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自来水供水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过滤消毒结构的自来水供水设备,包括供水源和水泵主体,所述供水源内通过管道连接有水泵主体,且水泵主体另一端通过管道连接有消毒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消毒机构、传动机构和下药机构,解决了由于水的不断流动,需要人工不断进行投放药粉,较为浪费人力,且人工投放药粉时投放量不好控制,可能投放过多导致药粉残余量过多会影响人们的健康,也可能投放过少导致消毒不彻底,降低了装置的实用性的问题,使得装置可以通过接近匀速流动的水流带动下药机构均匀的对水内投放消毒药粉,可以很好的控制药粉的量在一个合适的范围,不会过多或者太少,提升了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过滤消毒结构的自来水供水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自来水供水设备
,具体为一种具有过滤消毒结构的自来水供水设备。
技术介绍
自来水是基本上是我国大部分地区主要水来源,而在将水供应到居民家中需要先对水源处获得的水进行过滤消毒。比如公告号为CN108505582B的授权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的自来水自动消毒型二次供水设备,本专利技术通过一个动力实现对消毒液的定量投放以及对水和消毒液的混合,完成了对二次供水的消毒,改善了水质,并且工作效率高,成本低,L形的排液搅拌管只有在向下倾斜的时候才会倾倒消毒液在水中,并且通过转动和磁铁的吸力完成若干排液搅拌管的间歇晃动,在定量投放消毒液的同时完成了搅拌的动作使用方便,净水效果好,活塞截面为椭圆形,且与中空消毒轴内壁形状匹配使得,中空消毒轴转动时可以完全带动活塞转动,不会产生相向运动,因此可知现在的自来水供水设备基本满足人们需求,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问题一:现有的自来水供水设备一般结构较为简单,功能较为单一,消毒过程直接通过投放药粉来对水源进行消毒,而由于水的不断流动,需要人工不断进行投放药粉,较为浪费人力,且人工投放药粉时投放量不好控制,可能投放过多导致药粉残余量过多会影响人们的健康,也可能投放过少导致消毒不彻底,降低了装置的实用性;问题二:现有的自来水供水设备在将滤网取出时,需要对拆除内部滤网上的固定的螺钉来对滤网进行拆除,操作较为繁琐费力,因此亟需一种具有过滤消毒结构的自来水供水设备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过滤消毒结构的自来水供水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由于水的不断流动,需要人工不断进行投放药粉,较为浪费人力,且人工投放药粉时投放量不好控制,可能投放过多导致药粉残余量过多会影响人们的健康,也可能投放过少导致消毒不彻底,降低了装置的实用性以及将滤网取出时,需要对拆除内部滤网上的固定的螺钉来对滤网进行拆除,操作较为繁琐费力降低了装置的便捷性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过滤消毒结构的自来水供水设备,包括供水源和水泵主体,所述供水源内通过管道连接有水泵主体,且水泵主体另一端通过管道连接有消毒机构,所述消毒机构包括消毒装置主体、流动管道、第一活动杆和涡轮,所述水泵主体另一端通过管道连接有消毒装置主体,所述消毒装置主体内开设有与管道配合的流动管道,所述消毒装置主体内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一活动杆,且第一活动杆侧表面固连有涡轮,所述第一活动杆上设置有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锥形齿轮、固定杆、第二活动杆和第二锥形齿轮,所述第一活动杆一端固连有第一锥形齿轮,所述消毒装置主体内部固连有固定杆,且固定杆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二活动杆,所述第二活动杆底端固连有与第一锥形齿轮啮合的第二锥形齿轮,所述第二活动杆另一端固连有下药机构,所述下药机构包括转盘、凸块、下药斗和活动板,所述第二活动杆远离第二锥形齿轮的一端固连有转盘,且转盘侧表面固连有凸块,所述转盘一侧设置有下药斗,所述下药斗一端开设有第一槽口,且第一槽口内插设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上固连有第一滑块,所述下药斗内开设有与第一滑块相互配合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块一端固连有第一弹簧,且第一弹簧另一端与第一滑槽内表面固连,所述消毒装置主体内开设有与下药斗相互配合的下药槽。