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高低势实现冷却液自循环的半导体低温试验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9342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高低势实现冷却液自循环的半导体低温试验箱,其结构包括操作盒、安装架、箱体、试验仓、检视门、锁具、散热板、循环冷却器、底座、电器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通试验仓的电器仓前槽处设有循环冷却器,框体安装位置不变,内设通电轴、传动轮、曲柄组合构成的液体压力传动机构,冷却液处于温度较高势能时通过循环头经过制冷导体进行循环流动,冷却液处于温度较低势能时,经过通液管在导流槽中进行循环流动,从而根据作业需求控制冷却液升降温,能够在外部影响因素下实现冷却液自循环目的,进而提高低温试验箱的的使用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高低势实现冷却液自循环的半导体低温试验箱
本技术是一种基于高低势实现冷却液自循环的半导体低温试验箱,属于半导体低温试验箱冷却

技术介绍
半导体制冷片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中,由于其制冷作用,也常应用在低温试验箱中,将其作为冷源。现有半导体低温试验箱大多配合散热器来实现降低热端温度的目的,散热器与周围空气进行热交换,但在高温季节时,装置周围的空气温度较高,容易影响散热效果差,从而降低试验箱冷却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高低势实现冷却液自循环的半导体低温试验箱,以解决半导体低温试验箱大多配合散热器来实现降低热端温度的目的,散热器与周围空气进行热交换,但在高温季节时,装置周围的空气温度较高,容易影响散热效果差,从而降低试验箱冷却性能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基于高低势实现冷却液自循环的半导体低温试验箱,其结构包括操作盒、安装架、箱体、试验仓、检视门、锁具、散热板、循环冷却器、底座、电器仓,所述箱体底腔装配构成电器仓,所述电器仓结构下部相叠接底座,所述箱体前壁配设页接式检视门,所述检视门闭合时罩住试验仓凹槽口,所述试验仓由箱体凹槽一体构成,所述箱体示图右壁焊接有安装架,所述电器仓前槽处配设有循环冷却器。进一步地,所述循环冷却器包括框体、制冷导体、通电轴、传动轮、曲柄、通液管、导流槽、循环头,所述框体上设内嵌式制冷导体,所述制冷导体上下两端装配有相贯通的循环头,所述循环头外端相连通导流槽,所述导流槽内设有通液管,所述曲柄装配在框体局部位置上,所述框体上设有内嵌式通电轴,所述通电轴表面凹槽跨接传动轮,所述传动轮开口跨接曲柄接头,所述框体装设在对通试验仓的电器仓前槽处。进一步地,所述检视门开合壁配设有锁具。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架相固接操作盒侧壁。进一步地,所述散热板组合安装在电器仓对应壁面上。进一步地,所述底座设在箱体结构下槽面处。进一步地,所述制冷导体开口凹槽相连导流槽。进一步地,所述通电轴导线相连电器仓。有益效果本技术一种基于高低势实现冷却液自循环的半导体低温试验箱,对通试验仓的电器仓前槽处设有循环冷却器,框体安装位置不变,内设通电轴、传动轮、曲柄组合构成的液体压力传动机构,冷却液处于温度较高势能时通过循环头经过制冷导体进行循环流动,冷却液处于温度较低势能时,经过通液管在导流槽中进行循环流动,从而根据作业需求控制冷却液升降温,能够在外部影响因素下实现冷却液自循环目的,进而提高低温试验箱的的使用性能。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基于高低势实现冷却液自循环的半导体低温试验箱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循环冷却器装配结构示意图。图中:操作盒-1、安装架-2、箱体-3、试验仓-4、检视门-5、锁具-6、散热板-7、循环冷却器-8、框体-730、制冷导体-731、通电轴-732、传动轮-733、曲柄-734、通液管-735、导流槽-736、循环头-737、底座-9、电器仓-10。