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座及具有其的便携式食物处理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88529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座及具有其的便携式食物处理机,该机座包括壳体组件、搅打组件、加热组件和供电组件,壳体组件设置具有开口端的容腔,加热组件包括盘体和加热件,盘体设置在开口端,加热件用于加热盘体,搅打组件包括驱动件和刀具,驱动件设置在容腔内,刀具设置在容腔外且与驱动件传动连接,供电组件包括为驱动件和加热件提供电能的电源。机座用于便携式食物处理机,对食物进行搅打时,电源为驱动件提供电能对食物进行搅打,对食物进行加热时,电源为加热件提供电能对食物的加热,避免了使用环境对便携式食物处理机的限制,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机座及具有其的便携式食物处理机
本技术涉及生活电器
,尤其涉及一种机座。本技术还涉及一种便携式食物处理机。
技术介绍
本部分提供的仅仅是与本公开相关的背景信息,其并不必然是现有技术。便携式食物处理机(例如便携式果汁机或便携式豆浆机),通常包括机座和杯组件,机座包括刀具组件和加热组件,杯组件以可拆卸的方式设置在机座上,机座通过连接220V交流电实现刀具组件对食物的搅打,加热组件对食物的加热。但是,当用户处于无220V交流电的环境中,便携式食物处理机的使用受到限制,无法实现对食物的处理,从而降低了用户的使用体验,不利于产品的推广和普及。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至少解决便携式食物处理机使用受限的问题。该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机座,用于便携式食物处理机,所述机座包括:壳体组件,所述壳体组件设置具有开口端的容腔;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包括盘体和加热件,所述盘体设置在所述开口端,所述加热件用于加热所述盘体;搅打组件,所述搅打组件包括驱动件和刀具,所述驱动件设置在所述容腔内,所述刀具设置在所述容腔外且与所述驱动件传动连接;供电组件,所述供电组件包括为所述驱动件和所述加热件提供电能的电源。根据本技术的机座,盘体设置在容腔的开口端且将容腔的开口端封闭,加热件设置在盘体上,驱动件和供电组件均设置在容腔内,电源为驱动件和加热件提供电能。机座用于便携式食物处理机,当需要对食物进行搅打时,电源为驱动件提供电能,驱动件运行,从而带动刀具对食物进行搅打,当需要对食物进行加热时,电源为加热件提供电能,加热件对盘体进行加热,从而实现对食物的加热,使得用户可以随时随地使用便携式食物处理机,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便于产品的推广和普及。另外,根据本技术的机座,还可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源设置在所述容腔内且沿所述驱动件的周向设置,所述电源为可充电结构。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源包括多个电池模块,各所述电池模块沿所述驱动件的周向依次串联设置。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池模块为柱状结构。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供电组件还包括:第一连接件,相邻两所述电池模块的电极相反,相邻两所述电池模块的各所述电池模块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电连接;第二连接件,位于首端的所述电池模块的接线端与所述第二连接件电连接;第三连接件,位于尾端的所述电池模块的接线端与所述第三连接件电连接。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为第一镍带;并且/或者所述第二连接件为第二镍带;并且/或者所述第三连接件为第三镍带。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供电组件还包括沿所述驱动件的周向设置的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上设有与所述电池模块的数量一致的第一电池位,所述电池模块对应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池位上。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架上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或第二连接件和/或第三连接件的安装。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供电组件还包括沿所述驱动件的周向设置的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上设有与所述电池模块的数量一致的第二电池位,所述电池模块对应设置在所述第二电池位上。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架上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或第二连接件和/或第三连接件的安装。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供电组件还包括:充放电模块,所述充放电模块设置在所述容腔内且与所述第二支架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所述充放电模块的充电口设置在所述壳体组件上;主控模块,所述主控模块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所述主控模块与所述驱动件、所述电源、所述加热件和所述充放电模块电连接;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热组件还包括温控器,所述温控器与所述主控模块电连接;并且/或者所述加热件为设置在所述盘体上的PCT发热膜;并且/或者所述壳体组件包括底座和外壳,所述底座和外壳合围形成所述容腔,所述充电口设置在所述外壳上;并且/或者所述搅打组件还包括安装架和密封件,所述安装架安装在所述容腔内,所述密封件夹设于所述安装架与所述壳体组件之间,所述驱动件安装在所述安装架上。