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洗衣机废水收集储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96762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22
一种全自动洗衣机废水收集储存装置,包括储水机构,储水机构位于支撑机构内部,支撑机构设置于洗衣机底部,储水机构与洗衣机排水管之间设置有进水机构,储水机构与下水道之间设置有排水机构,进水机构与排水机构通过控制机构控制工作运行;通过用户模式选择,可将全自动洗衣机不同阶段的废水分别引入储水机构或直接排入地下管道,当用户需要使用废水时,通过浸入式水泵将可伸缩箱体内暂存的废水泵出供用户再次使用,实现全自动洗衣机的废水回收自动化;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结构合理,操作简便、集成化自动化程度高,环保节能,运行高效的优点,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自动洗衣机废水收集储存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废水回收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全自动洗衣机废水收集储存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大众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于洗衣机的需求量及使用率日益增加,随之出现的问题是洗衣用水量的不断攀升,目前我国水资源总量位居世界第六,但人均占有量仅相当于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因此我国水资源处于短缺状态。近几年来,我国洗衣机的产量保持在7000万台以上,高产量的背后是用水量的不断攀升,一台滚筒式洗衣机一次洗衣的用水量约为40L-70L左右,而一台波轮式全自动洗衣机的用水量约为100L-130L左右,这对于淡水资源本就缺乏的我国而言,是一个非常大的压力。目前对于全自动洗衣机的废水回收再利用没有行之有效的方法,从操作便捷性角度考虑,大多数用户的选择是将其直接排入下水道,部分家庭从节约家庭用水成本的角度会将用漂洗后的废水暂存并再次利用,但在全自动洗衣机运行过程实现废水回收,需反复启、停洗衣机,并人为进行废水的节流和转运,节水的效率和效果均不够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自动洗衣机废水收集储存装置,针对全自动洗衣机洗衣过程中三缸水分六次排出的过程(注水1、洗涤1、排水1、甩干1、注水2、漂洗1、排水2、甩干2、注水3、漂洗2、排水3、甩干3),可根据用户模式选择,实现不同阶段废水回收及再利用,具有操作方便、成本低廉、节能高效的优点。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全自动洗衣机废水收集储存装置,包括储水机构1,所述储水机构1位于支撑机构2内部,支撑机构2设置于洗衣机底部,储水机构1与洗衣机排水管之间设置有进水机构3,储水机构1与下水道之间设置有排水机构4,进水机构3与排水机构4均通过控制机构5控制工作运行。所述储水机构1包括可伸缩的箱体11,箱体11顶部设有上盖12,箱体11的内部由第一纵隔板114、第二纵隔板115及横隔板116划分为储水区15、溢流区14和分流区13三部分,第一纵隔板114顶部设有将储水区15与溢流区14相连通的第二排水孔117及将分流区13与储水区15相连通的第三排水孔118,第二纵隔板115顶部设有将分流区13与溢流区14相连通的第四排水孔119,溢流区14底部设有与下水道相连通的第五排水孔110;箱体11一侧箱壁近顶部设有控制盒111,控制盒111两侧的箱壁上分别设有将洗衣机排水管与分流区13相连通的进水孔112及将储水区15与外部相连通的第一排水孔113。所述支撑机构2包括上支撑架21,上支撑架21四角顶部设有限位角铁211,上支撑架21四角,横杆I212和竖杆I213之间设置有加固杆214,横杆I212中段为可伸缩拆组结构;上支撑架21的四角底部设置有垂直杆I215,每根垂直杆I215下段均设有相对的限位通孔I216,限位通孔I216内贯穿连接有紧固螺栓217;垂直杆I215底部与下支撑架22的垂直杆II221顶部相插接,垂直杆II221上设有多个相对的限位通孔II222,下支撑架22底部等距设有多根横杆II223,横杆II223中段为可伸缩拆组结构;下支撑架22两侧的竖杆II224正中各设有一个手摇千斤顶225。所述进水机构3设置于储水机构1的分流区13内,包括横隔板116上方的三通电磁阀门31和水流传感器32,三通电磁阀门31的入水口与水流传感器32一端连通,水流传感器32的另一端,通过进水孔112与洗衣机的排水管相连接;三通电磁阀门31的出水口II通过第四排水孔119与溢流区14连通,三通电磁阀门31的出水口I通过第三排水孔118与储水区15连通。所述排水机构4包括设置于储水区15底部的浸入式水泵41,浸入式水泵41排水端连接水泵排水管42的一端,水泵排水管42的另一端穿过第一排水孔113与箱体11外部连通;浸入式水泵41控制端通过供电线路43与控制盒111内的控制机构5相连接。所述控制机构5包括电源适配器51和集成了电源转接模块521、单片机控制器522、模式选择开关523和浸入式水泵开关524的主控板52;电源适配器51将市电转化为12V电压,为三通电磁阀门31和浸入式水泵41供电,电源转接模块521将电源适配器51输出的12V电压进一步转化为5V电压,为单片机控制器522和水流传感器32供电;单片机控制器522根据模式选择开关523的高低电平信息和水流传感器32信号,控制三通电磁阀门31在不同阶段分别连通出水口I或出水口II;浸入式水泵开关524控制浸入式水泵41的启动和停止。所述箱体11箱壁一周与第一纵隔板114及第二纵隔板115上相应的位置设置有垂直方向上可配合伸缩的波纹带16。所述横杆I212及横杆II223中段的可伸缩拆组结构为相适配的可插接套杆。