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明江专利>正文

一种固体垃圾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92267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固体垃圾输送装置,其结构包括托架、置物箱、上入口、侧入口、轮子、支撑脚,支撑脚焊接于托架外表面,上入口安装于置物箱上表面且相互贯通,其内部为空心的类似纸盒之类的将会通过侧入口挤入内部,其将会通过通口被推入,更好的对其进行分点压迫,其外软环将会承受过度的压力,对内部的中球进行适当的挤压调整,全方位承受外力,在对内部的部位进行挤压,让其内部的液体先挤出,并且能够将其压缩节省空间,其角芯给予外层一定的硬力,来让外层受物移动时,往自身的导向进行移动,其在外物过厚时,能够有一定的活动空间巩固衔接开的位置,让角芯在受到外力过度抵触时,能够根据挤入纸盒的厚度进行一定程度上的调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固体垃圾输送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垃圾输送领域,更具体地说,尤其是涉及到一种固体垃圾输送装置。
技术介绍
当固体垃圾归纳到一起于一个半封闭的输送设备上,达到一定量时,将会对其进行批量输送至固体垃圾处理的设备内,固体垃圾是分类后的归整,其承载的都是无液体的垃圾。基于上述本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的固体垃圾输送装置主要存在以下几点不足,比如:当纸盒饮料内的液体还存有残留时,与固体垃圾置放于一起,在上方堆积的重量超过纸盒饮料的承受力时,其内部残留的液体将会爆开,从而浸湿输送设备内部大部分位置,而难以形成固体与液体垃圾的分离。因此需要提出一种固体垃圾输送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当纸盒饮料内的液体还存有残留时,与固体垃圾置放于一起,在上方堆积的重量超过纸盒饮料的承受力时,其内部残留的液体将会爆开,从而浸湿输送设备内部大部分位置,而难以形成固体与液体垃圾的分离的问题。本专利技术一种固体垃圾输送装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其结构包括托架、置物箱、上入口、侧入口、轮子、支撑脚,所述支撑脚焊接于托架外表面,所述上入口安装于置物箱上表面且相互贯通,所述侧入口通过置物箱与上入口相互贯通,所述轮子与托架相连接。所述侧入口包括压夹体、通口,所述通口与压夹体相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压夹体包括凹口、压角、主板,所述压角固定于主板表面,所述凹口与主板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压角呈水平方向均匀分布,所述主板设有两个对立安装。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压角包括内弧口、主芯、胶叠、硬压角,所述内弧口与主芯为一体化结构,所述胶叠与主芯相连接,所述硬压角安装于内弧口与主芯之间,所述胶叠为橡胶材质所制成,具有一定的韧性。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硬压角包括角头、后体,所述角头与后体相连接,所述后体为四边形结构。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角头包括导角、中球、外软环、延面层,所述导角嵌入于延面层内部,所述中球贴合于外软环内壁,所述导角为三角形结构,所述延面层呈字型结构。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芯包括主块、胶层、叠角,所述叠角贴合于胶层外表面,所述胶层远离叠角的一端与主块相连接,所述胶层由橡胶材质所制成,具有一定的回扯效果。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叠角包括节角、顶块、角芯,所述节角安装于顶块之间,所述顶块与角芯相连接,所述顶块设有三个,所述节角设有两个。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顶块包括软体、整装条、空口、软头,所述软头与软体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空口安装于软体之间,所述软体与整装条相连接,所述空口为三角口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其内部为空心的类似纸盒之类的将会通过侧入口挤入内部,其将会通过通口被推入,更好的对其进行分点压迫,其移入口的胶叠将会适当的形变来辅助纸盒的进入,内部的导角将会引导延面层的大致活动范围,引导外层的方向,其外软环将会承受过度的压力,对内部的中球进行适当的挤压调整,全方位承受外力,在对内部的部位进行挤压,能够在空心纸盒需要置入前,先对其进行压迫,让其内部的液体先挤出,并且能够将其压缩节省空间。2.其角芯给予外层一定的硬力,来让外层受物移动时,往自身的导向进行移动,其在外物过厚时,让软体与软头受力时,能够有一定的活动空间巩固衔接开的位置,让角芯在受到外力过度抵触时,能够根据挤入纸盒的厚度进行一定程度上的调整。