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斗和输液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9045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滴斗和输液器。其中,滴斗包括:主体部,所述主体部设有排液口;穿刺部,所述穿刺部连接于所述主体部,所述穿刺部的侧壁开设有至少两通气孔,每一所述通气孔与所述排液口连通;以及第一过滤膜,所述第一过滤膜与所述穿刺部连接,并可覆盖所述通气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滴斗可以提升注射操作的便利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滴斗和输液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滴斗和应用该滴斗的输液器。
技术介绍
在药液的注射过程中,例如,在注射高压造影剂时,一般都是通过输液器进行注射,输液器的穿刺部分刺破造影剂瓶后,使造影剂进入滴斗内,而后再通过滴斗吸入患者体内。然而,相关技术中的滴斗都是设置一个通气端,这种滴斗在注射高压造影剂的过程中,每当滴斗内造影剂吸走部分时,气压就会骤降而不能与大气压保持平衡,从而导致滴斗内的造影剂难以被吸入患者体内,注射过程中十分不便。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滴斗,旨在提升注射操作的便利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滴斗,包括:主体部,所述主体部设有排液口;穿刺部,所述穿刺部连接于所述主体部,所述穿刺部的侧壁开设有至少两通气孔,每一所述通气孔与所述排液口连通;以及第一过滤膜,所述第一过滤膜与所述穿刺部连接,并可覆盖所述通气孔。可选地,所述通气孔的数量为两个,两所述通气孔于所述穿刺部的侧壁对称设置。可选地,所述滴斗还包括排盖组件,所述排盖组件盖合连接于所述通气孔,所述第一过滤膜通过所述排盖组件与所述穿刺部连接。可选地,所述排盖组件包括安装筒和密封盖,所述安装筒嵌设于所述通气孔内,所述第一过滤膜连接于所述安装筒的一端,所述密封盖可拆卸地盖合于所述安装筒远离所述第一过滤膜的一端。可选地,所述第一过滤膜为疏水性空气过滤膜。可选地,所述滴斗还包括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设于所述主体部内,以过滤经由所述排液口排出的药液。可选地,所述过滤组件包括固定架和连接于所述固定架的第二过滤膜,所述固定架连接于所述主体部邻近所述排液口的一端,以使所述第二过滤膜覆盖所述排液口。可选地,所述主体部邻近所述排液口的一端设有第一安装台阶,所述固定架嵌接于所述第一安装台阶内;且/或,所述固定架设有第二安装台阶,所述第二过滤膜嵌设于所述第二安装台阶内。可选地,所述滴斗还包括防护帽,所述防护帽可拆卸地罩盖连接于所述穿刺部。本技术还提出一种输液器,所述输液器包括滴斗,所述滴斗包括:主体部,所述主体部设有排液口;穿刺部,所述穿刺部连接于所述主体部,所述穿刺部的侧壁开设有至少两通气孔,每一所述通气孔与所述排液口连通;以及第一过滤膜,所述第一过滤膜与所述穿刺部连接,并可覆盖所述通气孔。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滴斗,通过将主体部与穿刺部相连,使得在药液吸取过程中,可利用穿刺部穿刺药瓶吸取药液,并将药液储存于主体部内,之后再通过主体部的排液口将药液注射至患者体内;而通过在穿刺部的侧壁设置至少两与排液口连通的通气孔,从而利用排液口注射药液的过程中,气流可以通过两个通气孔进入主体部内,确保在注射高压药液时,能够有足够的空气进入主体部内而保持气压平衡,从而使得药液可以轻易被注入患者体内,大大提升了注射操作的便利性。进一步地,本申请通过设置第一过滤膜连接于穿刺部,并通过第一过滤膜覆盖通气孔,从而使得从通气孔进入主体部的空气能够由第一过滤膜过滤,进而有效的防止外界空气中的尘埃分子进入主体部内,确保了注射药液的纯净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滴斗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滴斗一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滴斗一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主体部11排液口12第一安装台阶20穿刺部21通气孔30第一过滤膜40排盖组件41安装筒42密封盖50过滤组件51固定架511第二安装台阶52第二过滤膜60防护帽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另外,在本技术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且/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且/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技术提出一种滴斗。参照图1至图3,在本技术实施例中,该滴斗包括:主体部10,所述主体部10设有排液口11;穿刺部20,所述穿刺部20连接于所述主体部10,所述穿刺部20的侧壁开设有至少两通气孔21,每一所述通气孔21与所述排液口11连通;以及第一过滤膜30,所述第一过滤膜30与所述穿刺部20连接,并可覆盖所述通气孔21。具体而言,本实施例中,主体部10的材质可以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种单体的三元共聚物(ABS),其成型加工性好,可采用注射、挤出、热成型等方法成型,而且易清洁处理,尺寸稳定,便于制作加工;主体部10的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滴斗,其特征在于,所述滴斗包括:/n主体部,所述主体部设有排液口;/n穿刺部,所述穿刺部连接于所述主体部,所述穿刺部的侧壁开设有至少两通气孔,每一所述通气孔与所述排液口连通;以及/n第一过滤膜,所述第一过滤膜与所述穿刺部连接,并可覆盖所述通气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滴斗,其特征在于,所述滴斗包括:
主体部,所述主体部设有排液口;
穿刺部,所述穿刺部连接于所述主体部,所述穿刺部的侧壁开设有至少两通气孔,每一所述通气孔与所述排液口连通;以及
第一过滤膜,所述第一过滤膜与所述穿刺部连接,并可覆盖所述通气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滴斗,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孔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通气孔于所述穿刺部的侧壁对称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滴斗,其特征在于,所述滴斗还包括排盖组件,所述排盖组件盖合连接于所述通气孔,所述第一过滤膜通过所述排盖组件与所述穿刺部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滴斗,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盖组件包括安装筒和密封盖,所述安装筒嵌设于所述通气孔内,所述第一过滤膜连接于所述安装筒的一端,所述密封盖可拆卸地盖合于所述安装筒远离所述第一过滤膜的一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滴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五星于敬军王德忍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安特医疗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