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碳化硅水冷齿板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488812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铝碳化硅水冷齿板的制备方法,采用高压锻造法,在高温高压下将多孔碳化硅预制体浸透在铝合金的熔融金属中,控制浸渗压力和保压时间,冷却后脱模得到厚度3~7mm的铝碳化硅复合体;选用含镁元素的铝合金,控制铝水熔炼温度和模具温度,利用高压锻造法制备铝合金水冷齿板;采用焊接方式将制备的铝碳化硅复合体与制备的铝合金水冷齿板进行连接制成铝碳化硅水冷齿板。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焊接的方式将齿柱和铝碳化硅复合体平板底座连接,解决了传统工艺漏齿断齿的问题,焊接强度高,焊接孔洞率低,体现了本发明专利技术工艺的优越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铝碳化硅水冷齿板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封装基板
,具体涉及一种铝碳化硅水冷齿板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混合动力汽车(HEV),充电电动汽车(PEV)和轨道交通等通常使用电机驱动功率模块和IGBT模块,这些模块运行时会产生非常大的热量。为了冷却这些电子功率模块,市场上最有效的的方法采用的是水循环冷却。水冷齿板能够将功率模块上的大量的热用高效率的传导方式传导到冷却液中,从而构成冷却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铝碳化硅水冷齿板使用的是一次性一体浸渗成型的方式制备而来,此制备工艺在密闭的腔体内,将熔融的铝液真空渗压到模具中的多孔碳化硅平板和模具孔位中。由于水冷齿板模具中的孔位(齿位)密集,而且都是盲孔状态,在负压的情况下渗入的铝液容易出现不致密、漏齿、短齿等不良现象;同时该方法脱模困难,且少量循环后模具极易损坏,因此有良率低,成本高,大规模产业化推广难的问题。另外,在将多孔碳化硅预制体浸渗铝液并冷却时,由于平板部分(铝碳化硅复合体)和齿部分(铝合金)的热膨胀系数差距大而产生的热应力发生残留,造成脱模困难并出现裂痕等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铝碳化硅水冷齿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采用高压锻造法,在高温高压下将多孔碳化硅预制体浸透在铝合金的熔融金属中,控制浸渗压力和保压时间,冷却后脱模得到厚度3~7mm的铝碳化硅复合体;/nS2、选用含镁元素的铝合金,控制铝水熔炼温度和模具温度,利用高压锻造法制备铝合金水冷齿板;/nS3、采用焊接方式将步骤S1制备的铝碳化硅复合体与步骤S2制备的铝合金水冷齿板进行连接制成铝碳化硅水冷齿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铝碳化硅水冷齿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采用高压锻造法,在高温高压下将多孔碳化硅预制体浸透在铝合金的熔融金属中,控制浸渗压力和保压时间,冷却后脱模得到厚度3~7mm的铝碳化硅复合体;
S2、选用含镁元素的铝合金,控制铝水熔炼温度和模具温度,利用高压锻造法制备铝合金水冷齿板;
S3、采用焊接方式将步骤S1制备的铝碳化硅复合体与步骤S2制备的铝合金水冷齿板进行连接制成铝碳化硅水冷齿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碳化硅水冷齿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铝合金的加热温度为720~760℃,多孔碳化硅预制体的加热温度为700~740℃,浸渗压力为1~5Mpa,保压时间为30~60分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碳化硅水冷齿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多孔碳化硅预制体的体积率为55%~7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碳化硅水冷齿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铝碳化硅复合体中铝合金层的平均厚度为50~150μm,铝碳化硅复合体的焊接面平面度<50微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碳化硅水冷齿板的制备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天昊何娟景文甲刘磊王鹏冲王津舵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亿特立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