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捻线机的自动化上纱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捻线机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捻线机的自动化上纱系统。
技术介绍
轮胎帘子线、地毯丝等加捻设备采用两股或多股加捻技术,为了提高产能、节省占地空间,通常将外纱放置在设备上方的纱架上。而帘子线、地毯丝的原丝卷装较重,一般在5~15kg,并且单台捻线机工位数量也比较多,因此上纱工作给操作者带来了繁重的体力劳动。另外,在捻线生产中,生产效率需要给捻线机持续供纱得以保证,避免因更换原丝卷装导致的纺纱终止从而影响生产效率。所以,为了既能减轻操作者劳动强度,又能保证持续纺纱、提高生产效率,设计了这种适用于多工位捻线机纱架的自动化上纱系统。专利CN110485006A中一种加捻机机器人智能上丝系统,采用机器人地面行走上纱,并运用导航和视觉技术定位,可满足少量捻线机台的自动化上纱,成本低廉。另有专利文献CN109355745A公开了一种倍捻机卷绕筒子夹取装置及夹取方法,机器人将加捻卷取卷装取下后放置到筒子架小车上,筒子架小车需要人工移动。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在于机器人与捻线机无数据交互,缺少整体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捻线机的自动化上纱系统,其特征是:它包括设置在捻线机(13)上的上纱轨道(11),上纱轨道(11)沿着捻线机(13)的长度方向布置,在上纱轨道(11)上设有沿着上纱轨道(11)行走的上纱机械手(1);/n在上纱轨道(11)的一侧还设有供应区(7),用于缓存原纱(10),上纱机械手(1)用于将供应区(7)的原纱输送至各个锭位的上纱纱架(2)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捻线机的自动化上纱系统,其特征是:它包括设置在捻线机(13)上的上纱轨道(11),上纱轨道(11)沿着捻线机(13)的长度方向布置,在上纱轨道(11)上设有沿着上纱轨道(11)行走的上纱机械手(1);
在上纱轨道(11)的一侧还设有供应区(7),用于缓存原纱(10),上纱机械手(1)用于将供应区(7)的原纱输送至各个锭位的上纱纱架(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捻线机的自动化上纱系统,其特征是:上纱轨道(11)位于捻线机(13)的顶部中间;
供应区(7)设有用于缓存多个原纱(10)的结构,供应区(7)位于控制柜(12)的顶部,上纱轨道(11)端头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捻线机的自动化上纱系统,其特征是:还设有供纱车(9),供纱车(9)的底部设有全向自行走底座,在供纱车(9)的顶部设有供纱机械臂(8),供纱机械臂(8)上设有摄像头(83),供纱车(9)用于将原纱(10)装载到供应区(7);
所述的机械臂(8)端头设有第一机械手(81)和第二机械手(82),用于在上纱的同时取走纱管,或者同时取多个纱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捻线机的自动化上纱系统,其特征是:还设有天空轨道(16),天空轨道(16)上设有输送小车(17),输送小车(17)上设有机械臂,用于将输送小车(17)上的原纱(10)装载到供应区(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捻线机的自动化上纱系统,其特征是:上纱机械手(1)的结构为:行走小车(101)与上纱轨道(11)滑动连接,在上纱轨道(11)上设有驱动装置用于驱动行走小车(101)沿上纱轨道(11)行走;
所述的驱动装置为转动同步带驱动装置、固定同步带驱动装置或者齿轮齿条驱动装置;
升降座(103)通过第一升降机构(102)与行走小车(101)连接,所述的第一升降机构(102)为气缸或丝杆螺母机构用于驱动升降座(103)竖直升降;
升降座(103)远离行走小车(101)的端头与爪座(105)铰接,升降座(103)通过偏转气缸(104)与爪座(105)连接,以驱动爪座(105)沿水平线偏转;
机械爪(107)通过爪升降气缸(106)与爪座(105)连接,以驱动机械爪(107)沿着驱动爪座(105)的高度方向升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丕华,肖明,李永明,江海波,张明,杨华年,
申请(专利权)人:宜昌经纬纺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