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苏州大学专利>正文

基于双振镜系统的激光熔覆头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496305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双振镜系统的激光熔覆头,包括导光筒、设置在导光筒远端的熔覆端头,熔覆端头上具有激光投射通道,该激光投射通道内沿激光束的投射方向自后向前依次设置有第一振镜、第二振镜、聚焦镜及保护镜,其中,所述第一振镜的旋转中心线与所述第二振镜的旋转中心线相互垂直,且所述第一振镜的旋转中心线与所述导光筒内激光束的投射方向相互垂直。驱使第一振镜与第二振镜分别在x轴和y轴方向上扫描而形成矩形光斑,该光斑经过聚焦镜的作用,使照射到材料表面的光束更加均匀,同时在激光熔覆效率上有很大的改进。该激光熔覆头内镜片数量少,结构简单,且各镜片在加工过程中均能够被很好地保护,使用寿命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双振镜系统的激光熔覆头
本专利技术涉及激光熔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双振镜系统的激光熔覆头。
技术介绍
激光熔覆,是指通过在基材表面添加熔覆材料,并利用高能密度的激光束使之与基材表面薄层一起熔凝的方法,在基层表面形成添料熔覆层。激光熔覆作为一种新的表面改性技术,具有组织致密、涂层与基体结合好、适合熔覆材料多等诸多优点,因此在近年来应用十分的广泛,例如用于设备中内孔周壁的表面修复加工。现有的激光熔覆光头,对激光光束处理在原理上主要有两个方面:1.通过准直透镜、聚焦透镜、积分镜等镜片的作用,将激光变成矩形光斑,这种优化光斑质量的方式结构简单,但是镜片由于工作环境问题容易受损;2.通过光内同轴送粉的方式,将粉末从送粉通道吹出后直接作用于光斑上,粉末输送和熔覆同步进行,这种方式可以提高熔覆层质量,提高粉末利用率,但是其结构复杂,光头设备成本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基于双振镜系统的激光熔覆头,以克服现有技术的激光熔覆头的一个或多个缺陷。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双振镜系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双振镜系统的激光熔覆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熔覆头包括导光筒、设置在所述导光筒远端的熔覆端头,以及设置在所述熔覆端头末端且具有送粉通道的送粉喷嘴,所述熔覆端头上具有激光投射通道,所述激光投射通道内沿激光束的投射方向自后向前依次设置有第一振镜、第二振镜、聚焦镜及保护镜,所述熔覆端头上设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振镜旋转的第一电机、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振镜旋转的第二电机,其中,所述第一振镜的旋转中心线与所述第二振镜的旋转中心线相互垂直,且所述第一振镜的旋转中心线与所述导光筒内激光束的投射方向相互垂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双振镜系统的激光熔覆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熔覆头包括导光筒、设置在所述导光筒远端的熔覆端头,以及设置在所述熔覆端头末端且具有送粉通道的送粉喷嘴,所述熔覆端头上具有激光投射通道,所述激光投射通道内沿激光束的投射方向自后向前依次设置有第一振镜、第二振镜、聚焦镜及保护镜,所述熔覆端头上设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振镜旋转的第一电机、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振镜旋转的第二电机,其中,所述第一振镜的旋转中心线与所述第二振镜的旋转中心线相互垂直,且所述第一振镜的旋转中心线与所述导光筒内激光束的投射方向相互垂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双振镜系统的激光熔覆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投射通道具有相互连通的第一通道与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通道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所述第二振镜设置在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二通道相接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双振镜系统的激光熔覆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道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二通道的延伸方向及所述导光筒内激光束的投射方向两两之间相互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双振镜系统的激光熔覆头,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贤宝王明娣郭敏超倪玉吉张晓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