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输液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90449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输液架,属于医疗辅助用品技术领域,包括结构相同的第一立杆和第二立杆,第一立杆下端和第二立杆下端均分别安装在护理床床头两侧的输液架安装孔内,或均分别安装在护理床床尾两侧的输液架安装孔内;支杆,支杆两端分别连接第一立杆上端和第二立杆上端;结构相同的第一输液架和第二输液架,第一输液架包括下端的安装套,第一输液架通过安装套滑动连接在支杆上,安装套一侧壁设有穿过该侧壁的锁紧螺栓,用于将安装套固定在支杆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一输液架和第一输液架可滑动安装于床头或床尾的支杆上,减小对护理床两侧空间的占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输液架
本技术属于医疗辅助用品
,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输液架。
技术介绍
现在临床普遍使用的护理床两侧均设有护理架安装孔,使用时输液架安装在护理架安装孔中,输液架可悬挂输液容器。在对患者进行多通道输液时,尤其在ICU病房中,常需要在患者护理床两侧均安装输液架,此时,输液架占据空间较大,使用其他仪器进行治疗时,影响了仪器的使用空间,危重患者需更换治疗床时,由于两侧的输液架占用空间较大,分别装卸两个输液架程序繁琐,不便于治疗床的更换;此外,将输液架和设备集中摆放时由于输液管路、仪器线路较多,影响医务人员对输液容器的观察和操作,对患者的治疗带来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出,其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过第一输液架和第一输液架可滑动安装于床头或床尾的支杆上,减小对护理床两侧空间的占用的输液架。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功能输液架,包括结构相同的第一立杆和第二立杆,所述第一立杆下端和第二立杆下端均分别安装在护理床床头两侧的输液架安装孔内,或均分别安装在护理床床尾两侧的输液架安装孔内;支杆,所述支杆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立杆上端和第二立杆上端;结构相同的第一输液架和第二输液架,所述第一输液架包括下端的安装套,所述第一输液架通过安装套滑动连接在所述支杆上,所述安装套一侧壁设有穿过该侧壁的锁紧螺栓,用于将所述安装套固定在所述支杆上。进一步,所述支杆采用方钢,所述安装套内设与所述支杆相适应的方形孔,所述安装套通过方形孔套设在所述方钢上。进一步,第一输液杆安装套位于所述第一输液杆和第二输液杆之间的部分为第一顶接段,第二输液杆安装套位于所述第一输液杆和第二输液杆之间的部分为第二顶接段,所述第一顶接段和第二顶接段长度和不小于50CM。进一步,所述一输液架还包括所述第一输液架安装套上沿竖直方向的输液杆,所述输液杆包括外杆和内杆,所述外杆一端设有与其外圆周同轴的内孔,所述内杆外圆周与所述内孔相适应且滑动连接在所述内孔内,所述外杆内孔一侧壁设有穿过该侧壁的锁紧螺栓,用于所述内杆与所述外杆固定;所述输液杆上端设有输液容器挂钩。进一步,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立杆侧壁的插线板盒,用于放置插线板,所述插线板包括侧方设有开口的盒体和铰接在所述盒体开口处的盒盖,所述盒体顶板设有第一豁口,用于穿设所述插线板的电线。进一步,所述盒体的深度不小于所述插线板与其所插插头高度之和,所述盒盖上端设有第二豁口,用于穿设所述插头的电线。进一步,所述支杆采用中空结构,所述支杆两端均至少一侧壁设有与所述中空结构相通的便于穿设所述插线板插头和电线的插线板孔。进一步,所述第一输液架或第二输液架中一个的输液容器挂钩外表面设为红色,用于提示其上悬挂的是非静脉输液容器。本技术通过第一立杆和第二立杆安装在护理床床头或床尾,结构稳定,安装牢固;第一输液架和第二输液架通过安装套滑动安装在支杆上,与输液架分别安装在床两侧相比,本技术可通过移动第一输液架和第二输液架位置来减少对患者侧方空间的占用,为医务人员的其他治疗操作提供空间,且使输液容器位于床头或床尾上方,与其他设备隔开一定距离,便于医务人员对输液容器的观察和操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输液架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输液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沿图2中A-A线的截面图;图4是图2中插线板盒的立体图。其中:1、第一立杆;2、第二立杆;3、支杆;31、插线板孔;4、第一输液架;41、安装套;42、锁紧螺栓;43、方形孔;44、第一顶接段;45、输液杆;46、外杆;47、内杆;48、内孔;49、输液容器挂钩;5、第二输液架;51、第二顶接段;6、插线板盒;61、盒体;62、盒盖;63、第一豁口;64、第二豁口。