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S-b-P4VP共聚物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494799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PS‑b‑P4VP共聚物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时先合成聚苯乙烯前驱体,并将其配成乳液;然后将电化学工作站中的ITO导电玻璃片浸入聚苯乙烯乳液中一定时间,取出后在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保温,以形成PS阵列;再将包覆有PS阵列的导电玻璃片浸入包含4‑乙烯吡啶与乳化液的电化学反应体系中,启动电化学工作站,控制电势范围在1.0~3.0V之间,扫描速度为15~25mV/S,反应时间4~8h,得PS‑b‑P4VP共聚物薄膜。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全新的PS‑b‑P4VP共聚物薄膜合成方法,丰富了共聚物薄膜的合成路径,并且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方法,所制得的共聚物薄膜质量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PS-b-P4VP共聚物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共聚物薄膜制备
,具体涉及一种PS-b-P4VP共聚物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电化学聚合具有在常温、常压下进行,可通过控制电压或者不同电机合成所需的有机产品等优点,从而使电化学制备高分子聚合物应用已经较为广泛。由于目前研究的电化学聚合方法主要是本体聚合、溶液聚合等,但对于电化学乳液聚合制备高分子共聚物薄膜确鲜有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电化学制备PS-b-P4VP共聚物薄膜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合成聚苯乙烯前驱体,并将其配成45~60wt%的乳液;S2:将电化学工作站中的ITO导电玻璃片垂直浸入聚苯乙烯乳液中,1~2min后取出并垂直放入恒温湿箱中,控制恒温湿箱的温度为40~50℃,相对湿度为50~60%,保温0.5~1h后取出备用;S3:将乳化剂与去离子水按0.01~0.1g/ml的料液比均匀混合,50~60℃条件下搅拌1~2h,得乳化液;...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化学制备PS-b-P4VP共聚物薄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合成聚苯乙烯前驱体,并将其配成45~60wt%的乳液;/nS2:将电化学工作站中的ITO导电玻璃片垂直浸入聚苯乙烯乳液中,1~2min后取出并垂直放入恒温湿箱中,控制恒温湿箱的温度为40~50℃,相对湿度为50~60%,保温0.5~1h后取出备用;/nS3:将乳化剂与去离子水按0.01~0.1g/ml的料液比均匀混合,50~60℃条件下搅拌1~2h,得乳化液;/nS4:将4-乙烯吡啶与S3中制得的乳化液按1:1~3的体积比混合,在通入氮气的同时进行搅拌,搅拌时间为0.5~1h,得电化学反应体系;/nS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化学制备PS-b-P4VP共聚物薄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合成聚苯乙烯前驱体,并将其配成45~60wt%的乳液;
S2:将电化学工作站中的ITO导电玻璃片垂直浸入聚苯乙烯乳液中,1~2min后取出并垂直放入恒温湿箱中,控制恒温湿箱的温度为40~50℃,相对湿度为50~60%,保温0.5~1h后取出备用;
S3:将乳化剂与去离子水按0.01~0.1g/ml的料液比均匀混合,50~60℃条件下搅拌1~2h,得乳化液;
S4:将4-乙烯吡啶与S3中制得的乳化液按1:1~3的体积比混合,在通入氮气的同时进行搅拌,搅拌时间为0.5~1h,得电化学反应体系;
S5:将经过S2处理后的ITO导电玻璃片垂直插入电化学反应体系中,启动电化学工作站,控制电势范围在1.0~3.0V之间,扫描速度为15~25mV/S,反应时间4~8h,得PS-b-P4VP共聚物薄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合成PS前驱体的具体方法为:将聚乙烯醇加入无水乙醇中,配置成浓度为40~50g/L的溶液A;将偶氮二异丁腈与苯乙烯按1~5:100的质量比均匀混合,得溶液B;将溶液A...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小强林燕飞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