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铆头结构的制造方法及铆头结构技术

技术编号:26490794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铆头结构的制造方法,包括铆头(1)、铆座(2)和发热片(3),铆头(1)和铆座(2)采用一体结构或分体结构,铆座(2)设有可变形部(5),该可变形部(5)的变形用于紧贴固定所述的发热片(3),优点是发热片与铆座的装配间隙可控,避免了瑕疵,提高了良率;提出一种装订机,采用前述的铆头结构,使得装订机的整机性能稳定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铆头结构的制造方法及铆头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装订装置
,具体讲是一种铆头结构的制造方法及铆头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有一种装订装置,利用铆管装订装置参与装订的过程为:对文档进行钻孔、孔内装管,然后定位、压铆。所述的管一般为尼龙管,在压铆时,铆头结构具有一定的温度,该温度使得在压铆作用下对尼龙管的两端进行扩张定型,从而对文档实现装订,经这样装订后,装订稳固,不容易产生单页脱落,装订文件保存时间较长。所述的装订装置即铆管装订装置,铆管装订装置包括铆头结构,铆头结构是铆管装订装置的核心部分。其中,有一种铆头结构,包括铆头和铆座,铆头和铆座分开制造并装配在一起,然后连接上发热片,或者先将铆座和发热片连接,再将铆头装配在一起,然而,无论哪一种,均需要较多的人力参与,工序较长,还需要粘接发热片,而且不管生产时,还是日后使用中,发热片与铆座的装配间隙无法有效管控,瑕疵的存在一直困扰铆头结构的制造,良率的变化有非常大的随机性。由于发热片与铆座间的装配间隙难以管控,是否有间隙无法直观判断,若安排仪器检测,又没有相应的仪器,同时,若再单独安排检测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铆头结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情况一,准备单独的铆头(1)、铆座(2)和发热片(3),或者,情况二,铆头(1)、铆座(2)为一体成型或加工,发热片(3)为独立零件,这两种情况均在铆座(2)上成型出或加工出容纳部和可变形部(5);2)对于铆头(1)、铆座(2)和发热片(3)均为独立零件的情况:第一种情形,首先将发热片(3)装入容纳部,然后将可变形部(5)变形以使容纳部内间距变小,容纳部内间距变小使容纳部紧贴固定所述的发热片(3),从而形成第一中间件,该第一中间件与铆头(1)装配在一起形成成品;或者,第二种情形,首先将铆座(2)与铆头(1)装配在一起形成第二中间件,然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铆头结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情况一,准备单独的铆头(1)、铆座(2)和发热片(3),或者,情况二,铆头(1)、铆座(2)为一体成型或加工,发热片(3)为独立零件,这两种情况均在铆座(2)上成型出或加工出容纳部和可变形部(5);2)对于铆头(1)、铆座(2)和发热片(3)均为独立零件的情况:第一种情形,首先将发热片(3)装入容纳部,然后将可变形部(5)变形以使容纳部内间距变小,容纳部内间距变小使容纳部紧贴固定所述的发热片(3),从而形成第一中间件,该第一中间件与铆头(1)装配在一起形成成品;或者,第二种情形,首先将铆座(2)与铆头(1)装配在一起形成第二中间件,然后将发热片(3)装入容纳部,接着将可变形部(5)变形以使容纳部内间距变小,容纳部内间距变小使容纳部紧贴固定所述的发热片(3),从而形成成品;对于铆头(1)、铆座(2)为一体成型或加工形成的一个整体零件,而发热片(3)为独立零件的情况:首先将发热片(3)装入容纳部,接着将可变形部(5)变形以使容纳部内间距变小,容纳部内间距变小使容纳部紧贴固定所述的发热片(3),从而形成成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铆头结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1)步中,铆座(2)的左右两侧成型出或加工出左侧孔(4.1)和右侧孔(4.2),并在左侧孔(4.1)和右侧孔(4.2)的上下侧壁成型出或加工出凹槽,在第2)步中,将发热片(3)装入容纳部是指左侧孔(4.1)和右侧孔(4.2)分别装入发热片(3),接着将可变形部(5)变形是指在左右两侧同时主动施加压力或者一侧主动施加压力,而另一侧固定不动使其受到被动压力,从而使容纳部内间距变小以将左侧孔(4.1)的发热片(3)与左侧孔(4.1)、右侧孔(4.2)的发热片(3)与右侧孔(4.2)紧固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铆头结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2)步中,对于第一种情形,该第一中间件与铆头(1)装配在一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允寿章成飞张勇
申请(专利权)人:得力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