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控机床刀盘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8938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数控机床刀盘座,其结构包括机床载体、调节箱、加工台、操控面板、升降连接架、刀盘装置,通过工作轴承旋转带动滚圈旋转,转轮牵动填堵杆从固定硬杆内部延伸滑出,弹簧限定填堵杆滑出一定的距离而不再随滚圈的转动而延伸,转轮在滚圈内部自转,对填堵杆产生一定的拉扯力,通过韧性块的韧性,使得填堵杆可以呈一定的弧度弯曲,而与挡盘、滚圈之间的间隙弧度吻合,对其进行一定范围上的填堵,弹簧钢与滚圈外表面相接触而受到顶压,向内会有一定程度上的凹瘪,不至于与滚圈硬碰硬贴合而使填堵杆无法更紧密的填堵间隙,通过辅助滚球在外抵钢体的外轮廓与滚圈滑动接触,减少滚圈高速运转与弧面产生的摩擦,对外抵钢体造成磨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数控机床刀盘座
本专利技术属于数控机床领域,更具体地说,尤其是涉及到一种数控机床刀盘座。
技术介绍
数控机床上的刀盘座是在数控加工上用以置放刀具的部件,对刀具具有承载作用,它可使数控车床在工件一次装夹过程中完成多样化加工工序,由于现有技术中,刀具在对具有橡胶夹层的铝合金工件进行切削的工作过程中,由于刀具高速运转,与橡胶夹层铝合金工件接触产生高温,容易使工件与刀具在切削中有热熔物产生,当刀盘带动切屑刀具高速旋转时,会在周围产生气流,使部分热熔橡胶体随气流带动形成塑料质感细丝缠绕在刀盘表面,粘附于刀具与刀盘的连接端面,导致在拆装刀具时,冷却后的细丝会掉入凹槽内使安装刀具时形成间隙。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数控机床刀盘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数控机床刀盘座,以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数控机床刀盘座,其结构包括机床载体、调节箱、加工台、操控面板、升降连接架、刀盘装置,所述调节箱与机床载体为一体化且设在机床载体的后端一侧位置,所述加工台焊接于机床载体前端位置的上表面,所述操控面板位于机床载体的上方且与调节箱相连接,所述升降连接架与机床载体为一体化且设在调节箱的旁边,所述刀盘装置活动连接于升降连接架且活动于加工台的上方。所述刀盘装置包括承载座体、防屑絮装置、工作轴承、切削刀具,所述防屑絮装置与承载座体为一体化结构且设在承载座体的底部位置,所述工作轴承贯穿于承载座体内部,所述切削刀具连接在工作轴承的下端且与工作轴承活动配合。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防屑絮装置上包括伸缩杆、连接圈、挡盘、滚圈、转轮,所述伸缩杆位于连接圈内侧且伸缩杆一端与连接圈铰接连接,所述挡盘与连接圈为一体化且设在连接圈的内侧,所述滚圈与伸缩杆的另一端活动卡合,所述转轮活动连接在滚圈的末端,所述伸缩杆在连接圈内侧呈圆环形均匀分布。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伸缩杆包括铰接端、固定硬杆、弹簧、填堵杆,所述铰接端嵌固连接在固定硬杆的上端,所述弹簧位于固定硬杆的内部且上端与固定硬杆内部顶端相连接,所述弹簧的下端与填堵杆相连接且填堵杆通过弹簧与固定硬杆活动卡合,所述固定硬杆内部为空心状态,所述填堵杆宽度略细于固定硬杆。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填堵杆包括韧性块、硬块、顺向层,所述硬块嵌入于韧性块内部,所述顺向层连接在韧性块的旁侧位置,所述硬块在韧性块内部嵌套设有八个且为梯形状,其材质为树脂材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顺向层包括缓冲层、弹簧钢、内撑块,所述内撑块活动连接在缓冲层外侧,所述弹簧钢连接在内撑块外侧,所述弹簧钢与缓冲层通过内撑块活动配合,所述缓冲层、弹簧钢、内撑块作为一个整体而相互配合活动,且分别设有五个。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弹簧钢包括外抵钢体、辅助滚球,所述辅助滚球活动连接于外抵钢体的外轮廓边,所述辅助滚球设有八个。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通过转轮牵动填堵杆从固定硬杆内部延伸滑出,弹簧限定填堵杆滑出一定的距离而不再随滚圈的转动而延伸,此时转轮在滚圈内部自转,对填堵杆产生一定的拉扯力,利用韧性块的韧性,拉扯力将韧性块不断拉扯,硬块在韧性块内部对韧性块起形态支撑的同时也对韧性块有所形变,牵扯顺向层趋于弧形形变,从而使得填堵杆可以呈一定的弧度弯曲,而与挡盘、滚圈之间的间隙弧度吻合,使得间隙距离缩小。2.通过弹簧钢内部的内撑块对其整体形态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的同时,弹簧钢根据自身的弹性,向内会有一定程度上的凹瘪,不至于与滚圈硬碰硬贴合而使两者接触产生的顶压力让填堵杆无法更紧密的填堵间隙,通过辅助滚球在外抵钢体的外轮廓与滚圈滑动接触,避免滚圈对外抵钢体外轮廓面直接接触,减少滚圈高速运转与弧面产生的摩擦,对外抵钢体造成磨损。