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光式试电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9689 阅读:3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声光式试电笔,它是在电路板(4)的电路中设置有两个发光二极管(5)、(6),还设置有一个扬声器(7)与两个发光二极管连接,使用中声光同时显示检测状况,功能全面、用途广泛、制作成本低等优点,特别适合继电保护专业人员使用。(*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试电装置
,特别是用声光来判断电压存在的试电笔。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试电笔多为光电笔和感应型电笔,这些电笔有很多不足之处,其一,它是靠启辉管的燃亮和液晶显示来判断是否有电压存在,必须而且只能靠工作人员用肉眼观察判断,显示方式单一;其二,它只能用来判断线路是否带电,不能用于判断电源属性、判断电子元件的好坏,或用于对线以及试电笔自身实行自检等,功能比较单一;第三,在强光和狭窄的地方,由于启辉管和显示屏显示的可见度受到外部环境的局限作用,作业人员不能把头伸进狭窄的地方如电控柜内观察试电笔显示的情况,使现有电笔使用起来很不方便,虽有一些功能相应较好一点的电笔,但其价格都偏高。目前,还没有一种比较适合继电保护工作使用的试电笔,对于继电保护专业人员来说,一直希望能有一种价格便宜、能在各种不同的场合同时用声光判断检测情况、功能全面、能适应其工作需要的试电笔。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满足继电保护专业人员的需要而提供一种可用于判断电源属性、可检测电子元件的好坏、可检测电笔自身好坏、可用于对线、价格便宜并可在各种不同场合使用的声光同时显示的试电笔。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它是在电路板上的电路中设置有两个发光二极管,在绝缘外壳中,还设置有一个扬声器与这两个发光二极管连接;每一个发光二极管均配置有两个三极管与其顺序电连接;电路板上的电路中有2对触点,第一对触点分别与测试触头和手触电极电连接,第二对触点分别与手触电极和发光二极管电连接;电路板上设有两个由三极管与电阻、电容构成的正反馈电路;在电池与发光二极管之间连接有整流二极管;两个发光二极管的颜色不同。由于在电路板上的电路中设置有2个发光二极管,它们又与所设置的扬声器电连接,使得在测试时,不仅二极管会发光,扬声器也会同时发出鸣叫,达到光声并用;设在电路板上的两条各连接有两个三极管的正反馈电路配之以两对不同用途的触点,可用于不同要求情况下的测试,比如,是要判断电源的属性还是检测电子元件的好坏,可通过接通不同的触点时扬声器发出的声音的不同以及不同颜色的两个发光二极管的闪烁情况来判断被测试件的情况;在电池与发光二极管之间连接的整流二极管可在对线时避免交流电和直流电池之间产生干扰,使发光二极管和扬声器正常工作。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解释。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电路原理图,图2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剖开绝缘外壳的主视图,图3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剖开绝缘外壳的后视图,图4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剖开绝缘外壳的主视图。首先,根据如图1所示的电路原理图组装电路板4,各电子元件在电路板上的安置位置可如图2、图3所示排列,即在电路板的一面设置两个三极管9、11、电容18和发光二极管5、6,在电路板的另一面设置另外的两个三极管8、10、电阻16、电容17和19(电容17和18并联起到图1中电容20的作用),在电路板4中间开一尺寸适当的孔21以安放扬声器7,再用铜片在电路板上焊接两对触点12、13和14、15,触点12和13通过穿过绝缘外壳的导电皮25与外界相通,触点14和15通过另外准备的短接线接通。制作好电路板后,依次组装测试触头2、电池22、手触电极3和绝缘外壳1即可。