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密实型沥青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493821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密实型沥青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自密实型沥青混合料由以下原料组成,按重量份数计,粗骨料32‑45份、石灰岩沙砾28‑40份、填料20‑30份、改性沥青母液8‑15份、酚醛树脂3‑7份、C9石油树脂3‑7份;其中改性沥青母液主要由基质沥青、水性聚氨酯、二氧化钛、三元乙丙橡胶、纳米氮化硅、酒石酸钠制成。填料为质量比为1:5:1的蛭石、粉煤灰、活性炭粉混合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基质沥青经过多步改性,加入具有吸附作用的填料,提高粘结性和耐热性的C9石油树脂;得到强度高、热稳定性好、气味低、抗车辙等优点的自密实沥青混合料,可用于公路、道桥表面坑槽的修补、一些无法采用机械碾压的特殊路段、工作面严重受限区域的维修等方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密实型沥青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沥青混合材料
,具体为一种自密实型沥青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自密实沥青混合料是沥青混凝土按照施工工艺作为分类标准确定的一种沥青混凝土。自密实沥青混合料属于悬浮式密实型结构的沥青混凝土;优势在于,其在施工温度为170-180℃下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施工和易性,还具有防渗性好、耐油、抗老化、自愈合能力强等优点。由于沥青混合料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只需要用摊铺整平机即可完成施工,不需要碾压,并能达到规定的密实度和平整度。自密实沥青混合料中沥青、矿粉、细集料含量均比普通沥青混凝土中含量高,较高含量的沥青与矿粉使粗骨料处于悬浮密实状态;因此具有较高的流动性,较高的流动性可以自身密实,在自然冷却后自然成型、拥有自身机械强度,不需要大型压路机的碾压,只需要简单地摊铺整平即可完成施工。由于自密实沥青混合料较大的流动性、自身密实性决定了其特有的适用场合,一般应用于公路、道桥表面坑槽的修补、一些无法采用机械碾压的特殊路段、工作面严重受限区域的维修等方面。而自密实沥青混合料施工过程,因温度高的原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密实型沥青混合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原料组份,按重量份数计,粗骨料32-45份、石灰岩沙砾28-40份、填料20-30份、改性沥青母液8-15份、酚醛树脂3-7份、C9石油树脂3-7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密实型沥青混合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原料组份,按重量份数计,粗骨料32-45份、石灰岩沙砾28-40份、填料20-30份、改性沥青母液8-15份、酚醛树脂3-7份、C9石油树脂3-7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密实型沥青混合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沥青母液主要由基质沥青、水性聚氨酯、二氧化钛、三元乙丙橡胶、纳米氮化硅、酒石酸钠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密实型沥青混合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为蛭石、粉煤灰、活性炭粉末。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密实型沥青混合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粗骨料粒径为玄武岩、天然碎石、碎卵石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自密实型沥青混合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粗骨料粒径为5-15mm。


6.一种自密实型沥青混合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二氧化钛溶于硫酸溶液中,加入助剂硫酸铵,搅拌,升高温度至75-80℃;滴加水性聚氨酯溶液;保温;冷却至室温,洗涤,得到改性水性聚氨酯;
S2:将三元乙丙橡胶溶于硅烷偶联剂中,加入纳米氮化硅、甲基丙烯酸锌,高速搅拌,得到改性三元乙丙橡胶;
S3:将基质沥青升温至175-190℃,加入酒石酸钠溶液、S1中制备的改性水性聚氨酯,搅拌;加入S2制备的改性三元乙丙橡胶,高速均质,得到改性沥青母液;
S4:将S3制得的改性沥青母液、酚醛树脂、C9石油树脂混合,温度为175-190℃,搅拌;加入粗骨料、石灰岩沙砾、填料,搅拌,得到自密实沥青混合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单中妹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普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