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庆武专利>正文

多功能测电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9504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功能测电笔,在作为壳体的绝缘笔杆中,位于笔杆前端作为输入端并探入笔杆腔体的金属探头通过拨动开关的一侧与限流电阻、氖管和金属弹簧顺序连接成第一串联电路,金属探头通过拨动开关另一侧还与分压电阻和两个反向并联连接的发光二极管顺序连接成第二串联电路,其特征是在笔杆尾部设有一个金属连接端子与两条串联电路的输出端分别电连接,金属连接端子又与测试导线相连接。它既可以作为普通的测电笔使用,又可以测试低电压的直流电源的极性,若被测物所带电压较低,也可以测试出是否带电,金属连接端子可以很好的夹紧测试用导线,导线的另一端可以方便的接入电路中,简单实用,安全可靠,携带方便。(*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改进的测电笔,特别是一种能够测试低压直流电源极性和低压带 电物体的多功能测电笔
技术介绍
现有的测电笔主要由测试探头、限流电阻、氖管、金属弹簧和手触电极串联而成。当 测试探头与被测物体接触,同时人手接触手触电极,当被测物体相对于大地有较高电压时, 氖管启辉,表示被测物体带电。但使用这种测电笔一般需要有较高的启辉电压, 一般为 60V 70V,电压较低时,氖管不能启辉,不能指示物体是否带电;另外对于直流电路,如 果想判断其电源的极性,这种测电笔也无能为力了。本专利技术人对这种测电笔又做了改进, 就是在原有测电笔测试电路的基础上,增加了另一条测试电路,增加的测试电路为与测试 探头依次串联的一个或几个分压电阻和两个反向并联连接的发光二极管,就可以测量低压 直流电路,但是在测试时,需要将测试端接入到电路中,原有的手触电极在测量直流电路 时,使用不太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型的测电笔,它既可以作为普通的测电笔使用,又 可以测试低电压的直流电源的极性,若被测物所带电压较低,也可以测试出是否带电,同 时对手触电极一端做出改进,使用更方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在作为壳体的绝缘笔杆中,位于笔杆前端作为输入 端并探入笔杆腔体的金属探头通过拨动开关的一侧与限流电阻、氖管和金属弹簧顺序连接 成第一串联电路,金属探头通过拨动开关的另一侧还与分压电阻和两个反向并联连接的发 光二极管顺序连接成第二串联电路,作为对普通测电笔手触电极的改进,其特征是在笔杆 尾部设有一个金属连接端子与两条串联电路的输出端分别电连接,金属连接端子又与测试 导线相连接。所述金属连接端子与测试导线的连接为可拆卸连接。所述金属连接端子侧面中间有一导线插入孔,测试导线能穿入该小孔与金属连接端子 相连接。所述笔杆尾部为一空腔,所述两条串联电路的输出端分别穿过沿笔杆横向设置的第一 绝缘隔板而延长到该空腔内;所述笔杆尾部端面中心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大小与金属连 接端子横截面大小相适配,使金属连接端子与所述通孔形成可移动配合关系,所述金属连 接端子可从通孔穿入空腔内,穿入空腔内的金属连接端子的穿入部分与所述两条串联电路 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空腔内设置有对金属连接端子的移动具有控制作用进而控制导线插入孔处于空 腔内外状态的控制结构。所述控制结构包括在空腔内沿横向设置的第二绝缘隔板、与金属连接端子穿入部分前 端面固定连接的支撑连杆、支撑连杆上中间部位的挡块和所述支撑连杆上套有的拉簧,所 述支撑连杆从第二绝缘隔板中心穿过,所述拉簧两端分别固定在金属连接端子上和第二绝 缘隔板上,所述拉簧位于自然状态时所述导线插入孔位于空腔内。 所述笔杆尾部还设有带动金属连接端子移动的驱动结构。所述驱动结构包括在笔杆尾端所述空腔所在的部位的侧面沿笔杆纵向设置的一长条形 开口及一笔夹,所述笔夹由纵向设置的长条形拉杆和横向设置的可在长条形开口内沿纵向 移动的横条构成,所述横条穿过开口与金属连接端子固定连接。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由于在笔杆尾部设置的金属连接端子既与两条串联电路的输出端分别电连接又 与测试导线相连接,因此既能够将金属连接端子当作手触电极,又能够通过测试导线的连 接测试低压直流电,使用非常方便。所述金属连接端子与测试导线的连接为可拆卸连接,便于根据需要连入测试导线。 