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弯管机用定位支撑装置,它包括基座(1),基座(1)的表面上设置有限位安装杆(2);限位安装杆(2)的顶面上设置有限位板(3),限位板(3)上安装有移动杆(4);移动杆(4)的一端部设置有液压缸(5),另一端部设置有支撑件(6);支撑件(6)上套接有海绵套(7),支撑件(6)内设置有用于给海绵套供油的供油装置;所述支撑件(6)两侧均设置有支撑座(9),每个支撑座(9)上均设有圆弧形的支撑槽(10);所述限位板(3)上靠近支撑件(6)的侧面上设有光敏传感器(11)。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能够降低废品率,还具有弯管效果好、使用方便、适用范围广、使用寿命长和稳定性高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弯管机用定位支撑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弯管机用辅助设备,特别是弯管机用定位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在桌椅加工的过程中,需要利用弯管机对空心管材进行不同程度的弯管工作,从而用于休闲椅的椅腿、扶手管等;但现有的弯管机主要是利用矢量弯管的原理,通过夹紧管件进行定位,然后进行弯管工作;但在对空心管材进行弯管的时候,因为空心管材内部中空的结构,导致空心管材在弯管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因为夹持力过大而导致管材变形的现象,导致整体的废品率增加。因此,如何解决现有的弯管机在对空心管件进行弯管工作时废品率较高的问题成为了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弯管机用定位支撑装置。本技术具有能够降低废品率的优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弯管机用定位支撑装置,包括基座,基座的表面上设置有限位安装杆;限位安装杆的顶面上设置有限位板,限位板上安装有移动杆;移动杆的一端部设置有液压缸,另一端部设置有支撑件;支撑件上套接有海绵套,支撑件内设置有用于给海绵套供油的供油装置;所述支撑件两侧均设置有支撑座,每个支撑座上均设有圆弧形的支撑槽;所述限位板上靠近支撑件的侧面上设有光敏传感器,光敏传感器与液压缸电性连接;通过支撑件能够保持空心管件位置的稳定,从而提高了弯管效果,降低了废品率。前述的弯管机用定位支撑装置中,所述供油装置包括位于支撑件中部的供油主管,供油主管上设有多个环形均匀分布的供油出管;每个供油出管端部均与支撑件的表面连通;所述支撑件上对应供油主管的位置处设有安装通道;通过供油主管和供油出管,保证海绵套表面的润滑油分布均匀,方便了使用。前述的弯管机用定位支撑装置中,所述限位板的两侧面上均设有缓冲层,缓冲层的厚度与光敏传感器的厚度相同;利用缓冲层能够对光敏传感器形成一层外部保护,延长了使用寿命。前述的弯管机用定位支撑装置中,所述基座的表面上对应限位安装杆的位置处设有电动滑轨,电动滑轨上滑动设置有移动座;限位安装杆固定安装在移动座的表面上。前述的弯管机用定位支撑装置中,所述限位安装杆与液压缸之间设置有稳定杆,稳定杆的一端部设置有稳定座;稳定座安装在基座的侧壁上,稳定座上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调节螺母;所述基座的侧面上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螺纹孔,调节螺母设置在螺纹孔内;所述稳定杆的顶面与限位板底面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设计了一种弯管机用辅助装置,通过设置限位安装杆和限位板,利用限位板能够对需要进行弯管的空心管件的一端部进行限定,从而避免了空心管件移动过头的现象发生;也能够对空心管件的位置进行定位,从而方便了使用;通过设置液压缸和支撑件,利用液压缸带动支撑件移动,从而带动套在支撑件上的空心管件移动,使得在弯管的时候支撑件能够在空心管件弯管位置处的内壁进行一个支撑,避免了当外部夹持压力较大时,造成空心管件侧壁内凹的现象发生,产生废品,降低了废品率;而且支撑件的设置也能够保持空心管件位置的稳定,从而提高了弯管效果;通过在支撑件上设置有海绵套和供油装置,利用供油装置对海绵套进行供油润滑,从而方便了空心管件的取出和套入,方便了使用;而且利用海绵套能够保证空心管件与支撑件之间的摩擦力,从而保障了空心管件在弯管时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了弯管效果;同时,通过在限位板上设置有光敏传感器,利用光敏传感器来检测是否有空心管件放入,以此作为启动信号,控制整个装置的动作,方便了使用。此外,本技术还通过在供油主管上设置有对个均匀分布的供油出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海绵套表面的润滑油分布均匀,从而进一步方便了使用;通过在限位板上设置有缓冲层,缓冲层的厚度与光敏传感器的厚度相同,利用缓冲层能够对光敏传感器形成一层外部保护,进而避免空心管件直接与光敏传感器碰撞,延长了使用寿命;通过在基座上设置有电动滑轨,利用电动滑轨能够带动限位板移动,从而使得整个装置能够适应于不同长度的空心管件,扩大了适用范围;通过设置稳定杆和稳定座,利用稳定杆能够对移动杆进行支撑,避免移动杆因为长度过大,导致中部下落的现象发生,提高了使用的稳定性。