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俊何专利>正文

一种吸装式环卫垃圾收运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9226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吸装式环卫垃圾收运车,其结构包括运输车、配电箱、集装箱、进料斗,集装箱固定在运输车右侧顶部,配电箱安装在集装箱正面偏左侧底部,进料斗与集装箱顶部相连通,进料斗设有推杆、支撑板、移动板、卡块,粉碎板呈光滑面,与圆形状玻璃瓶接触时,摩擦系数减小,玻璃瓶易打滑偏移粉碎区域,通过卡块将玻璃瓶夹紧粉碎,减少玻璃瓶打滑偏移粉碎区域,而未经粉碎进入到集装箱内,导致集装箱的收集容量减少,使收运的时间减少,由于卡块的卡牙对垃圾进行挤压时,油瓶内部的油渍沾在卡牙表面,导致卡牙表面光滑,通过转动杆的刷块将卡牙表面的油渍清除,减少卡牙表面沾有油渍,使卡牙正常对玻璃瓶正常夹紧粉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吸装式环卫垃圾收运车
本专利技术属于环卫领域,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到一种吸装式环卫垃圾收运车。
技术介绍
生活中产生大量的垃圾,为了加快对垃圾的清运,使用吸装式环卫垃圾收运车将生活垃圾吸入集装箱内,并将生活垃圾粉碎,使其密度加大,体积减小,增加垃圾的收集量,后运输到垃圾处理厂统一处理;现有技术中吸装式环卫垃圾收运车对生活垃圾粉碎时,由于生活中的部分油瓶中含有油,经过集装箱内部粉碎后,而油覆盖在粉碎板的表面,使得粉碎板呈光滑面,与圆形状玻璃瓶接触时,摩擦系数减小,玻璃瓶易打滑偏移粉碎区域,而未经粉碎进入到集装箱内,导致集装箱的收集容量减少,增加收运的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吸装式环卫垃圾收运车对生活垃圾粉碎时,由于生活中的部分油瓶中含有油,经过集装箱内部粉碎后,而油覆盖在粉碎板的表面,使得粉碎板呈光滑面,与圆形状玻璃瓶接触时,摩擦系数减小,玻璃瓶易打滑偏移粉碎区域,而未经粉碎进入到集装箱内,导致集装箱的收集容量减少,增加收运的时间,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吸装式环卫垃圾收运车。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吸装式环卫垃圾收运车,其结构包括运输车、配电箱、集装箱、进料斗,所述集装箱固定在运输车右侧顶部,所述配电箱安装在集装箱正面偏左侧底部,所述进料斗与集装箱顶部相连通。所述进料斗设有推杆、支撑板、移动板、卡块,所述推杆分别设在进料斗内壁两侧,且与移动板活动配合,所述支撑板固定在进料斗内部中心位置,所述卡块分别固定在支撑板与移动板的表面。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卡块设有开口、弹圈、顶板、推块、支撑柱、弹簧,所述开口分别贯穿卡块顶部,所述弹圈安装在卡块内底部,且顶部与顶板活动配合,所述推块贯穿开口倾斜固定在顶板顶部,所述支撑柱固定在卡块内部中心位置,所述支撑柱两侧通过弹簧与推块相连接,所述推块设有两个,对称分布在支撑柱两侧,所述弹圈设有三个,且为橡胶材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推块设有凹槽、支撑块、卡板、弹块、复位球、卡牙,所述凹槽贯穿推块顶部,所述支撑块分别嵌固在推块内部四个夹角,所述卡板设在支撑块之间,所述弹块固定在推块内底部,且顶部与卡板活动配合,所述复位球夹在卡板顶部表面与上部的支撑块之间,所述卡牙底部贯穿凹槽固定在卡板顶部,所述卡牙设有五个。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卡牙设有连接块、磨砂板、间隙,所述磨砂板通过连接块固定在卡牙右侧表面,所述间隙位于连接块之间,所述磨砂板表面为凹凸不平的表面。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凹槽设有侧杆、滚球、刷圈、隔板、转动杆,所述侧杆固定在凹槽右侧内壁中部,所述滚球设在侧杆内部,所述刷圈安装在侧杆左端,所述隔板固定在凹槽内部偏右,所述转动杆贯穿隔板中上部和中下部,所述滚球设有两个,且为钢铁材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转动杆设有内槽、卡球、刷块,所述内槽开设在转动杆内部,所述卡球设在内槽内部,所述刷块固定在转动杆外表面,所述刷块设有八个,且为弧形面。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刷块设有复位弹簧、斜杆、顶块,所述斜杆顶端倾斜贯穿刷块顶部,所述复位弹簧设在斜杆之间的夹角内部,所述顶块固定在斜杆之间,所述顶块设有两个,且为小圆形状,半径较小。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粉碎板呈光滑面,与圆形状玻璃瓶接触时,摩擦系数减小,玻璃瓶易打滑偏移粉碎区域,通过卡块将玻璃瓶夹紧粉碎,减少玻璃瓶打滑偏移粉碎区域,而未经粉碎进入到集装箱内,导致集装箱的收集容量减少,使收运的时间减少。2、由于卡块的卡牙对垃圾进行挤压时,油瓶内部的油渍沾在卡牙表面,导致卡牙表面光滑,通过转动杆的刷块将卡牙表面的油渍清除,减少卡牙表面沾有油渍,使卡牙正常对玻璃瓶正常夹紧粉碎。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吸装式环卫垃圾收运车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进料斗内部俯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卡块内部俯视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推块侧面剖视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卡牙侧视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凹槽侧面剖视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转动杆侧面剖视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刷块侧面剖视的结构示意图。