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镁改性铌酸钠陶瓷氧离子电导性能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494013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镁改性铌酸钠陶瓷氧离子电导性能的方法其是由传统固相烧结工艺制备而成,利用低价镁离子置换铌酸钠中的铌离子使材料产生氧空位缺陷,从而诱导产生氧离子电导性能。由于镁离子半径比铌离子半径大,增大了氧离子迁移路径中的间隙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镁改性铌酸钠陶瓷氧离子电导性能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利用镁改性铌酸钠陶瓷氧离子电导性能的方法。
技术介绍
燃料电池因其不受卡诺循环限制,故其能量转化效率能达到40%-80%,并且它可以不间断的直接将燃料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在转化过程中基本上不产生有害产物,是一种高效、清洁的能量转化装置。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简称SOFC)作为继磷酸盐燃料电池、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之后的第三代燃料电池,它可使用H2、CO、汽油、石油、天然气等碳氢化合物作为燃料气体,大大拓宽了燃料气体的适用性。并且SOFC在使用时不需要贵金属催化剂,降低了成本。因其全固态结构,易于模块化组装。在大型集中供电、中型分电和小型家用热电联供等民用领域作为固定电站,以及作为船舶动力电源、交通车辆动力电源等移动电源,都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仙存妮,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技术发展概述及应用分析[J].电器工业,2019,3:70-74.)。SOFC主要由阳极、固体电解质、阴极和联结材料4部分组成。其中固体电解质是SOFC的核心单元,是影响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性能的关键因素。传统电解质材料为钇稳定氧化锆(YSZ),该材料在还原条件下仍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及高的离子电导率,广泛应用在SOFC中。但其具有一个明显的缺点—工作温度过高(>1000℃),这常常导致电解质、电极、联结材料之间由于热膨胀系数差异产生变形和界面间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大大降低SOFC的使用寿命(S.Anirban,A.Dutta,Aninsightonstructure,conductivityandiondynamicsofSr-Smco-dopedceriaoxygenionconductors:Effectofdefectinteraction[J].SolidStateSciences,2018,86:69-76.),严重限制了制备SOFC的材料选用。因此,开发中低温高氧离子电导率的电解质材料不仅可以降低SOFC的制作成本,更拓宽了其应用范围。钙钛矿结构NaNbO3是典型的无铅反铁电材料,近年来其反铁电储能性能被广泛的研究。NaNbO3陶瓷具有良好的结构稳定性,通过在A、B位掺杂或者A/B共掺杂低价阳离子,可以诱导产生大量的氧离子空位,提高材料氧离子电导率。另外,根据钙钛矿结构容差因子(0.9<t<1.1),可以选择很多元素进行A位、B位掺杂改性,对钙钛矿结构和电导性能进行优化。本专利技术使用2价的Mg离子替代NaNbO3的B位的Nb离子,在相同掺杂量的情况下,可形成更多的氧空位,从而提高其氧离子电导率。另一方面,Mg相较Ti、Sm、Gd等元素更加的廉价,可以进一步降低电解质材料的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利用镁改性铌酸钠陶瓷氧离子电导性能的方法,采用固相反应法,获得颗粒微细、粒径均匀原粉;采用高温烧结工艺,制备出高性能氧离子导体。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问题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利用镁改性铌酸钠陶瓷氧离子电导性能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称量一定比例的Na2CO3、Nb2O5和MgO,用于制备NaNb1-xMgxO3-1.5x,其中,x=0.005-0.2;2)、将混合后的粉料放入球磨罐中进行湿法球磨、干燥、过筛并将其压成坯体预烧;3)、将预烧后的坯体碾碎后再次球磨、干燥、过筛;4)、将粉体造粒后用模具压成圆片;5)、将圆片排胶后进行烧结;6)、对烧结样品进行测试分析。