优选的,所述消毒装置主体一端通过管道连接有过滤机构,所述过滤机构包括过滤装置主体、盖子、过滤网和连接块,所述消毒装置主体一端通过管道连接有过滤装置主体,且过滤装置主体顶端通过螺栓固连有盖子,所述过滤装置主体内部设置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侧表面固连有连接块。优选的,所述过滤装置主体内表面设置有卡合机构,所述卡合机构包括卡槽、卡块、铰接杆和第一连接杆,所述过滤装置主体内表面开设有卡槽,且卡槽内插设有卡块,所述卡块贯穿连接块并延伸至连接块的内部,所述卡块远离卡槽的一端通过铰接轴活动连接有铰接杆,且铰接杆另一端通过铰接轴活动连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贯穿连接块并延伸至连接块的外部,所述第一连接杆远离铰接杆的一端固连有把手。优选的,所述连接块底端设置有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定位杆、支撑板和定位槽,所述连接块底端固连有两组定位杆,两组所述定位杆关于过滤网对称设计,所述过滤装置主体内表面固连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与定位杆相互配合的定位槽。优选的,所述把手上设置有复位机构,所述复位机构包括第二连接杆、第二滑块、第二滑槽和第二弹簧,所述把手一端固连有第二连接杆,所述连接块上开设有与第二连接杆相互配合的第二滑块,所述第二连接杆另一端固连有第二滑块,且连接块内开设有与第二滑块相互配合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块远离第二连接杆的一端固连有第二弹簧,且第二弹簧另一端与第二连接杆所在的槽口内表面固连。优选的,所述下药斗侧表面固连有固定块,且固定块的外径大小大于下药槽的内径大小。优选的,所述第一滑块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第一滑块关于活动板对称设计,所述第一滑块的截面形状为竖直的等腰梯形。优选的,所述涡轮上端位于下药槽内部,所述涡轮下端位于流动管道内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具有过滤消毒结构的自来水供水设备通过设置有消毒机构、传动机构和下药机构,解决了由于水的不断流动,需要人工不断进行投放药粉,较为浪费人力,且人工投放药粉时投放量不好控制,可能投放过多导致药粉残余量过多会影响人们的健康,也可能投放过少导致消毒不彻底,降低了装置的实用性的问题,使得装置可以通过接近匀速流动的水流带动下药机构均匀的对水内投放消毒药粉,可以很好的控制药粉的量在一个合适的范围,不会过多或者太少,提升了装置的实用性;2、该具有过滤消毒结构的自来水供水设备通过设置有过滤机构、卡合机构和复位机构,解决了将滤网取出时,需要对拆除内部滤网上的固定的螺钉来对滤网进行拆除,操作较为繁琐费力的问题,使得滤网取出更加方便快捷,且在使用时更为稳定,提升了装置的便捷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正视剖面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消毒装置主体处的局部结构侧视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下药斗处局部结构的俯视剖面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下药斗、第一滑块和第一滑槽处的结构正视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图2中A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图1中B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图1中C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中:110、供水源;120、水泵主体;210、消毒装置主体;220、流动管道;230、第一活动杆;240、涡轮;310、第一锥形齿轮;320、固定杆;330、第二活动杆;340、第二锥形齿轮;410、转盘;420、凸块;430、下药斗;431、固定块;440、活动板;441、第一槽口;432、第一滑块;433、第二滑槽;450、第一弹簧;510、过滤装置主体;520、盖子;530、过滤网;540、连接块;610、卡槽;620、卡块;630、铰接杆;640、第一连接杆;650、把手;710、定位杆;720、支撑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过滤消毒结构的自来水供水设备,包括供水源(110)和水泵主体(120),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源(110)内通过管道连接有水泵主体(120),且水泵主体(120)另一端通过管道连接有消毒机构,所述消毒机构包括消毒装置主体(210)、流动管道(220)、第一活动杆(230)和涡轮(240),所述水泵主体(120)另一端通过管道连接有消毒装置主体(210),所述消毒装置主体(210)内开设有与管道配合的流动管道(220