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基于高低势实现冷却液自循环的半导体低温试验箱,其结构包括操作盒1、安装架2、箱体3、试验仓4、检视门5、锁具6、散热板7、循环冷却器8、底座9、电器仓10,所述箱体3底腔装配构成电器仓10,所述电器仓10结构下部相叠接底座9,所述箱体3前壁配设页接式检视门5,所述检视门5闭合时罩住试验仓4凹槽口,所述试验仓4由箱体3凹槽一体构成,所述箱体3示图右壁焊接有安装架2,所述电器仓10前槽处配设有循环冷却器8,所述循环冷却器8包括框体730、制冷导体731、通电轴732、传动轮733、曲柄734、通液管735、导流槽736、循环头737,所述框体730上设内嵌式制冷导体731,所述制冷导体731上下两端装配有相贯通的循环头737,所述循环头737外端相连通导流槽736,所述导流槽736内设有通液管735,所述曲柄734装配在框体730局部位置上,所述框体730上设有内嵌式通电轴732,所述通电轴732表面凹槽跨接传动轮733,所述传动轮733开口跨接曲柄734接头,所述框体730装设在对通试验仓4的电器仓10前槽处,所述检视门5开合壁配设有锁具6,所述安装架2相固接操作盒1侧壁,所述散热板7组合安装在电器仓10对应壁面,所述底座9设在箱体3结构下槽面处,所述制冷导体731开口凹槽相连导流槽736,所述通电轴732导线相连电器仓10。本专利所说的制冷导体731由半导体制冷片制成,当直流电通过两种不同半导体材料串联成的电偶时,在电偶的两端即可分别吸收热量和放出热量,可以实现制冷的目的。例如:在进行使用时,对通试验仓4的电器仓10前槽处设有循环冷却器8,框体730安装位置不变,内设通电轴732、传动轮733、曲柄734组合构成的液体压力传动机构,冷却液处于温度较高势能时通过循环头737经过制冷导体731进行循环流动,冷却液处于温度较低势能时,经过通液管735在导流槽736中进行循环流动,从而根据作业需求控制冷却液升降温,能够在外部影响因素下实现冷却液自循环目的,进而提高低温试验箱的的使用性能。本技术解决的问题是半导体低温试验箱大多配合散热器来实现降低热端温度的目的,散热器与周围空气进行热交换,但在高温季节时,装置周围的空气温度较高,容易影响散热效果差,从而降低试验箱冷却性能,本技术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能够根据作业需求控制冷却液升降温,在外部影响因素下也能实现冷却液自循环目的,进而提高低温试验箱的的使用性能。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高低势实现冷却液自循环的半导体低温试验箱,其结构包括操作盒(1)、安装架(2)、箱体(3)、试验仓(4)、检视门(5)、锁具(6)、散热板(7)、循环冷却器(8)、底座(9)、电器仓(10),其特征在于:/n所述箱体(3)底腔装配构成电器仓(10),所述电器仓(10)结构下部相叠接底座(9),所述箱体(3)前壁配设页接式检视门(5),所述检视门(5)闭合时罩住试验仓(4)凹槽口,所述试验仓(4)由箱体(3)凹槽一体构成,所述箱体(3)示图右壁焊接有安装架(2),所述电器仓(10)前槽处配设有循环冷却器(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高低势实现冷却液自循环的半导体低温试验箱,其结构包括操作盒(1)、安装架(2)、箱体(3)、试验仓(4)、检视门(5)、锁具(6)、散热板(7)、循环冷却器(8)、底座(9)、电器仓(10),其特征在于:
所述箱体(3)底腔装配构成电器仓(10),所述电器仓(10)结构下部相叠接底座(9),所述箱体(3)前壁配设页接式检视门(5),所述检视门(5)闭合时罩住试验仓(4)凹槽口,所述试验仓(4)由箱体(3)凹槽一体构成,所述箱体(3)示图右壁焊接有安装架(2),所述电器仓(10)前槽处配设有循环冷却器(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高低势实现冷却液自循环的半导体低温试验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冷却器(8)包括框体(730)、制冷导体(731)、通电轴(732)、传动轮(733)、曲柄(734)、通液管(735)、导流槽(736)、循环头(737),所述框体(730)上设内嵌式制冷导体(731),所述制冷导体(731)上下两端装配有相贯通的循环头(737),所述循环头(737)外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文宇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速卖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