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印染原料混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9279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原料搅拌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印染原料混合装置,包括主箱,主箱内部的底部焊接有固定座,主箱的顶部与盖板的下表面互相接触,固定座的内壁与锥形桶的外表面相互接触,固定座的上表面焊接有电动推杆A,电动推杆A的输出端穿过主箱的顶部与盖板的下表面粘接连接,该印染原料混合装置,当工作人员使用时只需将所需颜料的量导入刻度杯中,然后通过刻度杯流向锥形桶的内部,开启电源,使电机组工作,从而带动竖杆A转动,达到搅拌颜料的目的,减少人工力,不费力费时,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因为刻度杯是插接在盖板上,当一种颜料充分导入锥形桶中后,可更换刻度杯,再次加入新颜料,能够把握颜料的量,从而使颜色更加准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印染原料混合装置
本技术涉及原料搅拌装置
,具体为一种印染原料混合装置。
技术介绍
印染又称之为染整,是一种加工方式,也是前处理,染色,印花,后整理,洗水等的总称,我国古代染色用的染料,大都是天然矿物或植物染料为主,古代原色青、赤、黄、白、黑,称为"五色",将原色混合可以得到“间色(多次色)”,随着染色工艺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发展,我国古代染出的纺织品颜色也不断地丰富,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吃穿住行的质量更加注重,尤其是穿着,目前,市场上的衣着颜色较之古代更加丰富,这都要依靠印染技术,而在印染工艺上,初期的颜料搅拌最为关键,因为颜色将会决定衣服是否好看,而传统的印染原料是人工搅拌,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在添加各色的量上把握的不准确,同时在添加颜料时,需要将颜料依次放入搅拌器中,这样的放入增加了搅拌的时间,除此之外,搅拌后的容器内会残留有上次完成后的颜料,不易于清洗,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印染原料混合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印染原料混合装置。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印染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印染原料混合装置,包括主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箱(1)内部的底部焊接有固定座(2),所述主箱(1)的顶部与盖板(3)的下表面互相接触,所述固定座(2)的内壁与锥形桶(4)的外表面相互接触,所述固定座(2)的上表面焊接有电动推杆A(5),所述电动推杆A(5)的输出端穿过主箱(1)的顶部与盖板(3)的下表面粘接连接,所述盖板(3)的上表面粘接有电机组(6),所述电机组(6)的输出端焊接有竖杆A(7),所述竖杆A(7)的底端穿过盖板(3)的下表面并延伸至锥形桶(4)的内部,所述电机组(6)的上表面焊接有电动推杆B(8),所述电动推杆B(8)的输出端焊接有横板A(9),所述横板A(9)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印染原料混合装置,包括主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箱(1)内部的底部焊接有固定座(2),所述主箱(1)的顶部与盖板(3)的下表面互相接触,所述固定座(2)的内壁与锥形桶(4)的外表面相互接触,所述固定座(2)的上表面焊接有电动推杆A(5),所述电动推杆A(5)的输出端穿过主箱(1)的顶部与盖板(3)的下表面粘接连接,所述盖板(3)的上表面粘接有电机组(6),所述电机组(6)的输出端焊接有竖杆A(7),所述竖杆A(7)的底端穿过盖板(3)的下表面并延伸至锥形桶(4)的内部,所述电机组(6)的上表面焊接有电动推杆B(8),所述电动推杆B(8)的输出端焊接有横板A(9),所述横板A(9)的底部通过螺栓连接有两个伸缩杆(10),所述伸缩杆(10)的底端粘接在盖板(3)的上表面,所述横板A(9)的下表面焊接有竖杆B(11),所述盖板(3)的上表面插接有刻度杯(12),所述刻度杯(12)的底端穿过盖板(3)的下表面并延伸至锥形桶(4)的内部,所述盖板(3)的上表面开设有通孔(13),所述竖杆A(7)的外表面焊接有横板B(14),所述竖杆A(7)的底端焊接有扇叶(15),所述扇叶(15)的底部焊接有短杆A(16),所述短杆A(16)的底端螺纹连接有短杆B(17),所述短杆B(17)的外表面与锥形桶(4)的底端相互接触,所述锥形桶(4)的底端插接有出料管(18),所述主箱(1)的底部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濮坚锋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越新印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