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在可伸缩支撑架2内部安装储水机构1、进水机构3、排水机构4和控制机构5,通过对控制机构5的设置,控制各机构之间的协调联动,实现全自动洗衣机排水回收储存的自动化操作。2、本专利技术设有模式选择按钮,用户可根据需要选择洗衣过程中不同阶段的排水进行回收,如选择模式一时,仅回收排水3和甩干3两个阶段的排水,选择模式二时;回收排水2、甩干2、排水3和甩干3四个阶段的排水,系统可设置多种不同模式,满足客户多样的节水需求,灵活实用,方便快捷。3、本专利技术的可伸缩的储水机构1和可伸缩的支撑机构2分别采用波纹带16和穿插机构实现尺寸可变,能够同时满足波轮式洗衣机和滚筒式洗衣机的尺寸规格及不同节水量的要求,有效节省空间。4、本专利技术可伸缩的储水机构1和可伸缩的支撑机构2可将洗衣机整体抬高,使得洗衣机操作区域提高至合适高度,避免了波轮洗衣机操作时需要下蹲、波轮式洗衣机掏取衣物需要弯腰的不足,更加符合人体工程学。综上,本专利技术具有结构合理,操作简便、集成化自动化程度高,环保节能,运行高效的优点,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箱体11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纵隔板114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纵隔板115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横隔板116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上盖12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进水机构3和排水机构4的结构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支撑机构2的整体结构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上支撑架21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的下支撑架22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的控制系统原理图。图中:1、储水机构;2、支撑机构;3、进水机构;4、排水机构;5控制机构;11、箱体;12、上盖;13、分流区;14、溢流区;15、储水区;16、波纹带;110、第五排水孔;111、控制盒;112、进水孔;113、第一排水孔;114、第一纵隔板;115、第二纵隔板;116、横隔板;117、第二排水孔;118、第三排水孔;119、第四排水孔;21、上支撑架;22、下支撑架;211、角铁;212、横杆I;213、竖杆I;214、加固杆;21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自动洗衣机废水收集储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水机构(1),所述储水机构(1)位于支撑机构(2)内部,支撑机构(2)设置于洗衣机底部,储水机构(1)与洗衣机排水管之间设置有进水机构(3),储水机构(1)与下水道之间设置有排水机构(4),进水机构(3)与排水机构(4)通过控制机构(5)控制工作运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洗衣机废水收集储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水机构(1),所述储水机构(1)位于支撑机构(2)内部,支撑机构(2)设置于洗衣机底部,储水机构(1)与洗衣机排水管之间设置有进水机构(3),储水机构(1)与下水道之间设置有排水机构(4),进水机构(3)与排水机构(4)通过控制机构(5)控制工作运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洗衣机废水收集储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机构(1)包括可伸缩的箱体(11),箱体(11)顶部设有上盖(12),箱体(11)的内部由第一纵隔板(114)、第二纵隔板(115)及横隔板(116)划分为储水区(15)、溢流区(14)和分流区(13)三部分,第一纵隔板(114)顶部设有将储水区(15)与溢流区(14)相连通的第二排水孔(117)及将分流区(13)与储水区(15)相连通的第三排水孔(118),第二纵隔板(115)顶部设有将分流区(13)与溢流区(14)相连通的第四排水孔(119),溢流区(14)底部设有将与下水道相连通的第五排水孔(110);箱体(11)一侧箱壁近顶部设有控制盒(111),控制盒(111)两侧的箱壁上分别设有将洗衣机排水管与储水机构(1)的分流区(13)相连通的进水孔(112)及将储水机构(1)的储水区(15)与外部相连通的第一排水孔(1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洗衣机废水收集储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2)包括上支撑架(21),上支撑架(21)四角顶部设有限位角铁(211),上支撑架(21)四角,横杆I(212)和竖杆I(213)之间设置有加固杆(214),横杆I(212)中段为可伸缩拆组结构;上支撑架(21)四角底部设置有垂直杆I(215),每根垂直杆I(215)下段均设有相对的限位通孔I(216),限位通孔I(216)内贯穿连接有紧固螺栓(217);垂直杆I(215)底部与下支撑架(22)的垂直杆II(221)顶部相插接,垂直杆II(221)上设有多个相对的限位通孔II(222),下支撑架(22)底部等距设有多根横杆II(223),横杆II(223)中段为可伸缩拆组结构;下支撑架(22)两侧的竖杆II(224)正中各设有一个手摇千斤顶(22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盛强杨思瑶廖涛杜景云朱康姚淑敏刘安达王昱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