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聚氨酯混凝土修复寒区路面开裂的装置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寒区路面开裂修复相关
,具体为一种利用聚氨酯混凝土修复寒区路面开裂的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聚氨酯混凝土具有优良的抗化学腐蚀、抗重冲击和抗热冲击等性能,其适用于各种特殊性能要求的严苛环境中,因此在寒区路面开裂修复时,往往会使用到聚氨酯混凝土。但是在修复开裂路面时,不便于对裂缝中的杂质和灰尘进行清理,降低了混凝土填充后的可靠性,另外不便于聚氨酯混凝土的注入填充,降低了实用性,因此我们提供了一种利用聚氨酯混凝土修复寒区路面开裂的装置,以解决上述中所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聚氨酯混凝土修复寒区路面开裂的装置及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不便于对裂缝中的杂质和灰尘进行清理,降低了混凝土填充后的可靠性,另外不便于聚氨酯混凝土的注入填充,降低了实用性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利用聚氨酯混凝土修复寒区路面开裂的装置,包括支撑框架、充气空压泵、驱动电机、加热装置和电动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聚氨酯混凝土修复寒区路面开裂的装置,包括支撑框架(1)、充气空压泵(3)、驱动电机(9)、加热装置(12)和电动下料阀(13),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1)下方的左右两端均转动连接有行走轮(2),且支撑框架(1)下方的右端安装有充气空压泵(3),所述支撑框架(1)中部的前后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辅助杆(4),且辅助杆(4)的上端与外层保温壳(5)的外侧采用贯穿的方式相连接,所述外层保温壳(5)的内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搅拌筒(6),且搅拌筒(6)上侧壁的外表面与电动伸缩杆(7)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并且电动伸缩杆(7)通过螺栓安装在支撑框架(1)上端的侧壁上,所述搅拌筒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聚氨酯混凝土修复寒区路面开裂的装置,包括支撑框架(1)、充气空压泵(3)、驱动电机(9)、加热装置(12)和电动下料阀(13),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1)下方的左右两端均转动连接有行走轮(2),且支撑框架(1)下方的右端安装有充气空压泵(3),所述支撑框架(1)中部的前后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辅助杆(4),且辅助杆(4)的上端与外层保温壳(5)的外侧采用贯穿的方式相连接,所述外层保温壳(5)的内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搅拌筒(6),且搅拌筒(6)上侧壁的外表面与电动伸缩杆(7)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并且电动伸缩杆(7)通过螺栓安装在支撑框架(1)上端的侧壁上,所述搅拌筒(6)上侧的开口处焊接有料斗(8),且搅拌筒(6)上方的中部通过螺栓安装有驱动电机(9),所述驱动电机(9)的输出端上固定连接有搅拌杆(10),所述外层保温壳(5)的内侧设置有加热环(11),所述搅拌筒(6)的下侧壁上通过螺栓安装有加热装置(12),且搅拌筒(6)下侧的开口处安装有电动下料阀(13),所述电动下料阀(13)的下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下料管(14),且下料管(14)的下侧与固定管(15)的开口处焊接,所述固定管(15)左侧的开口处固定连接有注料弯管(16),且固定管(15)的右侧通过螺栓安装有气动伸缩杆(17),所述气动伸缩杆(17)的输出端上固定连接有活动柱(18),所述充气空压泵(3)的出气口处安装有喷气管(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聚氨酯混凝土修复寒区路面开裂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伸缩杆(7)关于搅拌筒(6)的垂直中轴线对称设置,且搅拌筒(6)在支撑框架(1)的侧壁上构成升降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聚氨酯混凝土修复寒区路面开裂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环(11)等间距安装在搅拌筒(6)的外侧壁上,且搅拌筒(6)的下侧壁呈漏斗状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聚氨酯混凝土修复寒区路面开裂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盖晓连,何东坡,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林业大学,哈尔滨石油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