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引气剂以及使用这种引气剂的混凝土配方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26493797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凝土引气剂以及使用这用引气剂的混凝土配方,涉及混凝土的技术领域。其中,混凝土引气剂由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十二烷基苯磺酸盐:35‑45份、三萜皂苷:25‑35份、聚乙二醇:4‑6份、非离子聚丙烯酰胺:2‑4份、硬脂酸钠:3‑5份、硫酸铝:5‑10份;其能产生微小气泡并稳定气泡。另外,混凝土配方由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一种混凝土配方,由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水泥:240‑280份、粉煤灰:85‑105份、矿粉:60‑80份、河砂:670‑770份、碎石:800‑900份、减水剂:2.4‑2.8份、混凝土引气剂:4.8‑5.6份、水:165‑185份,其具有和易性好、抗压强度优良、抗冻性能好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引气剂以及使用这种引气剂的混凝土配方
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混凝土引气剂以及使用这种引气剂的混凝土配方。
技术介绍
引气剂属于一种混凝土外加剂,在混凝土拌合物内掺入引气剂可以产生封闭状气泡,这些气泡如同滚珠一样相对滑动,起到减少骨料颗粒间的摩擦阻力的作用,从而有效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保水性以及粘聚性。此外,由于大量气泡的存在,使混凝土的弹性变形增大,弹性模量有所降低,从而有助于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和抗冻性能。其中,现有的引气剂引一般包括松香树脂类、烷基和烷基芳烃磺酸盐类、脂肪醇硝酸盐类、皂类等,其主要成分的结构中包含亲水基团和憎水基团,可以有效降低液体表面张力,这样在机械搅拌混合的过程中,就会产生更多的气泡,有利于提高混凝土拌合物混合的均匀性和流动性。但是,目前市面上大多数的引气剂均存在发泡效果好但稳泡效果差的问题。如果引入混凝土内的气泡稳泡效果差,那将大大降低引气剂的作用,使得混凝土的和易性、抗压强度以及抗冻性能受到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是提供一种混凝土引气剂,其具有能产生微小气泡同时稳定气泡的优点。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凝土配方,其具有和易性好、抗压强度优良以及抗冻性能好的优点。为实现上述第一个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混凝土引气剂,由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十二烷基苯磺酸盐:35-45份三萜皂苷:25-35份聚乙二醇:4-6份非离子聚丙烯酰胺:2-4份硬脂酸钠:3-5份硫酸铝:5-10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十二烷基苯磺酸盐、三萜皂苷以及聚乙二醇复配可以产生直径较微小的气泡;非离子聚丙烯酰胺是大分子有机物,溶于水后产生粘度,有利于提高气泡的粘性,降低气泡的运动速度,使得气泡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硬脂酸钠和硫酸铝两者具有协同作用,能够降低水泥水化时温度升高对非离子聚丙烯酰胺粘度的影响,以确保气泡具有一定的粘性,有利于进一步降低混凝土的泌水率,同时增强混凝土抗压强度以及抗冻性能。进一步地:所述混凝土引气剂由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十二烷基苯磺酸盐:40份三萜皂苷:30份聚乙二醇:5份非离子聚丙烯酰胺:3份硬脂酸钠:4份硫酸铝:8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混凝土引气剂按照上述配比制备时,得到的混凝土引气剂应用于混凝土的制备时,得到的混凝土的和易性较优,有利于混凝土的泵送。进一步地:所述非离子聚丙烯酰胺的分子量为1000-1200万。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非离子聚丙烯酰胺的分子量在1000-1200万时,非离子聚丙烯酰胺稳定气泡的作用较好,当非离子聚丙烯酰胺的分子量低于1000万时,非离子聚丙烯酰胺的稳泡性能下降,而当非离子聚丙烯酰胺的分子量高于1200万时,非离子聚丙烯酰胺的溶解性能降低,稳泡性能也降低。进一步地:所述混凝土引气剂还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十二烷基二甲基氧化胺:4-6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十二烷基二甲基氧化胺的加入与非离子聚丙烯酰胺复配作为稳泡剂,能够进一步提高混凝土的稳泡性能。为实现上述第一个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混凝土配方,由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水泥:240-280份粉煤灰:85-105份矿粉:60-80份河砂:670-770份碎石:800-900份减水剂:2.4-2.8份混凝土引气剂:4.8-5.6份水:165-185份所述混凝土引气剂为上述任意一种混凝土引气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入能产生微小气泡且具有较好稳泡作用的混凝土引气剂,能够有效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降低混凝土的泌水率,同时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以及抗冻性能。