),所述消毒装置主体(210)内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一活动杆(230),且第一活动杆(230)侧表面固连有涡轮(240),所述第一活动杆(230)上设置有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锥形齿轮(310)、固定杆(320)、第二活动杆(330)和第二锥形齿轮(340),所述第一活动杆(230)一端固连有第一锥形齿轮(310),所述消毒装置主体(210)内部固连有固定杆(320),且固定杆(320)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二活动杆(330),所述第二活动杆(330)底端固连有与第一锥形齿轮(310)啮合的第二锥形齿轮(340),所述第二活动杆(330)另一端固连有下药机构,所述下药机构包括转盘(410)、凸块(420)、下药斗(430)和活动板(440),所述第二活动杆(330)远离第二锥形齿轮(340)的一端固连有转盘(410),且转盘(410)侧表面固连有凸块(420),所述转盘(410)一侧设置有下药斗(430),所述下药斗(430)一端开设有第一槽口(441),且第一槽口(441)内插设有活动板(440),所述活动板(440)上固连有第一滑块(442),所述下药斗(430)内开设有与第一滑块(442)相互配合的第一滑槽(443),所述第一滑块(442)一端固连有第一弹簧(450),且第一弹簧(450)另一端与第一滑槽(443)内表面固连,所述消毒装置主体(210)内开设有与下药斗(430)相互配合的下药槽(46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过滤消毒结构的自来水供水设备,包括供水源(110)和水泵主体(120),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源(110)内通过管道连接有水泵主体(120),且水泵主体(120)另一端通过管道连接有消毒机构,所述消毒机构包括消毒装置主体(210)、流动管道(220)、第一活动杆(230)和涡轮(240),所述水泵主体(120)另一端通过管道连接有消毒装置主体(210),所述消毒装置主体(210)内开设有与管道配合的流动管道(220),所述消毒装置主体(210)内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一活动杆(230),且第一活动杆(230)侧表面固连有涡轮(240),所述第一活动杆(230)上设置有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锥形齿轮(310)、固定杆(320)、第二活动杆(330)和第二锥形齿轮(340),所述第一活动杆(230)一端固连有第一锥形齿轮(310),所述消毒装置主体(210)内部固连有固定杆(320),且固定杆(320)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二活动杆(330),所述第二活动杆(330)底端固连有与第一锥形齿轮(310)啮合的第二锥形齿轮(340),所述第二活动杆(330)另一端固连有下药机构,所述下药机构包括转盘(410)、凸块(420)、下药斗(430)和活动板(440),所述第二活动杆(330)远离第二锥形齿轮(340)的一端固连有转盘(410),且转盘(410)侧表面固连有凸块(420),所述转盘(410)一侧设置有下药斗(430),所述下药斗(430)一端开设有第一槽口(441),且第一槽口(441)内插设有活动板(440),所述活动板(440)上固连有第一滑块(442),所述下药斗(430)内开设有与第一滑块(442)相互配合的第一滑槽(443),所述第一滑块(442)一端固连有第一弹簧(450),且第一弹簧(450)另一端与第一滑槽(443)内表面固连,所述消毒装置主体(210)内开设有与下药斗(430)相互配合的下药槽(46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过滤消毒结构的自来水供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毒装置主体(210)一端通过管道连接有过滤机构,所述过滤机构包括过滤装置主体(510)、盖子(520)、过滤网(530)和连接块(540),所述消毒装置主体(210)一端通过管道连接有过滤装置主体(510),且过滤装置主体(510)顶端通过螺栓固连有盖子(520),所述过滤装置主体(510)内部设置有过滤网(530),所述过滤网(530)侧表面固连有连接块(54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过滤消毒结构的自来水供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装置主体(510)内表面设置有卡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杨靖贵,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