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急救用呼吸道负压吸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90342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负压吸引装置领域,尤其是一种急救用呼吸道负压吸引装置,针对现有负压吸引装置在携带移动时的减震效果较差,且不能得到有效的保护,容易在急救中造成装置损坏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负压吸引器本体,所述负压吸引器本体的底部和两侧均开设有安装槽,负压吸引器本体的底部设有两个底座,两个底座的顶部均开设有缓冲槽,两个缓冲槽内均滑动安装有安装座,安装座活动安装在对应的安装槽内,多个安装槽内均设有固定机构,固定机构与安装座相适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操作方便,该负压吸引器本体在携带移动时的减震效果较好,且能得到有效的保护,不会造成装置的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急救用呼吸道负压吸引装置
本技术涉及负压吸引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急救用呼吸道负压吸引装置。
技术介绍
在急救流程中,首先需查看的就是患者的呼吸是否通畅,如果有分泌物或异物堵塞需尽快解除而保持呼吸道通畅,另外随着头盔和防弹衣的使用,战场上颅脑伤和胸腹伤明显下降,而上呼吸道所在部位却成为防护的薄弱部位,加之现代战争中高爆武器和化学武器的广泛应用,更易造成上呼吸道的创伤,呼吸道梗阻时间过长会直接导致患者缺氧、室息死亡,其致残、致死率极高,如果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呼吸顺畅,那么救治成功率将大大提高;然而现有的负压吸引装置在携带移动时的减震效果较差,且不能得到有效的保护,容易在急救中造成装置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负压吸引装置在携带移动时的减震效果较差,且不能得到有效的保护,容易在急救中造成装置损坏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急救用呼吸道负压吸引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急救用呼吸道负压吸引装置,包括负压吸引器本体,所述负压吸引器本体的底部和两侧均开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急救用呼吸道负压吸引装置,包括负压吸引器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吸引器本体(1)的底部和两侧均开设有安装槽(2),负压吸引器本体(1)的底部设有两个底座(3),两个底座(3)的顶部均开设有缓冲槽(4),两个缓冲槽(4)内均滑动安装有安装座(5),安装座(5)活动安装在对应的安装槽(2)内,多个安装槽(2)内均设有固定机构,固定机构与安装座(5)相适配,两个安装座(5)的底部均焊接有弹簧(6),两个弹簧(6)上均设有阻尼体,两个弹簧(6)的底端均焊接在对应的两个缓冲槽(4)的底部内壁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急救用呼吸道负压吸引装置,包括负压吸引器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吸引器本体(1)的底部和两侧均开设有安装槽(2),负压吸引器本体(1)的底部设有两个底座(3),两个底座(3)的顶部均开设有缓冲槽(4),两个缓冲槽(4)内均滑动安装有安装座(5),安装座(5)活动安装在对应的安装槽(2)内,多个安装槽(2)内均设有固定机构,固定机构与安装座(5)相适配,两个安装座(5)的底部均焊接有弹簧(6),两个弹簧(6)上均设有阻尼体,两个弹簧(6)的底端均焊接在对应的两个缓冲槽(4)的底部内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急救用呼吸道负压吸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包括两个移动板(8)、两个移动块(10)和两个齿轮(14),安装槽(2)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滑槽(7),移动板(8)滑动安装在对应的滑槽(7)内,两个移动板(8)的一侧均与安装座(5)相接触,安装槽(2)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凹槽(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急救用呼吸道负压吸引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志明谭祥娥夏立平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医药职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