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一种多功能输液架,如图1、图2所示,包括结构相同的第一立杆1和第二立杆2,所述第一立杆1下端和第二立杆2下端均分别安装在护理床床头两侧的输液架安装孔内,或均分别安装在护理床床尾两侧的输液架安装孔内;支杆3,所述支杆3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立杆1上端和第二立杆2上端;结构相同的第一输液架4和第二输液架5,所述第一输液架4包括下端的安装套41,所述第一输液架4通过安装套41滑动连接在所述支杆3上,所述安装套41一侧壁设有穿过该侧壁的锁紧螺栓42,用于将所述安装套41固定在所述支杆3上。本技术通过第一立杆1和第二立杆2安装在护理床床头或床尾,结构稳定,安装牢固;第一输液架4和第二输液架5通过安装套41滑动安装在支杆3上,与输液架分别安装在床两侧相比,本技术可通过移动第一输液架4和第二输液架5位置来减少对患者侧方空间的占用,为医务人员的其他治疗操作提供空间,同时简化了输液架的装卸,便于病人转移治疗床;另外,由于输液容器位于床头或床尾上方,与其他设备隔开一定距离,便于医务人员对输液容器的观察和操作。支杆3两端可通过铆接、焊接等方式不可拆卸的安装于第一立杆1上端和第二立杆2上端,也可通过螺接等方式可拆卸地安装于第一立杆1上端和第二立杆2上端。进一步,所述第一立杆1和第二立杆2高度均为护理床安装孔底部与护理床床头板顶部的垂直距离,使第一立杆1和第二立杆2安装在床头的输液架安装孔内时,支杆3与床头平齐,不影响护理床的正常使用;该高度使第一立杆1和第二立杆2安装在床尾的输液架安装孔内时,也为患者的正常活动提供充足空间。优选的,第一立杆1与第二立杆2的高度均约55cm。进一步,如图3所示,所述支杆3采用方钢,所述安装套41内设与所述支杆3相适应的方形孔43,所述安装套41通过方形孔43套设在所述方钢上,与使用圆钢相比,可限制第一输液架4和第二输液架5绕支杆3轴向转动,使支杆3沿竖直方向滑动安装在支杆3上。值得说明的是,支杆3也可采用槽钢或其他异形钢管,安装套41内设与该钢管相适应的内孔48,其目的在于限制第一输液架4和第二输液架5绕支杆3轴向转动。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中,如图1、图2所示,第一输液杆45安装套41位于所述第一输液杆45和第二输液杆45之间的部分为第一顶接段44,第二输液杆45安装套41位于所述第一输液杆45和第二输液杆45之间的部分为第二顶接段51,所述第一顶接段44和第二顶接段51长度和不小于50CM,使第一输液杆45和第二输液杆45之间距离不小于50CM,为两个输液杆45上固定输液泵提供充足空间。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如图1、图2所示,所述第一输液架4还包括所述第一输液架4安装套41上沿竖直方向的输液杆45,所述输液杆45包括外杆46和内杆47,所述外杆46一端设有与其外圆周同轴的内孔48,所述内杆47外圆周与所述内孔48相适应且滑动连接在所述内孔48内,所述外杆46内孔48一侧壁设有穿过该侧壁的锁紧螺栓(附图未标示),用于所述内杆47与所述外杆46固定,第一输液架4采用伸缩杆结构,便于调整第一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输液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结构相同的第一立杆和第二立杆,所述第一立杆下端和第二立杆下端均分别安装在护理床床头两侧的输液架安装孔内,或均分别安装在护理床床尾两侧的输液架安装孔内;支杆,所述支杆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立杆上端和第二立杆上端;结构相同的第一输液架和第二输液架,所述第一输液架包括下端的安装套,所述第一输液架通过安装套滑动连接在所述支杆上,所述安装套一侧壁设有穿过该侧壁的锁紧螺栓,用于将所述安装套固定在所述支杆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输液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结构相同的第一立杆和第二立杆,所述第一立杆下端和第二立杆下端均分别安装在护理床床头两侧的输液架安装孔内,或均分别安装在护理床床尾两侧的输液架安装孔内;支杆,所述支杆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立杆上端和第二立杆上端;结构相同的第一输液架和第二输液架,所述第一输液架包括下端的安装套,所述第一输液架通过安装套滑动连接在所述支杆上,所述安装套一侧壁设有穿过该侧壁的锁紧螺栓,用于将所述安装套固定在所述支杆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输液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杆采用方钢,所述安装套内设与所述支杆相适应的方形孔,所述安装套通过方形孔套设在所述方钢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输液架,其特征在于,第一输液杆安装套位于所述第一输液杆和第二输液杆之间的部分为第一顶接段,第二输液杆安装套位于所述第一输液杆和第二输液杆之间的部分为第二顶接段,所述第一顶接段和第二顶接段长度和不小于50CM。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输液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一输液架还包括所述第一输液架安装套上沿竖直方向的输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连莲王娟胡新春沙莎齐华英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