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数控机床刀盘座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刀盘装置正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防屑絮装置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伸缩杆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填堵杆俯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顺向层俯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弹簧钢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机床载体-1、调节箱-2、加工台-3、操控面板-4、升降连接架-5、刀盘装置-6、承载座体-61、防屑絮装置-62、工作轴承-63、切削刀具-64、伸缩杆-621、连接圈-622、挡盘-623、滚圈-624、转轮-625、铰接端-211、固定硬杆-212、弹簧-213、填堵杆-214、韧性块-141、硬块-142、顺向层-143、缓冲层-431、弹簧钢-432、内撑块-433、外抵钢体-321、辅助滚球-322。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实施例1:如附图1至附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数控机床刀盘座,其结构包括机床载体1、调节箱2、加工台3、操控面板4、升降连接架5、刀盘装置6,所述调节箱2与机床载体1为一体化且设在机床载体1的后端一侧位置,所述加工台3焊接于机床载体1前端位置的上表面,所述操控面板4位于机床载体1的上方且与调节箱2相连接,所述升降连接架5与机床载体1为一体化且设在调节箱2的旁边,所述刀盘装置6活动连接于升降连接架5且活动于加工台3的上方。所述刀盘装置6包括承载座体61、防屑絮装置62、工作轴承63、切削刀具64,所述防屑絮装置62与承载座体61为一体化结构且设在承载座体61的底部位置,所述工作轴承63贯穿于承载座体61内部,所述切削刀具64连接在工作轴承63的下端且与工作轴承63活动配合。其中,所述防屑絮装置62上包括伸缩杆621、连接圈622、挡盘623、滚圈624、转轮625,所述伸缩杆621位于连接圈622内侧且伸缩杆621一端与连接圈622铰接连接,所述挡盘623与连接圈622为一体化且设在连接圈622的内侧,所述滚圈624与伸缩杆621的另一端活动卡合,所述转轮625活动连接在滚圈624的末端,所述伸缩杆621在连接圈622内侧呈圆环形均匀分布,且每个伸缩杆621下端均连接转轮625,使其随转轮625与滚圈624的间隙配合滑动而摆动。其中,所述伸缩杆621包括铰接端211、固定硬杆212、弹簧213、填堵杆214,所述铰接端211嵌固连接在固定硬杆212的上端,所述弹簧213位于固定硬杆212的内部且上端与固定硬杆212内部顶端相连接,所述弹簧213的下端与填堵杆214相连接且填堵杆214通过弹簧213与固定硬杆212活动卡合,所述固定硬杆212内部为空心状态,所述填堵杆214宽度略细于固定硬杆212,所述弹簧213配合填堵杆214从固定硬杆212内部延伸出,同时也限定固定硬杆212与填堵杆214整体的长度,使其与间隙弧度长度较吻合。其中,所述填堵杆214包括韧性块141、硬块142、顺向层143,所述硬块142嵌入于韧性块141内部,所述顺向层143连接在韧性块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数控机床刀盘座,其结构包括机床载体(1)、调节箱(2)、加工台(3)、操控面板(4)、升降连接架(5)、刀盘装置(6),所述调节箱(2)与机床载体(1)为一体化且设在机床载体(1)的后端一侧位置,所述加工台(3)焊接于机床载体(1)前端位置的上表面,所述操控面板(4)位于机床载体(1)的上方且与调节箱(2)相连接,所述升降连接架(5)与机床载体(1)为一体化且设在调节箱(2)的旁边,所述刀盘装置(6)活动连接于升降连接架(5)且活动于加工台(3)的上方,其特征在于:/n所述刀盘装置(6)包括承载座体(61)、防屑絮装置(62)、工作轴承(63)、切削刀具(64),所述防屑絮装置(62)与承载座体(61)为一体化结构且设在承载座体(61)的底部位置,所述工作轴承(63)贯穿于承载座体(61)内部,所述切削刀具(64)连接在工作轴承(63)的下端且与工作轴承(63)活动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控机床刀盘座,其结构包括机床载体(1)、调节箱(2)、加工台(3)、操控面板(4)、升降连接架(5)、刀盘装置(6),所述调节箱(2)与机床载体(1)为一体化且设在机床载体(1)的后端一侧位置,所述加工台(3)焊接于机床载体(1)前端位置的上表面,所述操控面板(4)位于机床载体(1)的上方且与调节箱(2)相连接,所述升降连接架(5)与机床载体(1)为一体化且设在调节箱(2)的旁边,所述刀盘装置(6)活动连接于升降连接架(5)且活动于加工台(3)的上方,其特征在于:
所述刀盘装置(6)包括承载座体(61)、防屑絮装置(62)、工作轴承(63)、切削刀具(64),所述防屑絮装置(62)与承载座体(61)为一体化结构且设在承载座体(61)的底部位置,所述工作轴承(63)贯穿于承载座体(61)内部,所述切削刀具(64)连接在工作轴承(63)的下端且与工作轴承(63)活动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控机床刀盘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屑絮装置(62)上包括伸缩杆(621)、连接圈(622)、挡盘(623)、滚圈(624)、转轮(625),所述伸缩杆(621)位于连接圈(622)内侧且伸缩杆(621)一端与连接圈(622)铰接连接,所述挡盘(623)与连接圈(622)为一体化且设在连接圈(622)的内侧,所述滚圈(624)与伸缩杆(621)的另一端活动卡合,所述转轮(625)活动连接在滚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毓丽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赢帝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