置有混凝加固层(210),所述混凝加固层(210)的顶端铺设有土壤层(211),所述土壤层(211)的顶端铺设有护坡(212),所述护坡(212)的顶端铺设有花草景观(213),所述花草景观(213)的内部均匀开设有树木种植槽(214),所述土壤层(211)的一端设置有过滤层(215),所述花草景观(213)的顶端固定安装有阻挡块(216),所述河道(110)的内部设置有加强基柱(120),所述加强基柱(120)的顶端固定铺设有防滑柱(121),所述防滑柱(121)的一端与加固机构(200)固定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自动扩展适应结构的生态治理用河床稳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河水(111)的内部设置有过滤机构(300),所述过滤机构(300)包括浆砌石(310),所述河道(110)的顶端设置有浆砌石(310),所述河道(110)的顶端设置有养殖层(312),所述养殖层(312)顶端浆砌石(310)的一端设置有水草植被(3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自动扩展适应结构的生态治理用河床稳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层(113)的顶端设置有沿行道(114),所述沿行道(114)的顶端铺设有防滑砖(11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自动扩展适应结构的生态治理用河床稳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沿行道(114)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栏杆(116),所述栏杆(116)的一端设置有防滑垫(117)。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自动扩展适应结构的生态治理用河床稳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沿行道(114)的内部上设置有排水机构(600),所述排水机构(600)包括排水道(61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