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开提出了一种电梯人流引导方法,该方法包括:由负载称重装置检测电梯的初始负载值;由计算设备从所述负载称重装置获取所述初始负载值;以及由所述计算设备根据所述初始负载值以及预先确定的初始负载值与乘客数量之间的对应关系来计算所述电梯的乘客数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电梯人流引导的方法和系统
本公开涉及一种用于电梯人流引导的方法,还涉及实施这种方法的系统。
技术介绍
电梯轿厢内的乘客数量是体现电梯拥挤度的重要数据。例如,当6或8名乘客进入一个1000kg容量的电梯轿厢时,轿厢可能会变得拥挤,而当不足3名乘客时,该轿厢中的乘客可能相对感觉到舒适。早期关于检测电梯轿厢内的乘客数量的解决方案可以利用相机或其他类型的附加的传感器,但是因此会增加材料成本和安装时间。同时,收集到的数据必须通过附加的电缆或无线模块发送到电梯井外。当建筑有许多楼层(即,为高层建筑)时,很难安装附加的电缆,并且即使安装,也可能非常昂贵。无线方法可能受到环境干扰的影响,并且通信也可能不稳定。此外,这些模块的附加的电源也可能影响基于附加传感器的方法的通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提供一种能够获得电梯乘客数量并用于电梯人流引导的方法和系统,其能够达到成本低、易于实现、通用性高且有效等技术效果。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出了一种电梯人流引导方法,包括:由负载称重装置检测电梯的初始负载值;由计算设备从所述负载称重装置获取所述初始负载值;以及由所述计算设备根据所述初始负载值以及预先确定的初始负载值与乘客数量之间的对应关系来计算所述电梯的乘客数量。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对应关系与所述电梯停靠的楼层或布置在电梯轿厢内的物品的重量相关。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方法还包括:由所述计算设备根据所述电梯的空载初始负载值来自动调整所述对应关系。根据一个实施例,由所述计算设备将所述电梯静止预定时间时的初始负载值确定为所述电梯的空载初始负载值。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对应关系由初始负载值与实际负载值的负载校正关系以及平均乘客重量确定。根据一个实施例,当所述初始负载值在第一范围内时,所述负载校正关系是线性的;并且当所述初始负载值在第二范围内时,所述负载校正关系是非线性的。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方法还包括:由所述计算设备接收多个初始负载值以及对应的多个实际负载值,并根据所述多个初始负载值以及对应的多个实际负载值确定所述负载校正关系。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方法还包括由所述计算设备校正所述平均乘客重量,其中所述校正所述平均乘客重量包括:将基于所述对应关系计算的乘客数量与实际乘客数量进行比较;并且若所计算的乘客数量与实际乘客数量的偏差大于预定阈值,则校正所述平均乘客重量。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方法还包括:由所述计算设备接收用户设备对所述电梯的请求,并基于所述请求向所述用户设备传输与所述乘客数量相对应的提示信息。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方法还包括:由所述计算设备计算多台电梯的乘客数量,并根据所述多台电梯的乘客数量向用户分配电梯。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方法还包括:由所述计算设备从用户设备接收包括一个或多个特定时段的电梯搭乘时间表,并且根据所述电梯搭乘时间表和与所述电梯搭乘时间表相关联的历史乘客数量来预测与所述电梯搭乘时间表相对应的乘客数量。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出了一种电梯人流引导系统,包括:负载称重装置,用于检测电梯的初始负载值;计算设备,被配置为从所述负载称重装置获取所述初始负载值,以及根据所述初始负载值以及预先确定的初始负载值与乘客数量之间的对应关系来计算所述电梯的乘客数量。本公开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该方法或系统利用了电梯一般配置有的负载称重装置,无需额外安装其他传感器,使得方案的实现成本低、可行性高、通用性高,并且使得乘客能够被实时地提供关于拥挤程度的信息而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涉及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而非对本公开的限制。图1A-1C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电梯人流引导系统的示意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电梯人流引导方法的流程图。图3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初始负载值与实际负载值的负载校正关系的示例曲线图。图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对平均乘客重量进行校正的流程图。图5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初始负载值与实际负载值的负载校正关系的偏移的示例曲线图。图6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电梯人流引导方法的流程图。图7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对提示信息的模糊显示的示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各个附图,具体说明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具体实施方式。