金属连接端子侧面中间设置一导线插入孔,使测试导线能穿入该小孔与金属连接端子 相连接。所述笔杆尾部为一空腔并在端部设置与金属连接端子横截面大小相适配的通孔,便于 金属连接端子沿纵向移动,使导线插入孔在需要连接测试导线时位于空腔外,在连接好测 试导线后位于空腔内以夹紧导线。采用带拉簧的控制结构便于使导线插入孔常态位于空腔内,在需要时伸出空腔连接测 试导线。为方便使测试导线能被夹紧到金属连接端子上,采用驱动结构驱动金属连接端子移动, 更优选的是,驱动结构为笔杆尾端设置的一长条形开口及与金属连接端子固定连接的笔夹, 滑动笔夹,带动金属连接端子拉伸拉簧,使金属连接端子伸出笔杆尾部端面,露出导线插 入孔,将导线放入后,松开笔夹,金属连接端子收回空腔内,即可夹紧导线。本技术通过以上改进,金属连接端子可以很好的夹紧测试用导线,导线的另一端 可以方便的接入电路中,简单实用,安全可靠,携带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列示如下1、金属笔尖,2、胶木(或其他绝缘材料)笔杆,3、拨动开关A (具有Al-A2和A2-A3 两侧位置),4、限流电阻,5、氖管,6、弹簧,7、分压电阻,8、反向并联连接的绿、红 发光二极管,9、第二绝缘隔板,10、支撑连杆,11、拉簧,12、金属连接端子,13、笔夹, 14、软线,15、笔杆尾部端面,16、开口, 17、拨动开关B (具有B1-B2和B2-B3两侧位 置),18、空腔,19、连接杆挡块,20、第一绝缘隔板,21、导线插入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金属笔尖l作探头用,直径为1-1.5毫米均可,材质可选用镀铬钢棒,末端与拨动开关 A的A2端相连,笔杆2采用胶木等绝缘材料制成,中间有绝缘隔板,用来隔离内部不应相 连的部分。拨动开关A的A1端与限流电阻4、氖管5和弹簧6顺序连接的串联电路相连, 拨动开关A的A3端与分压电阻7、两个反并联连接的发光二极管8顺序连接的串联电路相 连,两条串联电路的输出端分别穿过沿笔杆横向设置的第一绝缘隔板20而延长到笔杆尾部 设置的空腔18内,并分别与一部分进入空腔内的金属连接端子12的进入部分相连接;本 实施例分压电阻为两个(R1和R2),其中一个分压电阻R1的两端又分别与拨动开关B的 B2端、B3端相连,空腔内设置有对金属连接端子的移动具有控制作用的控制结构,所述控 制结构包括在空腔内沿横向设置的第二绝缘隔板9、与金属连接端子穿入部分前端面固定连 接的支撑连杆IO、支撑连杆上中间部位的挡块19和所述支撑连杆上套有的拉簧11,支撑 连杆10 —端穿过绝缘隔板9,另一端与金属连接端子12位于空腔内的部分连接,空腔18 可以容纳支撑连杆10的伸縮,支撑连杆10上套有拉簧11,拉簧两端分别固定在绝缘隔板59和金属连接端子12上,拉簧可以对金属连接端子产生拉力,支撑连杆IO中间部分有挡块 19,起到支撑作用;金属连接端子采用铜质材料,可选用10*5*5毫米的长方体,侧面中间 有导线插入孔21,使测试用导线能穿过,孔径l-4毫米均可;笔夹13通过开口 16与金属 连接端子12相连形成驱动结构,可以沿笔杆纵向方向前后滑动而带动金属连接端子12沿 纵向伸縮;笔杆尾部端面15中间有通孔,通孔大小与金属连接端子12的截面大小相适配 即可,以保证滑动笔夹13时,端子12能伸出笔杆尾部端面15,露出导线插入孔21;连接 两条串联电路的软导线14约有10毫米的伸縮量,以保证端子12露出笔杆尾部端面15时, 始终与两电路相连;拉簧ll位于自然状态时,导线插入孔21应在空腔18内或至少没有在 端面15外。作为普通电笔使用时,把拨动开关A拨到A1-A2位置即可。需要测试低压直流电时, 将拨动开关A拨到A2-A3位置,本实施例选择测试两档具有较低或较高的直流电压的情况, 例如直流24V或直流5V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测电笔,在作为壳体的绝缘笔杆中,位于笔杆前端作为输入端并探入笔杆腔体的金属探头(1)通过拨动开关(3)的一侧与限流电阻(4)、氖管(5)和金属弹簧(6)顺序连接成第一串联电路,金属探头(1)通过拨动开关(3)的另一侧还与分压电阻(7)和两个反向并联连接的发光二极管(8)顺序连接成第二串联电路,其特征是在笔杆尾部设有一个金属连接端子(12)与两条串联电路的输出端分别电连接,金属连接端子又与测试导线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庆武魏甄明
申请(专利权)人:赵庆武魏甄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5[中国|内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