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马文英专利>正文

一种生物质能物料回收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93012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领域,具体是一种生物质能物料回收处理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分别设置有粉碎箱、输料箱和混合处理箱,所述粉碎箱架设在输料箱的顶部,所述粉碎箱的顶部设置有入料口,粉碎箱内腔设置有粉碎架,所述粉碎架包括驱动转轴,所述驱动转轴的两端通过轴承横向架设在粉碎箱内,所述驱动转轴上均安装有传动辊,所述传动辊的辊面上安装有若干道切割刀板,左右两侧的传动辊上的切割刀板呈交错式排布,所述混合处理箱内腔横向安装有混料转轴,所述混料转轴上呈倾斜向等距安装有若干道搅拌杆。本申请将粉碎的后物料与腐化型溶剂相混合,从而便于对物料进行初步处理,利于后续物料的利用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质能物料回收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新能源领域,具体是一种生物质能物料回收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生物质能是自然界中有生命的植物提供的能量。这些植物以生物质作为媒介储存太阳能,属再生能源。再生资源回收以物资不断循环利用的经济发展模式,目前正在成为全球潮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生物质燃料:是指将生物质材料燃烧作为燃料,一般主要是农林废弃物(如秸秆、锯末、甘蔗渣、稻糠等),主要区别于化石燃料,在目前的国家政策和环保标准中,直接燃烧生物质属于高污染燃料,只在农村的大灶中使用,不允许在城市中使用,生物质燃料的应用,实际主要是生物质成型燃料,是将农林废物作为原材料,经过粉碎、混合、挤压、烘干等工艺,制成各种成型(如块状、颗粒状等)的,可直接燃烧的一种新型清洁燃料,为此近些年来,利用上述废弃生物质生产型煤的机器应运而生。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107599490A)公布了一种生物质回收自动卸料制块机,该专利通过模箱配合两个液压缸自动完成物料的自动制块以及卸料,但是该专利存在一定的技术缺陷,该专利并没有对物料进行有效的粉碎预处理,难以完成物料的回收转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物质能物料回收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物质能物料回收处理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分别设置有粉碎箱、输料箱和混合处理箱,所述粉碎箱架设在输料箱的顶部,所述粉碎箱的顶部设置有入料口,粉碎箱内腔设置有粉碎架,所述粉碎架设置有两道并且分列左右两侧,所述粉碎架包括驱动转轴,所述驱动转轴的两端通过轴承横向架设在粉碎箱内,所述驱动转轴上均安装有传动辊,所述传动辊的辊面上安装有若干道切割刀板,左右两侧的传动辊上的切割刀板呈交错式排布,所述输料箱与粉碎箱通过下料口相连通,所述输料箱内置安装有输料转轴,所述输料转轴上安装有螺旋绞龙,所述混合处理箱内腔横向安装有混料转轴,所述混料转轴上呈倾斜向等距安装有若干道搅拌杆。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驱动转轴的外端均安装有传动轮,左右两侧的传动轮之间通过皮带相连接。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粉碎箱外置粉碎电机,其中一道驱动转轴连接至粉碎电机的驱动端。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入料口的下方安装有导料板,导料板的末端位于左右两侧的粉碎架间隙的正上方。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输料箱外置输料电机,所述输料转轴连接至输料电机的驱动端。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混合处理箱外置混料电机,所述混料转轴连接至混料电机的驱动端。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混合处理箱的外接辅料输入管道。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输料箱的顶部设置有电控出料口,所述混合处理箱顶部设置有与电控出料口相对应的输料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一.本申请中粉碎箱用于对物料进行粉碎处理,输料箱用于对物料进行输料处理,混合处理箱用于物料以及处理辅液进行混合处理,将粉碎的后物料与腐化型溶剂相混合,从而便于对物料进行初步处理,利于后续物料的利用处理。二.本申请通过皮带传动带动两侧的传动辊呈同步运动,左右两侧的传动辊上的切割刀板呈交错式排布,从而能够对下落的物料进行粉碎切割,从而将物料的粉碎化,不会影响物料的生物质总量,也便于后续的腐化处理,方便生物质能的全面利用。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附图说明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以示出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同时,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申请构思的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申请的概念。