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式升降门机构,包括支撑板、第一钢丝、第二钢丝、第一滑动门,支撑板的顶部设有第一定滑轮和第四定滑轮,且支撑板的底部分设有第二定滑轮和第三定滑轮,且支撑板设置有气缸,气缸的活塞杆端固定连接有动滑轮,第一钢丝的头端与支撑板的顶部连接,第一钢丝依次绕经动滑轮和第一定滑轮与第一滑动门的一侧顶端固定连接;第二钢丝的头端与第一滑动门的底端连接,第二钢丝依次绕经第二定滑轮、第三定滑轮和第四定滑轮与第一滑动门的另一侧顶端固定连接;当气缸带动动滑轮沿支撑板的高度方向移动时,第一钢丝和第二钢丝带动第一滑动门沿支撑板的高度方向移动。避免了双气缸驱动不同步性,且两根钢丝相互之间不会绞合在一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式升降门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气动提升门
,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自动式升降门机构。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机械加工业的发展,对机械加工设备的安全防护要求的不断提高,对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节省空间的要求也在提升。当一台设备(例如线切割机床)需要较大的进料门,又没有足够的空间时,双层自动升降门的需求就极为迫切。目前使用的自动升降门,有采用单个气缸提拉和采用双气缸在门两侧提拉的方案。申请号为“201820454380.X”的一种重叠式气动提升门中提出了采用两个气缸分设于隔离门的两侧分别提拉隔离门以实现自动升降的结构。但是上述结构仍存在双气缸驱动存在不同步性,难以保持双气缸的驱动始终保持同步,长时间运行,一侧会磨损严重,影响寿命的问题。申请号为“200420080571.2”的胶膜纸干燥机升降门提出了一种通过一个气缸的动滑轮上绕有两根钢丝,每个钢丝分别连接提升门的一侧以带动提升门升降。但是上述结构仍存在两股钢丝绳易绞合在一起,且两股钢丝绳的角度和张力可能会不一致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过单个气缸带动滑动门的一侧顶端上升,且滑动门同侧底端通过钢丝与滑动门的另一侧顶端连接,并通过定滑轮改变拉力方向以带动滑动门的另一侧顶端同步上升的自动式升降门机构。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式升降门机构,包括支撑板、第一钢丝、第二钢丝、第一滑动门和第二滑动门,所述支撑板、第一滑动门和第二滑动门相互平行,且第一滑动门和第二滑动门有部分重叠;所述支撑板的顶部于第一滑动门的两侧分设有第一定滑轮和第四定滑轮,且所述支撑板的底部于第一滑动门的两侧分设有第二定滑轮和第三定滑轮,且所述支撑板固定设置有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杆端固定连接有动滑轮;所述第一钢丝的头端与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钢丝依次绕经所述动滑轮和所述第一定滑轮,且所述第一钢丝的尾端与所述第一滑动门的一侧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钢丝的头端与所述第一滑动门的底端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二钢丝的头端与第一钢丝的尾端位于第一滑动门的同侧,所述第二钢丝依次绕经第二定滑轮、第三定滑轮和第四定滑轮,所述第二钢丝的尾端与第一滑动门的另一侧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上沿自身高度方向设置有开口,当所述气缸带动所述动滑轮沿支撑板的高度方向移动时,所述第一钢丝和第二钢丝带动第一滑动门于所述开口处沿支撑板的高度方向移动;且所述第一滑动门上设置有第一卡接块,所述第二滑动门上设置有第二卡接块,所述第一滑动门相对于所述第二滑动门移动至指定位置时,所述第一卡接块与所述第二卡接块相抵,所述第一滑动门带动所述第二滑动门于所述开口处沿支撑板的高度方向移动。在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滑动导向组件,所述滑动导向组件包括第一导轨与第二导轨,所述第一导轨与第二导轨均沿支撑板的长度方向设置,且所述第一导轨与第二导轨分设于所述第一滑动门的两侧;所述第一导轨上并排设置有第一导向槽与第二导向槽,所述第一导向槽与第二导向槽均沿第一导轨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一滑动门的一侧侧边可滑动设置于第一导向槽内,所述第二滑动门的一侧侧边可滑动设置于第二导向槽内;所述第二导轨上沿自身长度方向设置有第三导向槽,所述第二滑动门的另一侧侧边可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三导向槽内;所述第一滑动门的另一侧侧边沿第一滑动门的宽度方向向外凸起形成凸耳,所述凸耳跨过所述第二导轨并设置有导向块,且所述第二导轨的一侧设置有导向柱,所述导向柱沿支撑板的高度方向设置,所述导向柱贯穿所述导向块并可相对滑动。在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凸耳上设置有第一连接组件,所述凸耳通过第一连接组件与所述第一钢丝的尾端连接;所述第一滑动门上设置有第二连接组件,所述第二连接组件的两端于第一滑动门的宽度方向上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导轨的两侧,所述第二连接组件远离第一滑动门的一端跨过所示第一导轨并与所述第二钢丝的尾端固定连接。在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支撑板的底部设置有防撞垫,所述气缸带动所述动滑轮回退至行程起点时,所述第一滑动门的底端面和第二滑动门的底端面均与所述防撞垫相抵。在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第一滑动门与第二滑动门的宽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开口的宽度。有益效果1、通过单个气缸推动动滑轮升降以拉动第一钢丝带动第一滑动门的一侧顶端上升,且第一滑动门同侧底端通过钢丝与滑动门的另一侧顶端连接,并通过定滑轮改变拉力方向以带动滑动门的另一侧顶端同步上升,避免了双气缸驱动存在不同步性,难以保持双气缸的驱动始终保持同步的问题。2、且由于第一钢丝头端与撑板的顶端板面连接,第一钢丝的尾端与第一滑动门的一侧顶端固定连接,而第二钢丝的头端第一滑动门的底端固定连接,第二钢丝的尾端与第一滑动门的另一侧顶端固定连接,两根钢丝相互之间不存在交错,不存在钢丝绞合在一起导致设备无法流畅运作的问题。