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固体垃圾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侧入口的右视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压夹体的左视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压角的左视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硬压角的正视内部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角头的正视内部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主芯的正视内部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叠角的正视内部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顶块的正视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托架-11、置物箱-22、上入口-33、侧入口-44、轮子-55、支撑脚-66、压夹体-401、通口-402、凹口-001、压角-002、主板-003、内弧口-w11、主芯-w22、胶叠-w33、硬压角-w44、角头-s11、后体-s22、导角-111、中球-222、外软环-333、延面层-444、主块-g01、胶层-g02、叠角-g03、节角-301、顶块-302、角芯-303、软体-511、整装条-522、空口-533、软头-544。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实施例1:如附图1至附图6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固体垃圾输送装置,其结构包括托架11、置物箱22、上入口33、侧入口44、轮子55、支撑脚66,所述支撑脚66焊接于托架11外表面,所述上入口33安装于置物箱22上表面且相互贯通,所述侧入口44通过置物箱22与上入口33相互贯通,所述轮子55与托架11相连接。所述侧入口44包括压夹体401、通口402,所述通口402与压夹体401相连接。其中,所述压夹体401包括凹口001、压角002、主板003,所述压角002固定于主板003表面,所述凹口001与主板003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压角002呈水平方向均匀分布,所述主板003设有两个对立安装,所述主板003控制衔接部位的安装位置,所述凹口001与衔接部位起到一定起伏的距离。其中,所述压角002包括内弧口w11、主芯w22、胶叠w33、硬压角w44,所述内弧口w11与主芯w22为一体化结构,所述胶叠w33与主芯w22相连接,所述硬压角w44安装于内弧口w11与主芯w22之间,所述胶叠w33为橡胶材质所制成,具有一定的韧性,所述主芯w22支撑住整体的位置,所述硬压角w44对移动过该部位的物件能够被压迫。其中,所述硬压角w44包括角头s11、后体s22,所述角头s11与后体s22相连接,所述后体s22为四边形结构,所述后体s22支撑住整体的安装位置,所述角头s11对外物的表面进行压迫。其中,所述角头s11包括导角111、中球222、外软环333、延面层444,所述导角111嵌入于延面层444内部,所述中球222贴合于外软环333内壁,所述导角111为三角形结构,所述延面层444呈V字型结构,所述中球222支撑开外层的距离,所述外软环333全方位承受外力,在对内部的部位进行挤压,所述导角111引导外层的方向。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本专利技术中,当固体垃圾需要置放于一起进行输送时,其实心的固体垃圾将会通过置物箱22上方的上入口33进行置入,其内部为空心的类似纸盒之类的将会通过侧入口44挤入内部,其将会通过通口402被推入,在通口402之间有压夹体401进行位置逐渐的缩小压迫,其纸盒将会通过凹口001与压角002之间有所起伏的关系被均匀的间隔受力,更好的对其进行分点压迫,其移入口的胶叠w33将会适当的形变来辅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固体垃圾输送装置,其结构包括托架(11)、置物箱(22)、上入口(33)、侧入口(44)、轮子(55)、支撑脚(66),所述支撑脚(66)焊接于托架(11)外表面,所述上入口(33)安装于置物箱(22)上表面且相互贯通,所述侧入口(44)通过置物箱(22)与上入口(33)相互贯通,所述轮子(55)与托架(11)相连接,其特征在于:/n所述侧入口(44)包括压夹体(401)、通口(402),所述通口(402)与压夹体(401)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固体垃圾输送装置,其结构包括托架(11)、置物箱(22)、上入口(33)、侧入口(44)、轮子(55)、支撑脚(66),所述支撑脚(66)焊接于托架(11)外表面,所述上入口(33)安装于置物箱(22)上表面且相互贯通,所述侧入口(44)通过置物箱(22)与上入口(33)相互贯通,所述轮子(55)与托架(11)相连接,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入口(44)包括压夹体(401)、通口(402),所述通口(402)与压夹体(401)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体垃圾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夹体(401)包括凹口(001)、压角(002)、主板(003),所述压角(002)固定于主板(003)表面,所述凹口(001)与主板(003)为一体化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固体垃圾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角(002)包括内弧口(w11)、主芯(w22)、胶叠(w33)、硬压角(w44),所述内弧口(w11)与主芯(w22)为一体化结构,所述胶叠(w33)与主芯(w22)相连接,所述硬压角(w44)安装于内弧口(w11)与主芯(w22)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固体垃圾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硬压角(w44)包括角头(s...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明江
申请(专利权)人:刘明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