在图2、图3的实施例中,我们取扬声器7的阻值范围为7-9KΩ,发光二极管5、6的阻值范围为22-24KΩ,5为红色二极管,6为绿色二极管,电阻16的阻值为18-20KΩ,电容19、20的容值为0.1-0.3μF。本测试电笔也可如图4所示在电路板上排列各电子元件的位置和其它元器件如扬声器7、电池22等的位置,将外壳做成如该图所示的形状,本实施例中,我们在整个电路板上覆盖了一层金属膜,起到屏蔽作用,因而可省却第一实施例中的电容19,使电路板结构更简单。无论如何摆放各电子元件的位置,各电子元件之间的电连接关系均如图1所示。总之,电路板的设计要力求做到电路走向合理,不出现交错接合,对元件摆放位置适当,少采用短连线,刻画的电路线路要均匀、细致,为以后电路检修提供快捷、简便的前提保证。此外,我们也可根据图1所示的原理制作集成电路板来取代图2、图3和图4中的电路板,以使制作出的电笔体积更小,技术更先进。电笔的外形也可根据需要随意设计。本电笔在使用时可随时处于自检状态,以确认电笔在使用前及使用时的完好性。自检时,手指同时轻触12、13触点,正电位将通过三极管10的发射极、基极、电阻23,三极管11的基极和发射极,最终使8、10、9、11四只三极管呈导通状态,发光二极管5和6依次交替导通(红、绿灯依次交替闪烁),并依次交替推动扬声器发出有规律的声响;判断低压交流时,交流电压通过电笔自身电阻24降压到一个很微弱的信号电流,通过三极管8、9放大,信号电流幅值增大,其中一小部分信号电流将通过正反馈电路(电容20和电阻16)反馈到三极管8的基极,最终把8、9导通,发光二极管5(红灯)点亮。推动扬声器发出声音,因交流电频率为50HZ,8、9将随交流电每秒50HZ信号波形导通、截止,从而推动扬声器发出高频鸣叫音响;当判断直流正极时,正电位通过电笔自身电阻24降压后,变成一个微弱的直流信号,通过三极管8、9放大后并导通,发光二极管5(红灯)点亮,并推动扬声器发出声音,因为直流电压是平稳的,因此推动扬声器发出自激鸣叫的声音,同时,三极管9、11截止,发光二极管6(绿灯)不亮;当判断直流负极时,负电位通过电笔自身电阻24降压后,变成一个微弱的负极直流电平,8、9、10、11截止,发光二极管5、6(红、绿灯)都没有点亮,导致扬声器没有声音发出,所以,在判断直流负极时,将没有声光信号;对线通过另备的短接线将14、15触点接通,正电位通过发光二极管5(红灯)点亮,并最终通过扬声器发出自激鸣叫的声音;在电池与发光二极管之间连接的整流二极管可在对线时避免交流电和直流电池之间产生干扰,使发光二极管和扬声器正常工作;测量线圈的通断,一只手触及电笔的后座,另外一只手接触线圈的一头,线圈的另外一端接触电笔上的测试触头2,电位通过人体电阻和电笔自身电阻24,使8和9呈导通状态,红灯5点亮,当正反馈回路中的电容20放完电平后,8和9又呈截止状态,红灯5不亮,最终电笔发出有规律的、间断的鸣叫;检测二极管的好坏时,将一只手触及二极管的任一端,二极管的另一端接触电笔上的测试触头测试一次,扬声器发出鸣响,再将二极管的两端对调过来分别接触手和测试触头又测试一次,扬声器仍然发出鸣响时,表示此二极管已被击穿,照上述方式两次测试二极管的两端,扬声器均不发出鸣响时,表示此二极管已断,照上述方式两次测试二极管,扬声器一次鸣响,一次不鸣响时,扬声器鸣响的一次,测试触头接触的一端为二极管的负极,可用此方法来判断二极管的极性。以次类推,本电笔可用于检修家用电热器的好坏,还可检测如电脑、电视、VCD等集成电子电路中的晶振元件的好坏,解决了万用表无法检测晶振元件而专用仪器又价格过高的问题。本电笔声光并用、功能全面、价格便宜、使用及携带方便、适用于各种场合,完全可以满足继电保护工作的需要。经在实际工作中试用证实,其安全性能也较高。权利要求1.一种声光式试电笔,由绝缘外壳(1)、两端分别与测试触头(2)和手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声光式试电笔,由绝缘外壳(1)、两端分别与测试触头(2)和手触电极(3)相接的电路板(4)组成,其特征在于,在电路板上的电路中设置有两个发光二极管(5)、(6),在绝缘外壳中,还设置有一个扬声器(7)与两个发光二极管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峰李辉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省昆明供电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3[中国|云南]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