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羟基维生素D测定试剂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93419 阅读:10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18
25‑羟基维生素D测定试剂盒,它涉及试剂盒技术领域。25‑羟基维生素D测定试剂盒它包含试剂盒本体、盒体、保温层、第一试剂瓶、第二试剂瓶、稀释液瓶、缓冲液瓶、校准品瓶、缓冲胶条、盖体、干燥板、吸湿粒子,试剂盒本体下部为盒体,盒体与盖体卡扣连接,保温层内部嵌装第一试剂瓶、第二试剂瓶、稀释液瓶、缓冲液瓶和校准品瓶,缓冲液瓶设置在稀释液瓶下方,校准品瓶设置在稀释液瓶右侧,盒体外部表面粘接固定缓冲胶条,干燥板内部镶嵌吸湿粒子。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它的结构设计合理,缓冲能力强,可以保证盒体放置稳定,不易倾倒,保证试剂盒正常使用,易于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25-羟基维生素D测定试剂盒
本技术涉及试剂盒
,具体涉及25-羟基维生素D测定试剂盒。
技术介绍
25-羟基维生素D(以下简称维生素D)是一种类固醇激素,在促进肠道中钙的吸收及维持其动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维生素D缺乏已被证实与许多疾病有关,包括骨质疏松,佝偻病,骨软化症及心血管等疾病。但是目前市面上现有的25-羟基维生素D测定试剂盒的结构设计不够合理,缓冲能力弱,不能保证盒体的放置稳定,试剂盒体在受到撞击时容易倾倒,影响试剂盒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25-羟基维生素D测定试剂盒,它的结构设计合理,缓冲能力强,可以保证盒体放置稳定,不易倾倒,保证试剂盒正常使用,易于推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是:它包含试剂盒本体1、盒体2、保温层21、第一试剂瓶211、第二试剂瓶212、稀释液瓶213、缓冲液瓶214、校准品瓶215、缓冲胶条22、盖体3、干燥板31、吸湿粒子311,试剂盒本体1下部为盒体2,盒体2与盖体3卡扣连接,盒体2内部粘接固定保温层21,保温层21内部嵌装第一试剂瓶211、第二试剂瓶212、稀释液瓶213、缓冲液瓶214和校准品瓶215,缓冲液瓶214设置在稀释液瓶213下方,校准品瓶215设置在稀释液瓶213右侧,盒体2外部表面粘接固定缓冲胶条22,盖体3内侧表面卡接固定干燥板31,干燥板31内部镶嵌吸湿粒子311。所述的第一试剂瓶211内试剂的组成成分为β半乳糖苷酶供体肽25-羟基维生素D结合物和聚乙二醇6000。所述的第二试剂瓶212内试剂的组成成分为β半乳糖苷酶受体肽硝基苯-β-半乳糖苷类似物结合物和聚乙二醇6000。所述的稀释液瓶213内稀释液的组成成分为鼠抗人维生素D抗体胶乳颗粒悬浊液和聚乙二醇6000。所述的缓冲液瓶214内缓冲液的组成成分为柠檬酸、柠檬酸三钠、聚乙二醇6000和液态生物防腐剂。所述的校准品瓶215内校准品的组成成分为三羧甲基氨基甲烷和25-羟基维生素D。所述的试剂盒本体1前侧表面设有标签槽23,试剂盒本体1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提手24,胶垫25粘接固定在试剂盒本体1底部。所述的盖体3边缘固定设置卡扣32,盖体3内侧表面设有插孔33。本技术的工作原理:血清中25-羟基维生素D与抗维生素D抗体结合,接着加入β半乳糖苷酶供体肽25-羟基维生素D结合物,结合物再和先前血清中没有结合25-羟基维生素D的游离抗体结合。之后再加入β半乳糖苷酶受体肽,未与抗体结合的β半乳糖苷酶供体肽25-羟基维生素D结合物会和β半乳糖苷酶受体肽相结合,两者结合后激活β半乳糖苷酶催化结合在β半乳糖苷酶受体肽上的底物的显色反应,从而产生吸光度。由于受到竞争影响,血清中25-羟基维生素D浓度越高,与抗体结合的量就越多,游离的抗体量就越少,导致游离的β半乳糖苷酶供体肽25-羟基维生素D结合物越多,最后与β半乳糖苷酶受体肽结合的量就越多,被激活的β半乳糖苷酶越多,酶促反应显色越深,产生吸光度就越强。因此,吸光度的变化与血清中25-羟基维生素D的含量成正比。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有益效果为:它的结构设计合理,缓冲能力强,可以保证盒体放置稳定,不易倾倒,保证试剂盒正常使用,易于推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对应图1的俯视图。