3、通过第一定滑轮将第一钢丝的拉力方向改为竖直向上,并通过第二定滑轮、第三定滑轮、第四定滑轮将第二钢丝的拉力方向也改为竖直向上,两股钢丝绳的角度和张力始终保持一致。4、通过第一钢丝绕经动滑轮,在气缸带动动滑轮下移的过程中,动滑轮的行程为X,但是第一钢丝位于动滑轮两侧的钢丝段均拉伸了X的长度距离,使得第一滑动门整体上移了2X,使得第一滑动门的提升高度达到气缸行程的2倍,大大降低了气缸的行程要求,减小了气缸的体积,进而缩小了整体的结构大小。附图说明图1为带有中走丝机床前罩的中走丝机床的正视图;图2为中走丝机床前罩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中走丝机床前罩的背部视图;图4为中走丝机床前罩的于背部视角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及局部放大图;图5为中走丝机床前罩的于底部视角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中A部分的放大图;图7为图5中B部分的放大图;图8为图5中C部分的放大图;图9为第二连接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0为第二连接组件的正视图;图11为另一个方向上中走丝机床前罩的于背部视角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及局部放大图;图12为中走丝机床前罩的侧视图;图13为图12中A-A的剖视图;图14为导向柱的结构示意图及局部放大图;图15为导向块的结构示意图;图16为第一导轨与支撑板板面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17为第二导轨与支撑板板面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18为自动式升降门机构升降示意图。示意图中的标号说明:1-罩体,2-支撑板,3-围板,4-开口,401-遮挡部,402-门窗部,5-第一钢丝,6-第二钢丝,7-第一滑动门,701-回形框架,702-透明玻璃,703-凸耳,8-第二滑动门,9-顶板,10-底板,11-侧板,12-拉环,13-第一定滑轮,14-第二定滑轮,15-第三定滑轮,16-第四定滑轮,17-气缸,18-动滑轮,19-第一卡接块,20-第二卡接块,21-防撞垫,22-第一导轨,2201-第一导向槽,2202-第二导向槽,2203-第一立板,2204-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式升降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板、第一钢丝、第二钢丝、第一滑动门和第二滑动门,所述支撑板、第一滑动门和第二滑动门相互平行,且第一滑动门和第二滑动门有部分重叠;所述支撑板的顶部于第一滑动门的两侧分设有第一定滑轮和第四定滑轮,且所述支撑板的底部于第一滑动门的两侧分设有第二定滑轮和第三定滑轮,且所述支撑板固定设置有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杆端固定连接有动滑轮;所述第一钢丝的头端与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钢丝依次绕经所述动滑轮和所述第一定滑轮,且所述第一钢丝的尾端与所述第一滑动门的一侧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钢丝的头端与所述第一滑动门的底端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二钢丝的头端与第一钢丝的尾端位于第一滑动门的同侧,所述第二钢丝依次绕经第二定滑轮、第三定滑轮和第四定滑轮,所述第二钢丝的尾端与第一滑动门的另一侧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上沿自身高度方向设置有开口,当所述气缸带动所述动滑轮沿支撑板的高度方向移动时,所述第一钢丝和第二钢丝带动第一滑动门于所述开口处沿支撑板的高度方向移动;且所述第一滑动门上设置有第一卡接块,所述第二滑动门上设置有第二卡接块,所述第一滑动门相对于所述第二滑动门移动至指定位置时,所述第一卡接块与所述第二卡接块相抵,所述第一滑动门带动所述第二滑动门于所述开口处沿支撑板的高度方向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式升降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板、第一钢丝、第二钢丝、第一滑动门和第二滑动门,所述支撑板、第一滑动门和第二滑动门相互平行,且第一滑动门和第二滑动门有部分重叠;所述支撑板的顶部于第一滑动门的两侧分设有第一定滑轮和第四定滑轮,且所述支撑板的底部于第一滑动门的两侧分设有第二定滑轮和第三定滑轮,且所述支撑板固定设置有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杆端固定连接有动滑轮;所述第一钢丝的头端与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钢丝依次绕经所述动滑轮和所述第一定滑轮,且所述第一钢丝的尾端与所述第一滑动门的一侧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钢丝的头端与所述第一滑动门的底端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二钢丝的头端与第一钢丝的尾端位于第一滑动门的同侧,所述第二钢丝依次绕经第二定滑轮、第三定滑轮和第四定滑轮,所述第二钢丝的尾端与第一滑动门的另一侧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上沿自身高度方向设置有开口,当所述气缸带动所述动滑轮沿支撑板的高度方向移动时,所述第一钢丝和第二钢丝带动第一滑动门于所述开口处沿支撑板的高度方向移动;且所述第一滑动门上设置有第一卡接块,所述第二滑动门上设置有第二卡接块,所述第一滑动门相对于所述第二滑动门移动至指定位置时,所述第一卡接块与所述第二卡接块相抵,所述第一滑动门带动所述第二滑动门于所述开口处沿支撑板的高度方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式升降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滑动导向组件,所述滑动导向组件包括第一导轨与第二导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则言,阙彦,王方正,
申请(专利权)人:力同机械自动化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