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市政污水管网的污水处理净化一体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装置
,具体为一种市政污水管网的污水处理净化一体装置。
技术介绍
市政管网就是一个城市的基础设施,在城市中生活的每个人,都受益于它。它包括:电力,电信,网络,通讯,热力,燃气,雨水排水,污水排水等,我们生活的每一个细节,都有它们为我们服务;除了电力,通信,通讯等,可以在地面以上敷设和在地面以下敷设外,热力只局部地上,燃气局部地上,其余主干管均在地下,排水管道全在地下。一般情况下。这些主干管网均在城市道路下面敷设,之间有距离要求。埋深都是经过计算的,管网的分叉,汇合,交点,都是有严格的尺寸、标高要求的。防止管线打架碰撞,尤其一些管道,一旦设计好之后,想要再调整,是非常困难的。除非整体全部改造,但这个费用是惊人的,比如靠重力流排出的排水管道;在市政建设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水,需要对其进行净化处理,但传统的市政污水管网的污水导通管道并不能实现同一汇聚集中处理,干扰流动效果较差,影响水流速度,水流量得不到释放的同时很容易发生堵塞现象,而污水处理厂普遍存在曝气量大导致运行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市政污水管网的污水处理净化一体装置,包括主体组件、污水过滤组件、驱动组件、增压组件以及曝气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组件包括反应箱(14)、支撑座一(17)、支撑座二(34)、出水管(35)、连接柱(12)、过滤箱(3)和矩形活塞管道(6),所述反应箱(14)倾斜设置,且反应箱(14)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支撑座一(17)与支撑座二(34),支撑座一(17)的底端与支撑座二(34)的底端平齐,所述反应箱(14)内部的顶端设置有曝气反应腔(30),且所述曝气反应腔(30)下方的反应箱(14)内部中间位置处均匀设置有活塞腔(23),所述反应箱(14)靠近支撑座二(34)一端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市政污水管网的污水处理净化一体装置,包括主体组件、污水过滤组件、驱动组件、增压组件以及曝气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组件包括反应箱(14)、支撑座一(17)、支撑座二(34)、出水管(35)、连接柱(12)、过滤箱(3)和矩形活塞管道(6),所述反应箱(14)倾斜设置,且反应箱(14)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支撑座一(17)与支撑座二(34),支撑座一(17)的底端与支撑座二(34)的底端平齐,所述反应箱(14)内部的顶端设置有曝气反应腔(30),且所述曝气反应腔(30)下方的反应箱(14)内部中间位置处均匀设置有活塞腔(23),所述反应箱(14)靠近支撑座二(34)一端的顶部设置有出水管(35),所述反应箱(14)的顶部两端皆设置有连接柱(12),且两个所述连接柱(12)的顶端焊接有与反应箱(14)相互平行的过滤箱(3),所述过滤箱(3)的内部设置有过滤腔(10),所述过滤腔(10)的底部均匀设置有漏斗状凹槽(11),且所述漏斗状凹槽(11)的个数与活塞腔(23)的个数相同,所述漏斗状凹槽(11)底端的过滤箱(3)底部垂直设置有矩形活塞管道(6),且矩形活塞管道(6)的底端延伸至曝气反应腔(30)内部,位于所述曝气反应腔(30)内部的两侧皆设置有出水孔(13),所述过滤箱(3)的顶部均匀设置有市政污水分支导管(5),且市政污水分支导管(5)与过滤腔(10)连通;
所述污水过滤组件包括滤网(7)、导流板(9)、污泥收纳箱(2)和排污管(1),所述滤网(7)设置在漏斗状凹槽(11)顶部的过滤腔(10)内部,所述导流板(9)倾斜设置在滤网(7)上方的过滤腔(10)内部,且导流板(9)靠近支撑座一(17)的一端开设有开口,所述过滤箱(3)靠近支撑座二(34)的一端设置有污泥收纳箱(2),且污泥收纳箱(2)与滤网(7)上方的过滤腔(10)内部连通,所述污泥收纳箱(2)的底部设置有排污管(1);
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电机(15)和转动杆(19),所述电机(15)设置在曝气反应腔(30)靠近支撑座一(17)一端的反应箱(14)侧壁,且电机(15)的输出端延伸至曝气反应腔(30)内部固定连接有转动杆(19),且转动杆(19)的另一端通过轴承与曝气反应腔(30)内侧壁连接,所述活塞腔(23)与矩形活塞管道(6)之间的转动杆(19)上设置有“几”字部(26),且相邻所述“几”字部(26)相互对立;
所述增压组件包括活塞板一(8)、铰接杆一(4)和套筒一(21),所述活塞板一(8)滑动设置在矩形活塞管道(6)内部,所述铰接杆一(4)铰接设置在活塞板一(8)的底部,所述铰接杆一(4)的底端设置有套筒一(21),且套筒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俊伟,张金轮,徐晓平,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工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