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机磁悬浮起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91142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人机磁悬浮起降装置,能够减轻飞机起落架重量对于飞机无人机各项性能的影响,无人机自身重量的降低会使得发动机的功率相应的降低,发动机功率下降发动机自身重量会降低,进而燃油消耗也会降低。会整体提高无人机的性能的无人机车载磁悬浮起降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人机磁悬浮起降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人机
,尤其是涉及一种无人机磁悬浮起降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主流的固定翼无人机大都是利用起落架结构进行无人机的起降,一方面起落架对于无人机的正常运行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无人机的性能又被起落架的重量制约着。现在的起落架大都结构复杂,维修不便。尤其对于运输型飞机,其机身及其承载物有着很大的基础重量,所以运输型无人机对于起落架的要求更高以满足起飞降落的要求。起落架在无人机飞行之中是需要收放在机身之内,所以需要安装复杂的液压系统来去驱动整个起落架完成起落架的收放。除此之外,大型无人机传统起落架还安装有机轮和刹车系统,这也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起落架的重量。总的来说,主流固定翼无人机需要安装起落架以及机轮刹车系统、传递起落架纵向力的构件和起落架收放空间的结构,这些构件无疑都大大增加了无人机的重量,影响无人机的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无人机磁悬浮起降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人机车载磁悬浮起降装置包括无人机、汽车车体和起降台台体,所述无人机上设置有无人机连接机构,所述起降台台体上部设置有两条吸附轨道,所述无人机连接机构与所述吸附轨道连接,所述汽车车体上设置有车载支撑轨道,所述车载支撑轨道上设置有次级线圈绕组,所述起降台台体设置有初级线圈绕组和导向平衡电磁铁。优选的,所述吸附轨道之间还设置有用于吸收无人机降落时动能的缓冲气囊。优选的,所述无人机连接机构包括与吸附轨道连接的两条平行轨道,两条平行轨道上设置有两个U型结构,所述U型结构与无人机连接,所述平行轨道包括平直区域和所述平直区域两端的弯曲区域,所述平直区域介于两U型结构之间。优选的,所述吸附轨道1包括固定吸附轨道18和折叠吸附轨道17,所述固定吸附轨道18与折叠吸附轨道17通过吸附轨道转轴8可转动的连接。优选的,所述起起降台台体上设置有起降台车体连接机构,所述起降台车体结构与汽车车体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起降台车体连接机构包括设置在起降台台体上的T型结构和设置在汽车车体上的的卡槽,所述T型结构上设置有用于滑动的滚轮,所述滚轮沿着卡槽内部轴向方向滑动。优选的,所述起降台车体连接机构由汽车车体限制其左右与前后的自由度,只保留其上下移动自由度。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当无人机需要起飞时,由汽车来对起降台台体相连接的无人机进行加速,直到速度达到无人机起飞速度的要求。当无人机需要降落时,在无人机和起降平台上的吸附轨道完成连接后汽车完成减速到停止的过程。并且车载磁悬浮起降装置可以灵活的对飞机进行起降,车载轨道可以在复杂的地域完成飞机的起降以满足飞机的不同任务要求。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无人机车载磁悬浮起降装置伸展状态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无人机车载磁悬浮起降装置伸展状态等轴测试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无人机车载磁悬浮起降装置折叠状态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无人机车载磁悬浮起降装置折叠状态等轴测试图;图5为发本明起降台台体和汽车连接机构等轴测试图;图6为发本明起降台台体和汽车连接机构拆除卡槽后的等轴测试图;图7为发本明起降台台体和汽车连接机构局部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无人机上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9无人机连接机构和吸附轨道接触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吸附轨道2-导向平衡电磁铁3-初级线圈绕组4-汽车车体5-起降台台体6-次级线圈绕组7-气囊8-折叠吸附轨道转轴9-车载支撑轨道10-起降台车体连接机构11-无人机连接机构12-T型结构13-滚轮14-卡槽15-平行轨道16-U型结构17-折叠吸附轨道18-固定吸附轨道。具体实施方式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本专利技术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
