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协同编队的Y字型线路动态解编方法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轨道交通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协同编队的Y字型线路动态解编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Y型线路是目前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线路设计形式,一般由主线和支线组成,在主、支线上分别开行贯通的交路,并可根据主、支线上不同客流特征调整各自交路的开行比例和运能。Y型线路使两个方向的乘客均能到达共线段的站点,与独立运营的线路相比更节约建设成本。但一方面,由于共线段列车追踪能力、折返能力等设备条件制约,非共线段的运能会受到限制,即主、支线段的运能无法同时提升到很高的程度;另一方面,由于列车需开往不同方向,对于运营组织及故障情况下的处置要求相对较高。采用协同编队的方法通过列车在共线段始/末端编队,实现共线段编队运行及非共线段单车运行,从而突破非共线段列车追踪受限于共线段始/末端主干线分支数量的约束,在非共线段,达到与共线段相同的最小追踪间隔,大大提高整条线路的运力需求。现有的列车协同编队运行的过程中,并没有明确的方法及控制策略来实现列车编队解除,即不能确定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协同编队的Y字型线路动态解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确定在协同编队的两列列车中的后车在以最短时间通过Y字型线路道岔的最佳策略下,完成动态解编时的最优位置速度信息;/n根据所述最优位置速度信息,反推计算出两列列车在开始解编时的解编位置速度信息;/n根据所述解编位置速度信息,制定两列列车的基于协同编队的Y字型线路动态解编策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协同编队的Y字型线路动态解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在协同编队的两列列车中的后车在以最短时间通过Y字型线路道岔的最佳策略下,完成动态解编时的最优位置速度信息;
根据所述最优位置速度信息,反推计算出两列列车在开始解编时的解编位置速度信息;
根据所述解编位置速度信息,制定两列列车的基于协同编队的Y字型线路动态解编策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协同编队的Y字型线路动态解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协同编队的两列列车中的后车在以最短时间通过Y字型线路道岔的最佳策略是指:
在两列列车开始解除动态解编时,后车以最大制动减速度减速至过渡速度后,以最大牵引加速度加速至解除动态解编时的最大速度;
在两列列车刚完成解除动态解编时,前车的车尾位于参考零点,所述参考零点为道岔区段的起点位置;后车的移动授权终点所述为参考零点,其每个时刻的速度位置点沿限速曲线移动,直至所述前车完全通过道岔区段且道岔动作至所述后车的行车路径规划的位置并安全锁闭;
在两列列车完成解除动态解编后,后车以所在道岔区段的最大限速运行通过所述Y字型线路道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协同编队的Y字型线路动态解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协同编队的两列列车中的后车在以最短时间通过Y字型线路道岔的最佳策略,还包括:
前车按照限速曲线继续运行,而不受后车的影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协同编队的Y字型线路动态解编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在协同编队的两列列车中的后车在以最短时间通过Y字型线路道岔的最佳策略下,完成动态解编时的最优位置速度信息,包括:
当v≤vB时,后车以最大牵引加速度加速至所在道岔区段的最大限速,然后以所述最大限速运行通过所述Y字型线路道岔;
此时,所述后车状态方程为:
L=vB2/2at;
t=tp1+tp2;
确定当t取最小值时,后车完成解除动态解编时的车头的位置信息为最优位置速度信息,其中:
s0=v02/2ab;
tA=sd/vA;
t=tA+td;
其中,后车开始解除动态解编时的车头的位置信息为(v,-s),最大加速度为at,最大减速度为ab,在道岔区段的最大限速为vB;t为后车通过Y字型线路道岔的总时间,tp1为后车以最大牵引加速度加速至所在道岔区段的最大限速的时间,tp2为后车以最大限速运行通过所述Y字型线路道岔的时间;L为后车通过所述Y字型线路道岔后,车头距离参考零点的距离;前车通过道岔的总时间为tA,道岔最大动作时间为td,道岔区段长度为sd;后车完成动态解编时的最优位置速度信息为(v0,-s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协同编队的Y字型线路动态解编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v>vB时,后车以最大制动减速度减速至所在道岔区段的最大限速,此时后车车头刚好进入道岔区段,然后以所述最大限速运行通过所述Y字型线路道岔,此时,所述后车状态方程为:
L=vB...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鄢永耀,张蕾,王伟,
申请(专利权)人: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