因此,本技术不仅能够降低废品率,还具有弯管效果好、使用方便、适用范围广、使用寿命长和稳定性高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右视图;图3是限位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支撑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附图中的标记为:1-基座,2-限位安装杆,3-限位板,4-移动杆,5-液压缸,6-支撑件,7-海绵套,9-支撑座,10-支撑槽,11-光敏传感器,12-供油主管,13-供油出管,15-缓冲层,16-电动滑轨,17-移动座,18-稳定杆,19-稳定座,20-调节螺母。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技术限制的依据。实施例。弯管机用定位支撑装置,构成如图1至4所示,包括基座1,基座1的表面上设置有限位安装杆2;限位安装杆2的顶面上设置有限位板3,限位板3上安装有移动杆4;移动杆4的一端部设置有液压缸5,另一端部设置有支撑件6;支撑件6上套接有海绵套7,支撑件6内设置有用于给海绵套7供油的供油装置;所述支撑件6两侧均设置有支撑座9,每个支撑座9上均设有圆弧形的支撑槽10;所述限位板3上靠近支撑件6的侧面上设有光敏传感器11,光敏传感器11与液压缸5电性连接。所述供油装置包括位于支撑件6中部的供油主管12,供油主管12上设有多个环形均匀分布的供油出管13;每个供油出管13端部均与支撑件6的表面连通;所述支撑件6上对应供油主管12的位置处设有安装通道;所述限位板3的两侧面上均设有缓冲层15,缓冲层15的厚度与光敏传感器11的厚度相同;所述基座1的表面上对应限位安装杆2的位置处设有电动滑轨16,电动滑轨16上滑动设置有移动座17;限位安装杆2固定安装在移动座17的表面上;所述限位安装杆2与液压缸5之间设置有稳定杆18,稳定杆18的一端部设置有稳定座19;稳定座19安装在基座1的侧壁上,稳定座19上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调节螺母20;所述基座1的侧面上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螺纹孔,调节螺母20设置在螺纹孔内;所述稳定杆18的顶面与限位板3底面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工作原理:在使用的时候,先将整个装置连接上外部电源,使得光敏传感器11启动;当进行弯管的时候只要将空心管件套在支撑件6上,并推动空心管件往液压缸5方向移动;在空心管件移动的过程中会慢慢的靠近限位板3,当空心管件与限位板3表面接触时,光敏传感器11就检测不到光线,从而使得光敏传感器11(本技术中的光敏传感器11采用LXD/GB5-AIE、LXD/GB3-A1DPS或LS560等型号的光敏传感器)上的常闭开关接通,进而使得液压缸5启动,液压缸5启动后会带动移动杆4往支撑座9方向移动,移动杆4移动后又会带动支撑件6移动,从而使得支撑件6带动空心管件一起移动,从而就能够进行弯管工作;在进行弯管的时候,支撑件6能够对空心管件特别是弯管的位置进行内部支撑,从而避免了弯管过程中出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弯管机用定位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基座(1)的表面上设置有限位安装杆(2);限位安装杆(2)的顶面上设置有限位板(3),限位板(3)上安装有移动杆(4);移动杆(4)的一端部设置有液压缸(5),另一端部设置有支撑件(6);支撑件(6)上套接有海绵套(7),支撑件(6)内设置有用于给海绵套(7)供油的供油装置;所述支撑件(6)两侧均设置有支撑座(9),每个支撑座(9)上均设有圆弧形的支撑槽(10);所述限位板(3)上靠近支撑件(6)的侧面上设有光敏传感器(11),光敏传感器(11)与液压缸(5)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弯管机用定位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基座(1)的表面上设置有限位安装杆(2);限位安装杆(2)的顶面上设置有限位板(3),限位板(3)上安装有移动杆(4);移动杆(4)的一端部设置有液压缸(5),另一端部设置有支撑件(6);支撑件(6)上套接有海绵套(7),支撑件(6)内设置有用于给海绵套(7)供油的供油装置;所述支撑件(6)两侧均设置有支撑座(9),每个支撑座(9)上均设有圆弧形的支撑槽(10);所述限位板(3)上靠近支撑件(6)的侧面上设有光敏传感器(11),光敏传感器(11)与液压缸(5)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弯管机用定位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油装置包括位于支撑件(6)中部的供油主管(12),供油主管(12)上设有多个环形均匀分布的供油出管(13);每个供油出管(13)端部均与支撑件(6)的表面连通;所述支撑件(6)上对应供油主管(12)的位置处设有安装通道。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晓辉,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圣雪休闲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