附图标记说明:试剂盒本体1、盒体2、保温层21、第一试剂瓶211、第二试剂瓶212、稀释液瓶213、缓冲液瓶214、校准品瓶215、缓冲胶条22、标签槽23、提手24、胶垫25、盖体3、干燥板31、吸湿粒子311、卡扣32、插孔33。具体实施方式参看图1-图2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由试剂盒本体1、盒体2、保温层21、第一试剂瓶211、第二试剂瓶212、稀释液瓶213、缓冲液瓶214、校准品瓶215、缓冲胶条22、盖体3、干燥板31、吸湿粒子311组成,试剂盒本体1下部为盒体2,盒体2内部粘接固定保温层21,保温层21内部镶嵌安装第一试剂瓶211、第二试剂瓶212、稀释液瓶213、缓冲液瓶214和校准品瓶215,稀释液瓶213右侧安装下方安装缓冲液瓶214,稀释液瓶213右侧安装校准品瓶215,盒体2外表面通过粘接固定缓冲胶条22,缓冲胶条22的设置起到了缓冲作用,盖体3与盒体2卡扣连接,盖体3内侧表面卡接干燥板311,干燥板31内部镶嵌安装吸湿粒子311。所述的第一试剂瓶211内试剂的组成成分为β半乳糖苷酶供体肽25-羟基维生素D结合物和聚乙二醇6000。所述的第二试剂瓶212内试剂的组成成分为β半乳糖苷酶受体肽硝基苯-β-半乳糖苷类似物结合物和聚乙二醇6000。所述的稀释液瓶213内稀释液的组成成分为鼠抗人维生素D抗体胶乳颗粒悬浊液和聚乙二醇6000。所述的缓冲液瓶214内缓冲液的组成成分为柠檬酸、柠檬酸三钠、聚乙二醇6000和液态生物防腐剂。所述的校准品瓶215内校准品的组成成分为三羧甲基氨基甲烷和25-羟基维生素D。所述的试剂盒本体1前侧表面设置标签槽23,标签槽23的设置可用于放置病人信息标签,以免出现混淆的情况,试剂盒本体1左右两侧安装提手24,提手24的安装使试剂盒本体1具有便携的优点,胶垫24粘接安装在试剂盒本体1底部。所述的盖体3的边缘固定设有卡扣32,盖体3内侧表面设有插孔33。本技术的工作原理:血清中25-羟基维生素D与抗维生素D抗体结合,接着加入β半乳糖苷酶供体肽25-羟基维生素D结合物,结合物再和先前血清中没有结合25-羟基维生素D的游离抗体结合。之后再加入β半乳糖苷酶受体肽,未与抗体结合的β半乳糖苷酶供体肽25-羟基维生素D结合物会和β半乳糖苷酶受体肽相结合,两者结合后激活β半乳糖苷酶催化结合在β半乳糖苷酶受体肽上的底物的显色反应,从而产生吸光度。由于受到竞争影响,血清中25-羟基维生素D浓度越高,与抗体结合的量就越多,游离的抗体量就越少,导致游离的β半乳糖苷酶供体肽25-羟基维生素D结合物越多,最后与β半乳糖苷酶受体肽结合的量就越多,被激活的β半乳糖苷酶越多,酶促反应显色越深,产生吸光度就越强。因此,吸光度的变化与血清中25-羟基维生素D的含量成正比。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有益效果为:它的结构设计合理,缓冲能力强,可以保证盒体放置稳定,不易倾倒,保证试剂盒正常使用,易于推广。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25-羟基维生素D测定试剂盒,其特征在于:它包含试剂盒本体(1)、盒体(2)、保温层(21)、第一试剂瓶(211)、第二试剂瓶(212)、稀释液瓶(213)、缓冲液瓶(214)、校准品瓶(215)、缓冲胶条(22)、盖体(3)、干燥板(31)、吸湿粒子(311),试剂盒本体(1)下部为盒体(2),盒体(2)与盖体(3)卡扣连接,盒体(2)内部粘接固定保温层(21),保温层(21)内部嵌装第一试剂瓶(211)、第二试剂瓶(212)、稀释液瓶(213)、缓冲液瓶(214)和校准品瓶(215),缓冲液瓶(214)设置在稀释液瓶(213)下方,校准品瓶(215)设置在稀释液瓶(213)右侧,盒体(2)外部表面粘接固定缓冲胶条(22),盖体(3)内侧表面卡接固定干燥板(31),干燥板(31)内部镶嵌吸湿粒子(311)。/n

【技术特征摘要】
1.25-羟基维生素D测定试剂盒,其特征在于:它包含试剂盒本体(1)、盒体(2)、保温层(21)、第一试剂瓶(211)、第二试剂瓶(212)、稀释液瓶(213)、缓冲液瓶(214)、校准品瓶(215)、缓冲胶条(22)、盖体(3)、干燥板(31)、吸湿粒子(311),试剂盒本体(1)下部为盒体(2),盒体(2)与盖体(3)卡扣连接,盒体(2)内部粘接固定保温层(21),保温层(21)内部嵌装第一试剂瓶(211)、第二试剂瓶(212)、稀释液瓶(213)、缓冲液瓶(214)和校准品瓶(215),缓冲液瓶(214)设置在稀释液瓶(213)下方,校准品瓶(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争上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圣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