然而,本公开不限于这里所描述的实施例,其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施。所描述的实施例仅用于使本公开彻底和完整,并全面地向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传递本公开的构思。所描述的各个实施例的特征可以互相组合或替换,除非明确排除或根据上下文应当排除。图1A-1C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电梯人流引导系统100的示意图。参考图1A,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电梯人流引导系统100包括负载称重装置(LoadWeightingDevice,LWD)102和计算设备103。与系统100关联的设备或部件可以包括电梯轿厢101。负载称重装置102用于检测电梯的初始负载值。负载称重装置102是电梯的一般配置,可以用于检测电梯轿厢101内的负载重量,以便为电梯轿厢101内的乘客提示诸如超载的负载状态等。负载称重装置102可以输出百分比形式的检测结果,例如,输出10%表示当前电梯轿厢101内的负载重量占电梯容量(例如,1000kg或1600kg)的10%(例如,100kg或160kg),负载称重装置102检测到的负载重量在本公开中作为电梯的初始负载值。负载称重装置102可以安装在电梯轿厢101的底部,也可以安装在电梯轿厢101的顶部。计算设备103被配置为从负载称重装置102获取初始负载值,以及根据初始负载值以及预先确定的初始负载值与乘客数量之间的对应关系来计算电梯的乘客数量。计算设备103可以经由连接10与负载称重装置102进行通信,以便从负载称重装置102获取初始负载值。连接10可以是任何有线连接(诸如经由线缆的连接)或无线连接(诸如3G、4G、5G或Wi-Fi无线通信)。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计算设备103可以利用接收到的初始负载值以及其上存储的预先确定的相关信息,通过执行算法来计算电梯轿厢101内的乘客数量,并且可选地可以对计算的乘客数量进行处理以得到处理结果。该预先确定的相关信息可以是从负载称重装置102输出的初始负载值(例如,百分比形式的负载重量)与乘客数量的对应关系,例如,该对应关系可以是函数或查找表的形式。该处理结果可以是与乘客数量相对应的提示信息,例如拥挤程度级别。计算设备103可以将与乘客数量相对应的提示信息传输至用户设备,以供用户查看。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设备103可以和用户设备集成在一起,例如,计算设备103可以设置在电梯门外并且配有显示器,兼有计算设备和用户设备的功能,并且可以将处理结果显示在显示器上供用户查看。当然,计算设备103可以设置在任何位置,例如,电梯内、电梯外、或位于远程处。在图1B的实施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梯人流引导方法,包括:/n由负载称重装置检测电梯的初始负载值;/n由计算设备从所述负载称重装置获取所述初始负载值;以及/n由所述计算设备根据所述初始负载值以及预先确定的初始负载值与乘客数量之间的对应关系来计算所述电梯的乘客数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人流引导方法,包括:
由负载称重装置检测电梯的初始负载值;
由计算设备从所述负载称重装置获取所述初始负载值;以及
由所述计算设备根据所述初始负载值以及预先确定的初始负载值与乘客数量之间的对应关系来计算所述电梯的乘客数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对应关系与所述电梯停靠的楼层或布置在电梯轿厢内的物品的重量相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由所述计算设备根据所述电梯的空载初始负载值来自动调整所述对应关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由所述计算设备将所述电梯静止预定时间时的初始负载值确定为所述电梯的空载初始负载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对应关系由初始负载值与实际负载值的负载校正关系以及平均乘客重量确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
当所述初始负载值在第一范围内时,所述负载校正关系是线性的;并且
当所述初始负载值在第二范围内时,所述负载校正关系是非线性的。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由所述计算设备接收多个初始负载值以及对应的多个实际负载值,并根据所述多个初始负载值以及对应的多个实际负载值确定所述负载校正关系。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还包括由所述计算设备校正所述平均乘客重量,其中所述校正所述平均乘客重量包括:
将基于所述对应关系计算的乘客数量与实际乘客数量进行比较;并且
若所计算的乘客数量与实际乘客数量的偏差大于预定阈值,则校正所述平均乘客重量。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由所述计算设备接收用户设备对所述电梯的请求,并基于所述请求向所述用户设备传输与所述乘客数量相对应的提示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由所述计算设备计算多台电梯的乘客数量,并根据所述多台电梯的乘客数量向用户分配电梯。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由所述计算设备从用户设备接收包括一个或多个特定时段的电梯搭乘时间表,并且根据所述电梯搭乘时间表和与所述电梯搭乘时间表相关联的历史乘客数量来预测与所述电梯搭乘时间表相对应的乘客数量。
12.一种电梯人流引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涛,徐向彬,浦承东,朱红云,王野,
申请(专利权)人:通力电梯有限公司,通力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