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明江专利>正文

一种固体垃圾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92267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固体垃圾输送装置,其结构包括托架、置物箱、上入口、侧入口、轮子、支撑脚,支撑脚焊接于托架外表面,上入口安装于置物箱上表面且相互贯通,其内部为空心的类似纸盒之类的将会通过侧入口挤入内部,其将会通过通口被推入,更好的对其进行分点压迫,其外软环将会承受过度的压力,对内部的中球进行适当的挤压调整,全方位承受外力,在对内部的部位进行挤压,让其内部的液体先挤出,并且能够将其压缩节省空间,其角芯给予外层一定的硬力,来让外层受物移动时,往自身的导向进行移动,其在外物过厚时,能够有一定的活动空间巩固衔接开的位置,让角芯在受到外力过度抵触时,能够根据挤入纸盒的厚度进行一定程度上的调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固体垃圾输送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垃圾输送领域,更具体地说,尤其是涉及到一种固体垃圾输送装置。
技术介绍
当固体垃圾归纳到一起于一个半封闭的输送设备上,达到一定量时,将会对其进行批量输送至固体垃圾处理的设备内,固体垃圾是分类后的归整,其承载的都是无液体的垃圾。基于上述本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的固体垃圾输送装置主要存在以下几点不足,比如:当纸盒饮料内的液体还存有残留时,与固体垃圾置放于一起,在上方堆积的重量超过纸盒饮料的承受力时,其内部残留的液体将会爆开,从而浸湿输送设备内部大部分位置,而难以形成固体与液体垃圾的分离。因此需要提出一种固体垃圾输送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当纸盒饮料内的液体还存有残留时,与固体垃圾置放于一起,在上方堆积的重量超过纸盒饮料的承受力时,其内部残留的液体将会爆开,从而浸湿输送设备内部大部分位置,而难以形成固体与液体垃圾的分离的问题。本专利技术一种固体垃圾输送装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其结构包括托架、置物箱、上入口、侧入口、轮子、支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固体垃圾输送装置,其结构包括托架(11)、置物箱(22)、上入口(33)、侧入口(44)、轮子(55)、支撑脚(66),所述支撑脚(66)焊接于托架(11)外表面,所述上入口(33)安装于置物箱(22)上表面且相互贯通,所述侧入口(44)通过置物箱(22)与上入口(33)相互贯通,所述轮子(55)与托架(11)相连接,其特征在于:/n所述侧入口(44)包括压夹体(401)、通口(402),所述通口(402)与压夹体(401)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固体垃圾输送装置,其结构包括托架(11)、置物箱(22)、上入口(33)、侧入口(44)、轮子(55)、支撑脚(66),所述支撑脚(66)焊接于托架(11)外表面,所述上入口(33)安装于置物箱(22)上表面且相互贯通,所述侧入口(44)通过置物箱(22)与上入口(33)相互贯通,所述轮子(55)与托架(11)相连接,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入口(44)包括压夹体(401)、通口(402),所述通口(402)与压夹体(401)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体垃圾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夹体(401)包括凹口(001)、压角(002)、主板(003),所述压角(002)固定于主板(003)表面,所述凹口(001)与主板(003)为一体化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固体垃圾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角(002)包括内弧口(w11)、主芯(w22)、胶叠(w33)、硬压角(w44),所述内弧口(w11)与主芯(w22)为一体化结构,所述胶叠(w33)与主芯(w22)相连接,所述硬压角(w44)安装于内弧口(w11)与主芯(w22)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固体垃圾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硬压角(w44)包括角头(s...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明江
申请(专利权)人:刘明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