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粉碎箱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粉碎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粉碎箱、11-入料口、12-导料板、13-粉碎架、14-驱动转轴、15-传动辊、16-切割刀板、17-传动轮、18-皮带、19-粉碎电机、2-输料箱、21-输料转轴、22-螺旋绞龙、23-输料电机、24-电控出料口、3-混合处理箱、31-输料口、32-混料转轴、33-搅拌杆、34-混料电机、35-辅料输入管道、4-机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同种要素。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一种生物质能物料回收处理装置,包括机架4,所述机架4上分别设置有粉碎箱1、输料箱2和混合处理箱3,本申请中粉碎箱1用于对物料进行粉碎处理,输料箱2用于对物料进行输料处理,混合处理箱3用于物料以及处理辅液进行混合处理。请参阅图2和图3,所述粉碎箱1架设在输料箱2的顶部,所述粉碎箱1的顶部设置有入料口11,粉碎箱1内腔设置有粉碎架13,所述粉碎架13设置有两道并且分列左右两侧,所述粉碎架13包括驱动转轴14,所述驱动转轴14的两端通过轴承横向架设在粉碎箱1内,所述驱动转轴14上均安装有传动辊15,所述传动辊15的辊面上安装有若干道切割刀板16,左右两侧的传动辊15上的切割刀板16呈交错式排布,所述驱动转轴14的外端均安装有传动轮17,左右两侧的传动轮17之间通过皮带18相连接,所述粉碎箱1外置粉碎电机19,其中一道驱动转轴14连接至粉碎电机19的驱动端。作业时,物料从入料口11中下落,粉碎电机19带动驱动转轴14运动,通过皮带传动带动两侧的传动辊15呈同步运动,左右两侧的传动辊15上的切割刀板16呈交错式排布,从而能够对下落的物料进行粉碎切割,从而将物料的粉碎化,不会影响物料的生物质总量,也便于后续的腐化处理,方便生物质能的全面利用。优选的,所述入料口11的下方安装有导料板12,导料板12的末端位于左右两侧的粉碎架13间隙的正上方。起到导流的效果,便于物料正好下落在粉碎架13之间。实施例二: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作为实施例一进一步的优化,在其基础上,所述输料箱2与粉碎箱1通过下料口相连通,所述输料箱2内置安装有输料转轴21,所述输料转轴21上安装有螺旋绞龙22,所述输料箱2外置输料电机23,所述输料转轴21连接至输料电机23的驱动端。本申请设置螺旋绞龙22用于输料作业,螺旋绞龙22在输料的同时具有一定的挤压效果,从而可以适当减少物料的体积,减少对空间的占用。所述输料箱2的顶部设置有电控出料口24,所述混合处理箱3顶部设置有与电控出料口24相对应的输料口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物质能物料回收处理装置,包括机架(4),所述机架(4)上分别设置有粉碎箱(1)、输料箱(2)和混合处理箱(3),所述粉碎箱(1)架设在输料箱(2)的顶部,所述粉碎箱(1)的顶部设置有入料口(11),其特征在于,粉碎箱(1)内腔设置有粉碎架(13),所述粉碎架(13)设置有两道并且分列左右两侧,所述粉碎架(13)包括驱动转轴(14),所述驱动转轴(14)的两端通过轴承横向架设在粉碎箱(1)内,所述驱动转轴(14)上均安装有传动辊(15),所述传动辊(15)的辊面上安装有若干道切割刀板(16),左右两侧的传动辊(15)上的切割刀板(16)呈交错式排布,所述输料箱(2)与粉碎箱(1)通过下料口相连通,所述输料箱(2)内置安装有输料转轴(21),所述输料转轴(21)上安装有螺旋绞龙(22),所述混合处理箱(3)内腔横向安装有混料转轴(32),所述混料转轴(32)上呈倾斜向等距安装有若干道搅拌杆(3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质能物料回收处理装置,包括机架(4),所述机架(4)上分别设置有粉碎箱(1)、输料箱(2)和混合处理箱(3),所述粉碎箱(1)架设在输料箱(2)的顶部,所述粉碎箱(1)的顶部设置有入料口(11),其特征在于,粉碎箱(1)内腔设置有粉碎架(13),所述粉碎架(13)设置有两道并且分列左右两侧,所述粉碎架(13)包括驱动转轴(14),所述驱动转轴(14)的两端通过轴承横向架设在粉碎箱(1)内,所述驱动转轴(14)上均安装有传动辊(15),所述传动辊(15)的辊面上安装有若干道切割刀板(16),左右两侧的传动辊(15)上的切割刀板(16)呈交错式排布,所述输料箱(2)与粉碎箱(1)通过下料口相连通,所述输料箱(2)内置安装有输料转轴(21),所述输料转轴(21)上安装有螺旋绞龙(22),所述混合处理箱(3)内腔横向安装有混料转轴(32),所述混料转轴(32)上呈倾斜向等距安装有若干道搅拌杆(3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质能物料回收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转轴(14)的外端均安装有传动轮(17),左右两侧的传动轮(17)之间通过皮带(18)相连接。


3.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文英
申请(专利权)人:马文英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