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顺灵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电气自动化的自维护收集除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9195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电气自动化的自维护收集除尘装置,包括散热窗箱体,所述散热窗箱体的顶端固定有螺杆驱动伺服电机,且散热窗箱体的顶端开设有塑料板放置室,所述塑料板放置室的顶端开设有放置室出口,且塑料板放置室的底端开设有出风口,所述放置室出口的一侧嵌入有输电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散热窗出风孔的清理方式为自动式,当散热窗出风孔发生堵塞或出风不通畅时,散热扇吹动的风会驱动出风口上方覆盖的轻质塑料板向上浮起,塑料板向上浮起后即可使得伺服电机接通电源,伺服电机接通电源后即可进行散热窗出风孔的清理工作,做到了需要清理时才会启动,更节省能源,且清洁过后的灰尘收集在集尘袋式过滤器内部,能够更好的收集灰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电气自动化的自维护收集除尘装置
本技术属于散热柜体除尘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电气自动化的自维护收集除尘装置。
技术介绍
电气自动化一般指配电柜、电箱和机箱等,而这些设备在使用时一般会产生较大的热量,需要设置自散热装置,自散热装置包括风扇,出风窗等,而在散热窗处容易积攒灰尘,因此需要在散热窗位置设置自除尘装置。然而现有的电气自动化自除尘装置在对散热窗除尘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因素,现有的电气自动化自除尘装置在使用时:清洁伺服电机一直通电,当散热窗口没有灰尘堵塞时仍然在工作,需要手动进行关闭或打开电源,不够智能,比较耗费能源,同时清洁过后产生的灰尘收集不够科学,直接通过风扇将灰尘吹至收集料斗中,灰尘会四处飘散,不能很好的收集灰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电气自动化的自维护收集除尘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电气自动化的自维护收集除尘装置,包括散热窗箱体,所述散热窗箱体的顶端固定有螺杆驱动伺服电机,且散热窗箱体的顶端开设有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电气自动化的自维护收集除尘装置,包括散热窗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窗箱体(1)的顶端固定有螺杆驱动伺服电机(6),且散热窗箱体(1)的顶端开设有塑料板放置室(14),所述塑料板放置室(14)的顶端开设有放置室出口(19),且塑料板放置室(14)的底端开设有出风口(15),所述放置室出口(19)的一侧嵌入有输电柱(3),且放置室出口(19)与输电柱(3)相对的一侧嵌入有接电柱(4),所述塑料板放置室(14)的内部设置有轻质塑料板(16),且塑料板放置室(14)的顶端两侧均嵌入有吸附磁铁(18),所述输电柱(3)的一侧固定有输电柱电源线(2),且输电柱(3)和输电柱电源线(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电气自动化的自维护收集除尘装置,包括散热窗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窗箱体(1)的顶端固定有螺杆驱动伺服电机(6),且散热窗箱体(1)的顶端开设有塑料板放置室(14),所述塑料板放置室(14)的顶端开设有放置室出口(19),且塑料板放置室(14)的底端开设有出风口(15),所述放置室出口(19)的一侧嵌入有输电柱(3),且放置室出口(19)与输电柱(3)相对的一侧嵌入有接电柱(4),所述塑料板放置室(14)的内部设置有轻质塑料板(16),且塑料板放置室(14)的顶端两侧均嵌入有吸附磁铁(18),所述输电柱(3)的一侧固定有输电柱电源线(2),且输电柱(3)和输电柱电源线(2)为电连接,所述接电柱(4)的一侧固定有接电柱电线(5),且接电柱(4)和接电柱电线(5)为电连接,所述轻质塑料板(16)的一侧固定有薄铁片(20),所述薄铁片(20)共设置有两个,且薄铁片(20)之间的间距和吸附磁铁(18)之间的间距一致,所述轻质塑料板(16)对应薄铁片(20)的两端固定有通电U型杆(17),所述通电U型杆(17)在抬升至与输电柱(3)和接电柱(4)接触后,能够使得输电柱(3)和接电柱(4)为电连接,所述散热窗箱体(1)的一侧卡合有集尘袋式过滤器(7),所述集尘袋式过滤器(7)的一侧设置有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顺灵
申请(专利权)人:李顺灵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