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组合式边沟以及包含组合式边沟的公路
本专利技术涉及道路工程
,特别涉及一种组合式边沟以及包含组合式边沟的公路。
技术介绍
当雨量较大时,由于山体集水面积较大,在傍山公路靠山体一侧仅依靠传统结构的边沟往往难以满足排水需求,容易出现积水过多而漫过路面的情况,为解决该问题,人们在集水面积较大的山体一侧设置了高位边沟与低位边沟相叠加的组合式边沟。中国专利文献CN108999057A公开了一种叠加式边沟结构,通过在低位边沟体上叠加高位边沟体,路面雨水通过低位边沟体排走,山体流水通过高位边沟体排走,两条排水路径相互隔离,互不干扰,从而保证雨水能及时排走,避免路面积水的情况。中国专利文献CN109267446A也公开了一种叠加式边沟结构,其采用横截面呈月牙状的低位边沟体与高位边沟体叠加,形成高低两条互不干扰的排水路径,从而将雨水及时排走,避免路面积水。上述组合式的边沟均存在以下问题:1、组合式边沟的结构偏复杂。2、需要在山体侧挖出一高一低两级台阶来安放高位边沟和低位边沟构件,工程量较大。3、构件只能一个个分开 ...
【技术保护点】
1.组合式边沟,包括低位边沟,所述低位边沟包括多个沿道路延伸方向依次排列和拼接的低位边沟体(1),其特征在于:/n该组合式边沟还包括多块沿道路延伸方向依次排列和拼接并设置在低位边沟体(1)右侧的截流板(2),所述截流板(2)整体呈板状;/n所述低位边沟体(1)至少包括底板(1a)和左侧板(1b),所述左侧板(1b)位于底板(1a)上方且其底端连接底板(1a);/n在所述低位边沟体(1)以及截流板(2)上设有相配合的定位结构,所述截流板(2)往左倾斜设置并通过定位结构防止其往左倾倒,所述截流板(2)的顶端高于左侧板(1b)的顶端,在所述截流板(2)的左侧形成有低位排水通道(A ...
【技术特征摘要】
1.组合式边沟,包括低位边沟,所述低位边沟包括多个沿道路延伸方向依次排列和拼接的低位边沟体(1),其特征在于:
该组合式边沟还包括多块沿道路延伸方向依次排列和拼接并设置在低位边沟体(1)右侧的截流板(2),所述截流板(2)整体呈板状;
所述低位边沟体(1)至少包括底板(1a)和左侧板(1b),所述左侧板(1b)位于底板(1a)上方且其底端连接底板(1a);
在所述低位边沟体(1)以及截流板(2)上设有相配合的定位结构,所述截流板(2)往左倾斜设置并通过定位结构防止其往左倾倒,所述截流板(2)的顶端高于左侧板(1b)的顶端,在所述截流板(2)的左侧形成有低位排水通道(A),在所述截流板(2)与位于其右侧的山体坡面(3)之间留有空隙,所述空隙中注入混凝土(4)对截流板(2)进行固定,在所述截流板(2)与其右侧的山体坡面(3)之间形成高位排水通道(B)。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边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结构包括设置在截流板(2)上的支撑凸块(2a)和榫头(2b)以及设置在低位边沟体(1)上的榫眼(1c)或条形通槽(1d),所述支撑凸块(2a)从截流板(2)的左侧往外凸起,所述截流板(2)的底端前后两侧缺角且所述缺角自截流板(2)的底端延伸至支撑凸块(2a)的下方,从而在所述支撑凸块(2a)的下方形成榫头(2b);所述榫眼(1c)或条形通槽(1d)开设在低位边沟体(1)的底板(1a)上,所述截流板(2)底端的榫头(2b)插入榫眼(1c)或条形通槽(1d)中,所述支撑凸块(2a)抵靠在榫眼(1c)或条形通槽(1d)的顶端平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边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结构包括设置在截流板(2)上的支撑凸块(2a)和榫头(2b)以及设置在低位边沟体(1)上的榫眼(1c)或条形通槽(1d),所述支撑凸块(2a)从截流板(2)的左侧往外凸起,所述截流板(2)的底端前后两侧缺角且所述缺角自截流板(2)的底端延伸至支撑凸块(2a)的下方,从而在所述支撑凸块(2a)的下方形成榫头(2b),所述低位边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金钊,谢飞帆,陶林辉,
申请(专利权)人:衡阳市金铭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