进一步地:所述水泥采用P.O42.5R低碱水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P.O42.5R低碱水泥具有早期强度高、水化热较低的特点,有利于提高非离子聚丙烯酰胺的稳定性,从而提高非离子聚丙烯酰胺的稳泡作用,有利于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抗压强度以及抗冻性能。进一步地:所述粉煤灰为I级粉煤灰。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入粉煤灰,可以减少水泥的用量,有利于降低成本;粉煤灰采用I级粉煤灰,I级粉煤灰细度大、比表面积大,且I级粉煤灰中含有许多细小的微珠,能够起到润滑作用,有利于提高混凝土的泵送性能。进一步地:所述矿粉采用S95级矿粉。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S95级矿粉与I级粉煤灰复配,有利于增强混凝土的和易性和粘聚性,有利于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进一步地:所述碎石为平均粒径在5-25mm的连续级配的碎石。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平均粒径在5-25mm的连续级配的碎石,可以减小混凝土的孔隙率,同时增加混凝土体积的稳定性,使得混凝土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体积变化率减小,有利于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能提高。进一步地:所述减水剂为木质素磺酸盐、聚羧酸盐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物。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木质素磺酸盐、聚羧酸盐的加入对混凝土拌合物中的水泥颗粒具有分散作用,能够改善其工作性能,减少单位用水量。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第一、本专利技术中的混凝土引气剂采用十二烷基苯磺酸盐、三萜皂苷以及聚乙二醇复配可以产生直径较微小的气泡;非离子聚丙烯酰胺是大分子有机物,溶于水后产生粘度,有利于提高气泡的粘性,降低气泡的运动速度,使得气泡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硬脂酸钠和硫酸铝两者具有协同作用,能够降低水泥水化时温度升高对非离子聚丙烯酰胺粘度的影响,以确保气泡具有一定的粘性,有利于进一步降低混凝土的泌水率,同时增强混凝土抗压强度以及抗冻性能。第二、本专利技术中的一种混凝土配方优选采用本专利技术中的混凝土引气剂,由于加入能产生微小气泡且具有较好稳泡作用的混凝土引气剂,能够有效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降低混凝土的泌水率,同时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以及抗冻性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原料均为市售,具体名称以及规格如下表1。表1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原料来源实施例实施例1-9实施例1-9中混凝土引气剂的组成及配比如下表2。表2实施例1-9中混凝土引气剂的组成及配比(单位/kg)原料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实施例4实施例5实施例6实施例7实施例8实施例9十二烷基苯磺酸盐403545404040404040三萜皂苷30253530303030...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凝土引气剂,其特征在于,由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n十二烷基苯磺酸盐:35-45份/n三萜皂苷:25-35份/n聚乙二醇:4-6份/n非离子聚丙烯酰胺:2-4份/n硬脂酸钠:3-5份/n硫酸铝:5-10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引气剂,其特征在于,由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十二烷基苯磺酸盐:35-45份
三萜皂苷:25-35份
聚乙二醇:4-6份
非离子聚丙烯酰胺:2-4份
硬脂酸钠:3-5份
硫酸铝:5-1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引气剂,其特征在于,由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十二烷基苯磺酸盐:40份
三萜皂苷:30份
聚乙二醇:5份
非离子聚丙烯酰胺:3份
硬脂酸钠:4份
硫酸铝:8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引气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非离子聚丙烯酰胺的分子量为1000-1200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引气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引气剂还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十二烷基二甲基氧化胺:4-6份。


5.一种混凝土配方,其特征在于,由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征波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市展成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