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高强Al-Cu-Mg-Mn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49610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强Al‑Cu‑Mg‑Mn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涉及铝合金领域,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以下成分:Si:≤0.5%,Fe:≤0.5%,Cu:4.5‑6.3%,Mg:0.6‑1.2%,Mn:0.6‑1.5%,Sc:0.15‑0.35%,Zr:0.1‑0.2%,Y:0.1‑0.3%,余量为铝及不可除杂质。制备方法为:熔炼、精炼除杂除气、浇注、均匀化热处理、三维大变形锻造预变形、等温变形加工、热处理。所用铸造模具为金属模具作为内模、环绕冷却管,砂型模具作为外模的特殊组合模具,制备得到高质量、高性能铸件;所述热处理为固溶处理+梯度时效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所制备的Al‑Cu‑Mg‑Mn铝合金,强度大于520MPa,伸长率为12‑16%,在强度提高的同时,实现了伸长率的提升。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简单,在高强铝合金领域具有重要的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强Al-Cu-Mg-Mn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强Al-Cu-Mg-Mn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铝合金领域。
技术介绍
Al-Cu-Mg-Mn铝合金具有密度低,强度高,塑性优异的特点,同时具备优良导电和导热性能,在工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尤其在航天航空领域,是航空飞行器重要的结构材料,飞机机身接头、框架、轮毂等支撑结构零部件均采用了铝合金。目前使用的Al-Cu-Mg-Mn铝合金的抗拉强度、抗疲劳性能较低,需要进一步优化显微组织,改善性能,满足航天航空需求。在铝合金添加Sc元素,可以细化晶粒,提高合金的强度及加工性能。Sun等[FangfangSun,etal.EffectofScandZradditionsonmicrostructuresandcorrosionbehaviorofAl-Cu-Mg-Sc-Zralloys[J].JournalofMaterialsScience&Technology,2017,33(9):1015-1022]在Al-4.12Cu-1.89Mg合金中添加0.1%Sc、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强Al-Cu-Mg-Mn铝合金,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以下成分:Cu:4.5-6.3%,Mg:0.6-1.2%,Mn:0.6-1.5%,Si:≤0.5%,Fe:≤0.5%,Sc:0.15-0.35%,Zr:0.1-0.2%,Y:0.1-0.3%,Sc与Zr按质量比Sc:Zr=1-3:1添加,余量为铝及不可除杂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强Al-Cu-Mg-Mn铝合金,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以下成分:Cu:4.5-6.3%,Mg:0.6-1.2%,Mn:0.6-1.5%,Si:≤0.5%,Fe:≤0.5%,Sc:0.15-0.35%,Zr:0.1-0.2%,Y:0.1-0.3%,Sc与Zr按质量比Sc:Zr=1-3:1添加,余量为铝及不可除杂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Al-Cu-Mg-Mn铝合金,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以下成分:Cu:4.5-5.2%,Mg:0.6-1.0%,Mn:0.6-1.5%,Si:≤0.5%,Fe:≤0.5%,Sc:0.2-0.3%,Zr:0.12-0.15%,Y:0.2-0.3%,Sc与Zr按质量比Sc:Zr=1-3:1添加,余量为铝及不可除杂质。


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一种高强Al-Cu-Mg-Mn铝合金,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以下成分:Cu:5.0%,Mg:0.6%,Mn:1.0%,Si:≤0.5%,Fe:≤0.5%,Sc:0.26%,Zr:0.13%,Sc:Zr=2:1,Y:0.3%,余量为铝及不可除杂质。


4.如权利要求1-3所述一种高强Al-Cu-Mg-Mn铝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步骤进行:
A、熔炼:以高纯铝、高纯镁、铝铜中间合金、铝钪中间合金、铝锰中间合金、铝锆中间合金、铝钇中间合金为原料;其中,高纯铝纯度≥99.99%,工业纯镁的纯度≥99.95%,铝铜中间合金中铜的含量≥50.0%,铝钪中间合金中钪的含量≥1.0%,铝锆中间合金中锆的含量≥10.0%,铝锰中间合金中锰的含量≥20.0%,铝钇中间合金中钇的含量≥10.0%;按成分配比称取原料,装入电阻炉内,加热熔融;
B、模具:依据铝合金铸锭尺寸设计并制备一定尺寸的钢模具;钢模具的壁厚大于等于30mm,充当内模,从钢模具外壁底部向上环绕冷却管,管内通入冷却水,冷却水温度和流量可以控制,采用砂型模具作为外模,其中钢模具与砂型模具厚度比为1:(2-5),浇注系统采用钢模具浇注系统;通过控制冷却水温度和流量控制冷却速度;
C、精炼、除杂、除气:待金属熔体完全合金化之后,将除杂剂加入合金熔体中进行聚渣,并同时通入氩气,时间10-20分钟,静置、扒渣,重复上述操作2-3次,然后将铝合金熔体静置,时间大于20分钟;
D、浇注:待铝合金熔体精炼、除杂、除气完毕,保持熔体温度720±5℃,浇注至B所设计制备的模具冷却凝固,得到铸锭;
E、均匀化热处理:将步骤D获得的铸锭加热至480±10℃,并保温13-15h,出炉空冷至室温;
F:锻造预变形:将步骤E获得的均匀化铸锭在电阻炉中加热至420-450℃并保温40~60min,然后进行三维大变形多向锻造,压下速率1~3mm/s、优选为3mm/s;第一次变形:在最大尺寸方向进行压下变形,当应变达到0.5~0.8时,进行第一次翻转换向变形:沿着径向即垂直于第一次加压方向进行换向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祖铭周旭任亚科农必重卢思哲曹镔艾永康魏冰吕学谦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