图中:运输车-1、配电箱-2、集装箱-3、进料斗-4、推杆-41、支撑板-42、移动板-43、卡块-44、开口-z1、弹圈-z2、顶板-z3、推块-z4、支撑柱-z5、弹簧-z6、凹槽-x1、支撑块-x2、卡板-x3、弹块-x4、复位球-x5、卡牙-x6、连接块-c1、磨砂板-c2、间隙-c3、侧杆-v1、滚球-v2、刷圈-v3、隔板-v4、转动杆-v5、内槽-b1、卡球-b2、刷块-b3、复位弹簧-n1、斜杆-n2、顶块-n3。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实施例1:如附图1至附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吸装式环卫垃圾收运车,其结构包括运输车1、配电箱2、集装箱3、进料斗4,所述集装箱3固定在运输车1右侧顶部,所述配电箱2安装在集装箱3正面偏左侧底部,所述进料斗4与集装箱3顶部相连通。所述进料斗4设有推杆41、支撑板42、移动板43、卡块44,所述推杆41分别设在进料斗4内壁两侧,且与移动板43活动配合,所述支撑板42固定在进料斗4内部中心位置,所述卡块44分别固定在支撑板42与移动板43的表面。其中,所述卡块44设有开口z1、弹圈z2、顶板z3、推块z4、支撑柱z5、弹簧z6,所述开口z1分别贯穿卡块44顶部,所述弹圈z2安装在卡块44内底部,且顶部与顶板z3活动配合,所述推块z4贯穿开口z1倾斜固定在顶板z3顶部,所述支撑柱z5固定在卡块44内部中心位置,所述支撑柱z5两侧通过弹簧z6与推块z4相连接,所述推块z4设有两个,对称分布在支撑柱z5两侧,有利于将玻璃瓶均匀往卡块44两侧推开,所述弹圈z2设有三个,且为橡胶材质,具有弹性,形变产生弹力有利于均匀推动顶板z3移动。其中,所述推块z4设有凹槽x1、支撑块x2、卡板x3、弹块x4、复位球x5、卡牙x6,所述凹槽x1贯穿推块z4顶部,所述支撑块x2分别嵌固在推块z4内部四个夹角,所述卡板x3设在支撑块x2之间,所述弹块x4固定在推块z4内底部,且顶部与卡板x3活动配合,所述复位球x5夹在卡板x3顶部表面与上部的支撑块x2之间,所述卡牙x6底部贯穿凹槽x1固定在卡板x3顶部,所述卡牙x6设有五个,有利于加大与玻璃瓶的接触面积,增大摩擦力,充分将玻璃瓶夹紧。其中,所述卡牙x6设有连接块c1、磨砂板c2、间隙c3,所述磨砂板c2通过连接块c1固定在卡牙x6右侧表面,所述间隙c3位于连接块c1之间,所述磨砂板c2表面为凹凸不平的表面,增加与玻璃瓶的摩擦力,充分与玻璃瓶接触。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本专利技术中,生活中产生大量的垃圾,为了加快对垃圾的清运,使用吸装式环卫垃圾收运车收运,控制配电箱2使用吸料器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吸装式环卫垃圾收运车,其结构包括运输车(1)、配电箱(2)、集装箱(3)、进料斗(4),所述集装箱(3)固定在运输车(1)右侧顶部,所述配电箱(2)安装在集装箱(3)正面偏左侧底部,所述进料斗(4)与集装箱(3)顶部相连通,其特征在于:/n所述进料斗(4)设有推杆(41)、支撑板(42)、移动板(43)、卡块(44),所述推杆(41)分别设在进料斗(4)内壁两侧,且与移动板(43)活动配合,所述支撑板(42)固定在进料斗(4)内部中心位置,所述卡块(44)分别固定在支撑板(42)与移动板(43)的表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装式环卫垃圾收运车,其结构包括运输车(1)、配电箱(2)、集装箱(3)、进料斗(4),所述集装箱(3)固定在运输车(1)右侧顶部,所述配电箱(2)安装在集装箱(3)正面偏左侧底部,所述进料斗(4)与集装箱(3)顶部相连通,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料斗(4)设有推杆(41)、支撑板(42)、移动板(43)、卡块(44),所述推杆(41)分别设在进料斗(4)内壁两侧,且与移动板(43)活动配合,所述支撑板(42)固定在进料斗(4)内部中心位置,所述卡块(44)分别固定在支撑板(42)与移动板(43)的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装式环卫垃圾收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块(44)设有开口(z1)、弹圈(z2)、顶板(z3)、推块(z4)、支撑柱(z5)、弹簧(z6),所述开口(z1)分别贯穿卡块(44)顶部,所述弹圈(z2)安装在卡块(44)内底部,且顶部与顶板(z3)活动配合,所述推块(z4)贯穿开口(z1)倾斜固定在顶板(z3)顶部,所述支撑柱(z5)固定在卡块(44)内部中心位置,所述支撑柱(z5)两侧通过弹簧(z6)与推块(z4)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吸装式环卫垃圾收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块(z4)设有凹槽(x1)、支撑块(x2)、卡板(x3)、弹块(x4)、复位球(x5)、卡牙(x6),所述凹槽(x1)贯穿推块(z4)顶部,所述支撑块(x2)分别嵌固在推块(z4)内部四个夹角,所述卡板(x3)设在支撑块(x2)之间,所述弹块(x4)固定在推块(z4)内底部,且顶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俊何
申请(专利权)人:陈俊何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