优选的,所述步骤2)和步骤3)中湿法球磨中粉、球磨球和球磨介质的质量比例为1:0.8:2,球磨转速360r/min,球磨时间为4h,干燥温度为80℃,干燥时间为6h。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预烧工艺为升温速率为3℃/min,预烧温度为850℃,保温时间为2h。优选的,所述步骤4)中造粒工艺为粉体和PVA溶液质量比为1:0.05,PVA溶液浓度为5wt%。优选的,所述步骤4)中压片成型条件为:压力为300Mpa,保压5min。优选的,所述步骤5)中排胶工艺:升温速率为1.5℃/min,排胶温度为550℃,排胶时间为2h。优选的,所述步骤5)中烧结工艺:升温速率为3℃/min,烧结温度为1050℃~1200℃,烧结时间为2h。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1)使用2价的Mg离子替代NaNbO3的B位的5价Nb离子,在相同掺杂量的情况下,可形成更多的氧空位,提高其氧离子电导率。(2)并且镁离子半径比铌离子半径大,增大了氧离子迁移路径中的间隙rc,有利于氧离子的迁移,从而进一步提高铌酸钠陶瓷的氧离子的电导率。(3)预烧过程使原料中的碳酸盐得到有效分解,使粉体在烧结过程中结合的更好,便于获得纯相。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图1为600℃时不同气氛下实施例2的复阻抗图。图2为不同镁掺杂量的铌酸钠陶瓷的XRD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配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专利技术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实施例1:取10gNa2CO3、23.8217gNb2O5、0.1901gMgO放入球磨罐中,在360r/min的转速下湿法球磨4h,球磨后的粉液在80℃的干燥箱中干燥6h然后200目筛网过筛,将粉体压成坯体在850℃下保温2h。将预烧后的坯体碾碎后再次球磨、干燥、过筛。然后向粉体中加入5wt%的PVA溶液(粉体与PVA溶液质量比为1:0.05),不断碾磨使其均匀混合,随后将粉体用模具压成圆片。以1.5℃/min的升温速率加热至550℃并保温2h,随后以3℃/min的升温速率加热至1150℃/min并保温2h,烧结后样品有明显的尺寸收缩。将样品表面磨平后被金电极,使用电化学工作站对其进行阻抗测试,测试结果表明:600℃时样品氧离子电导率为1.6×10-3S/cm。实施例2:取10gNa2CO3、22.5679gNb2O5、0.3802gMgO放入球磨罐中,在360r/min的转速下湿法球磨4h,球磨后的粉液在80℃的干燥箱中干燥6h然后200目筛网过筛,将粉体压成坯体在850℃下保温2h。将预烧后的坯体碾碎后再次球磨、干燥、过筛。然后向粉体中加入5wt%的PVA溶液(粉体与PVA溶液质量比为1:0.05),不断碾磨使其均匀混合,随后将粉体用模具压成圆片。以1.5℃/min的升温速率加热至550℃并保温2h,随后以3℃/min的升温速率加热至1100℃/min并保温2h,烧结后样品有明显的尺寸收缩。将样品表面磨平后被金电极,使用电化学工作站对其进行阻抗测试,测试结果表明:600℃时样品氧离子电导率为2×10-3S/cm。实施例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镁改性铌酸钠陶瓷氧离子电导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1)、称量一定比例的Na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镁改性铌酸钠陶瓷氧离子电导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称量一定比例的Na2CO3、Nb2O5和MgO,用于制备NaNb1-xMgxO3-1.5x,其中,x=0.005-0.2;
2)、将混合后的粉料放入球磨罐中进行湿法球磨、干燥、过筛并将其压成坯体预烧;
3)、将预烧后的坯体碾碎后再次球磨、干燥、过筛;
4)、将粉体造粒后用模具压成圆片;
5)、将圆片排胶后进行烧结;
6)、对烧结样品进行测试分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镁改性铌酸钠陶瓷氧离子电导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和步骤3)中湿法球磨中粉、球磨球和球磨介质的质量比例为1:0.8:2,球磨转速360r/min,球磨时间为4h,干燥温度为80℃,干燥时间为6h。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镁改性铌酸钠陶瓷氧离子电导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智勇徐帅昌张安卢金山谢兵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航空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