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参照图1至图9,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一种无人机车载磁悬浮起降装置,包括包括无人机、汽车车体4和起降台台体5,所述无人机上设置有无人机连接机构11,所述起降台台体5上部设置有两条吸附轨道1,所述无人机连接机构11与所述吸附轨道1连接,所述汽车车体4上设置有车载支撑轨道9,所述车载支撑轨道9上设置有次级线圈绕组6,所述起降台台体5下侧设置有初级线圈绕组3和导向平衡电磁铁2,当无人机需要起飞时,磁悬浮轨道通电启动,起降台台体5上的吸附轨道1可以利用电磁铁原理的电磁力增大紧紧吸住无人机连接机构11,所述初级线圈绕组3和所述次级线圈绕组6可以提供和飞机重量平衡的支撑力,所述次级线圈绕组6和所述导向平衡电磁铁2可以维持无人机起降时的整体平衡,当无人机需要降落时,由于初级线圈绕组3和次级线圈绕组6之间电磁力的作用,起降台台体5会悬浮在空中,当飞机和吸附轨道1接触时,起降台台体5会下降,初级线圈绕组3和次级线圈绕组6之间的电流通过反馈调节系统不断改变,使得起降台台体5悬浮在空中处于动态平衡状态。本实施例中,所述吸附轨道1之间还设置有用于吸收无人机降落时动能的缓冲气囊7,磁悬浮系统加上充气气囊7的缓冲减震作用,能够极大减少接触瞬间的动量。本实施例中,所述无人机连接机构11包括用于与吸附轨道1连接两条平行轨道15,两条平行轨道15上设置有两个U型结构16,所述U型结构16与无人机连接,所述平行轨道15包括平直区域和所述平直区域两端连接的弯曲区域,所述平直区域介于两U型结构16之间,弯曲部分具有一定的柔性,先接触吸附轨道1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变形,是为了保证在无人机降落时俯仰姿态不同的安全性,无论是前俯还是后仰姿态都能够很好的在吸附轨道1上降落,平直部分是和吸附轨道1直接接触的部分,这一段平直部分的材料用磁吸材料,在和吸附轨道1接触后有着更大的吸附力能够牢牢的固定住无人机,无人机需要降落时,无人机连接机构11和吸附轨道1接触后,吸附轨道1的电磁力增大,牢牢吸附固定无人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人机车载磁悬浮起降装置,包括无人机、汽车车体(4)和起降台台体(5),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上设置有无人机连接机构(11),所述起降台台体(5)上部设置有两条吸附轨道(1),所述无人机连接机构(11)与所述吸附轨道(1)连接,所述汽车车体(4)上设置有车载支撑轨道(9),所述车载支撑轨道(9)上设置有次级线圈绕组(6),所述起降台台体(5)设置有初级线圈绕组(3)和导向平衡电磁铁(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人机车载磁悬浮起降装置,包括无人机、汽车车体(4)和起降台台体(5),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上设置有无人机连接机构(11),所述起降台台体(5)上部设置有两条吸附轨道(1),所述无人机连接机构(11)与所述吸附轨道(1)连接,所述汽车车体(4)上设置有车载支撑轨道(9),所述车载支撑轨道(9)上设置有次级线圈绕组(6),所述起降台台体(5)设置有初级线圈绕组(3)和导向平衡电磁铁(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磁悬浮起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轨道(1)之间还设置有用于吸收无人机降落时动能的缓冲气囊(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磁悬浮起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连接机构(11)包括与吸附轨道(1)连接的两条平行轨道(15),两条平行轨道(15)上设置有两个U型结构(16),所述U型结构(16)与无人机连接,所述平行轨道(15)包括平直区域和设置在所述平直区域两端的弯曲区域,所述平直区域介于两U型结构(16)之间。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茂源王云罗炳亮蔡亮邹泽干何少飞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航空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