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具有近红外光响应的有序手性硒化铜铁纳米薄膜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492980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18
一种具有近红外光响应的有序手性硒化铜铁纳米薄膜的制备方法,属于二维纳米材料自组装及光学手性研究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在硒化铜(Cu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近红外光响应的有序手性硒化铜铁纳米薄膜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近红外光响应的有序手性硒化铜铁纳米薄膜的制备方法,属于二维纳米材料自组装及光学手性研究领域。
技术介绍
近年来,半导体纳米材料由于其独特的光学和电子学特性,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药,光催化,光伏等不同的领域,并且在能源转换、储存及纳米治疗等方面展现出明显的优势和潜能。其中,硒化铜(Cu2-xSe)纳米晶由于其高的自由电子密度(1022~1023cm-3),在近红外(NIR)区域表现出了明显的局域表面等离子共振(LSPR)响应,已经在肿瘤治疗等方面的研究中取得了进展。为了进一步丰富纳米晶的性能,化学掺杂的方法被引入来制备近红外光谱峰位置和峰强度可变的纳米材料。其中,铁作为特殊的磁性元素被掺杂用于制备硒化铜铁(FeyCu2-xSe)纳米晶材料的方法已经被报道。在该方法中通过改变铁元素的掺杂量,可以实现LSPR光谱向更长波长的近红外方向移动。这为进一步深入探究其在近红外波长区域的光学应用提供了可能。圆偏振光是许多光子技术的核心,包括基于圆偏振光的成像分析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近红外光响应的有序手性硒化铜铁纳米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合成硒化铜纳米颗粒Cu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近红外光响应的有序手性硒化铜铁纳米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合成硒化铜纳米颗粒Cu2-xSe,然后向其中掺杂铁元素发生置换反应;在置换反应过程中加入手性青霉胺分子,得到手性硒化铜铁纳米颗粒;将获得的手性硒化铜铁纳米晶溶液通过液-液界面自组装制备得到单层的有序手性硒化铜铁纳米薄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近红外光响应的有序手性硒化铜铁纳米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1)手性硒化铜铁纳米颗粒的制备:以Na2SeO3和CuSO4·5H2O为原料,制备得到以聚乙烯吡咯烷酮为表面配体的硒化铜纳米颗粒Cu2-xSe;在合成好的硒化铜纳米颗粒中加入手性青霉胺分子和FeCl3·6H2O溶液,通过部分置换反应得到手性硒化铜铁纳米颗粒;
(2)单层有序手性硒化铜铁纳米薄膜的制备:将得到的手性硒化铜铁纳米颗粒离心后,重悬在碳酸盐缓冲溶液中,并向其中再次加入手性青霉胺分子进行二次修饰;将二次修饰的手性硒化铜铁纳米颗粒表面加入含有十二硫醇的正己烷,形成液-液界面;在界面处加入诱导剂乙醇,使手性硒化铜铁纳米颗粒在界面处自组装形成单层有序的手性硒化铜铁纳米薄膜;将制备得到的硒化铜铁纳米薄膜转移至石英片上,进行圆二色光谱测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具有近红外光响应的有序手性硒化铜铁纳米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硒化铜纳米颗粒Cu2-xSe是由1mL浓度为0.2M的Na2SeO3溶液和1mL浓度为0.4M的CuSO4·5H2O溶液在聚乙烯吡咯烷酮的环境下被抗坏血酸还原制备获得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具有近红外光响应的有序手性硒化铜铁纳米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匡华蔡佳蓉胥传来马伟徐丽广孙茂忠郝昌龙李斯
申请(专利权)人:江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