本技术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便携式食物处理机,所述便携式食物处理机包括:机座,所述机座为根据如上所述的机座;杯组件,所述杯组件包括杯体,所述杯体以可拆卸的方式设置在所述机座上;杯盖组件,所述杯盖组件包括盖体和放气阀,所述杯盖以可拆卸的方式设置在所述杯体的杯口,所述放气阀设置在所述盖体上。根据本技术的便携式食物处理机,其中,机座的盘体设置在容腔的开口端且将容腔的开口端封闭,加热件设置在盘体上,驱动件和供电组件均设置在容腔内,当需要对食物进行搅打时,电源为驱动件提供电能,驱动件运行,从而带动刀具对食物进行搅打,当需要对食物进行加热时,电源为加热件提供电能,加热件对盘体进行加热,从而实现对食物的加热,使得用户可以随时随地使用便携式食物处理机,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便于产品的推广和普及。附图说明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技术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方式的便携式食物处理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所示便携式食物处理机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所示便捷式食物处理机的剖视图;图4为图1中所示便携式食物处理机的机座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所示供电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主控模块和充放电模块未示出);图6为图5中所示供电组件的第二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4中所示盘体的部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如下:100为便携式食物处理机;10为杯盖组件,11为盖体,12为放气阀;20为杯组件,21为杯体,22为杯套,23为密封圈;30为机座,31为壳体组件,311为外壳,312为底座,32为加热组件,321为盘体,322为温控器,323为加热件,33为搅打组件,331为刀具,332为驱动件,333为安装架,334为密封件,335为油封,34为供电组件,341为第一支架,3411为第一电池位,3412为第一安装槽,342为第一连接件,343为电芯,344为第二连接件,345为第三连接件,346为第二支架,3461为第二电池位,3462为第二安装槽,3463为连接柱,347为充放电模块,348为主控模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座,用于便携式食物处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包括:/n壳体组件(31),所述壳体组件(31)设置具有开口端的容腔;/n加热组件(32),所述加热组件(32)包括盘体(321)和加热件(323),所述盘体(321)设置在所述开口端,所述加热件(323)用于加热所述盘体(321);/n搅打组件(33),所述搅打组件(33)包括驱动件(332)和刀具(331),所述驱动件(332)设置在所述容腔内,所述刀具(331)设置在所述容腔外且与所述驱动件(332)传动连接;/n供电组件(34),所述供电组件(34)包括为所述驱动件(332)和所述加热件(323)提供电能的电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座,用于便携式食物处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包括:
壳体组件(31),所述壳体组件(31)设置具有开口端的容腔;
加热组件(32),所述加热组件(32)包括盘体(321)和加热件(323),所述盘体(321)设置在所述开口端,所述加热件(323)用于加热所述盘体(321);
搅打组件(33),所述搅打组件(33)包括驱动件(332)和刀具(331),所述驱动件(332)设置在所述容腔内,所述刀具(331)设置在所述容腔外且与所述驱动件(332)传动连接;
供电组件(34),所述供电组件(34)包括为所述驱动件(332)和所述加热件(323)提供电能的电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设置在所述容腔内且沿所述驱动件(332)的周向设置,所述电源为可充电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包括多个电池模块,各所述电池模块沿所述驱动件(332)的周向依次串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块为柱状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组件(34)还包括:
第一连接件(342),相邻两所述电池模块的电极相反,相邻两所述电池模块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342)电连接;
第二连接件(344),位于首端的所述电池模块的接线端与所述第二连接件(344)电连接;
第三连接件(345),位于尾端的所述电池模块的接线端与所述第三连接件(345)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342)为第一镍带;
并且/或者所述第二连接件(344)为第二镍带;
并且/或者所述第三连接件(345)为第三镍带。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组件(34)还包括沿所述驱动件(332)的周向设置的第一支架(341),所述第一支架(341)上设有与所述电池模块的数量一致的第一电池位(3411),所述电池模块对应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池位(3411)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341)上设有第一安装槽(3412),所述第一安装槽(3412)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342)和/或第二连接件(344)和/或第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向华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生活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