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模具移模的装置技术领域,特指自动推拉定位移模装置;包括有两组移模固定板、两组移模支臂,移模支臂枢接于移模固定板的前端面,移模支臂的顶部具有移模轨道,移模轨道上滑设有移动座,移动座枢接有连接杆,连接杆固定连接有公用垫板;移模轨道配有多个滚轮,移动座中心底部开设有与滚轮配合的限位槽,限位槽沿移模轨道方向开设;公用垫板的底部开设有与滚轮配合的凹槽,公用垫板活动位于滚轮上;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公用垫板承载模具在移模支臂上移动,使模具移动位置准确,而且实现自动化操作,无需人力推拉校正位置,能快速使模具进入压机内部,并且迅速将模具的中心与压机的几何中心吻合,达到快速换模的目的,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推拉定位移模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模具移模的装置
,特指自动推拉定位移模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冲压机需要用到模具,不同产品会配备不同的模具,在生产完成一种产品后,可能会更换不同的模具进行另一种产品的生产。模具在5吨以上时,人工是无法将模具轻松推动的,模具更换费时费力。另外,模具更换穿完成后,需要让模具的几何中心与压机的几何中心一致,需要花几个小时的时间来做细微的调整,劳动强度太大且没有效率。因此,基于上述现有的模具移模技术的缺陷,需要对现有的模具移模技术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自动推拉定位移模装置,该自动推拉定位移模装置解决了现有的模具移模技术所存在的:很难移动模具等缺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自动推拉定位移模装置,包括有两组移模固定板、两组移模支臂,移模支臂枢接于移模固定板的前端面,移模支臂的顶部具有移模轨道,移模轨道上滑设有移动座,移动座枢接有连接杆,连接杆固定连接有公用垫板;移模轨道配有多个滚轮,移动座中心底部开设有与滚轮配合的限位槽,限位槽沿移模轨道方向开设;公用垫板的底部开设有与滚轮配合的凹槽,公用垫板活动位于滚轮上。所述的移模支臂上水平安装有马达、丝杆,移动座套设于丝杆上,马达驱动丝杆。所述的移模固定板顶端安装有前滚轮,前滚轮与公用垫板的凹槽活动嵌设。所述的前滚轮位于连接杆的下方。所述的移模支臂的前端底部具有可伸缩的油压脚杯。所述的移模轨道的侧面水平安装有两条直线滑轨,移动座的侧面安装有滑轮,滑轮位于两条直线滑轨之间。所述的移模固定板的前端、内侧均固定有固定板定位块,固定板定位块均开设有定位孔,移模支臂开设有凹槽,凹槽旁边固定有支臂定位块,支臂定位块开设有定位孔;两个固定板定位块、支臂定位块的高度一致,凹槽与移模固定板前端的固定板定位块活动嵌合,移模支臂上安装有活动调节的插销。所述的移模支臂内侧安装有出模停止位感应器、进模停止位感应器、减速感应器,出模停止位感应器、进模停止位感应器、减速感应器位于直线滑轨的下方,出模停止位感应器、进模停止位感应器分别位于移模支臂的前端、后端,减速感应器位于出模停止位感应器、进模停止位感应器之间,移动座的内侧具有拨杆,拨杆与出模停止位感应器、进模停止位感应器、减速感应器配合定位。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公用垫板承载模具在移模支臂上移动,使模具移动位置准确,而且实现自动化操作,无需人力推拉校正位置,能快速使模具进入压机内部,并且迅速将模具的中心与压机的几何中心吻合,达到快速换模的目的,提高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原理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局部示意图一。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局部示意图二。图4为图3的局部放大示意图。本专利技术的标号名称如下:移模固定板1、移模支臂2、移模轨道3、油压脚杯4、移动座5、滚轮6、直线滑轨7、滑轮8、限位槽9、马达10、丝杆11、出模停止位感应器12、进模停止位感应器13、拨杆14、减速感应器15、连接杆16、固定板定位块17、支臂定位块18、插销19、公用垫板20、定位孔21、前滚轮2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见图1——图4,本专利技术自动推拉定位移模装置,包括有移模固定板1、移模支臂2,移模固定板1垂直安装有压机的前端面,移模支臂2枢接于移模固定板1的前端面,移模固定板1、移模支臂2分别有两组,移模支臂2的顶部具有移模轨道3,移模轨道3上滑设有移动座5。本专利技术的移模支臂2的前端底部具有可伸缩的油压脚杯4,移模支臂2打开时,伸出油压脚杯4,用于支撑移模支臂2。本专利技术的移模轨道3配有多个滚轮6。本专利技术的移动座5中心底部开设有限位槽9,限位槽9沿移模轨道3方向开设,限位槽9的宽度与滚轮6的宽度相当,最好相同,限位槽9嵌设滚轮6,保证移动座5的位置准确。本专利技术的移模轨道3的侧面水平安装有两条直线滑轨7,移动座5的侧面安装有滑轮8,滑轮8位于两条直线滑轨7之间。本专利技术的移模支臂2上安装有马达10、丝杆11,丝杆11水平安装于直线滑轨7的下方,马达10的输出轴平行于丝杆,马达10驱动丝杆11,移动座5套设于丝杆11上。本专利技术的移模支臂2内侧安装有出模停止位感应器12、进模停止位感应器13、减速感应器15,出模停止位感应器12、进模停止位感应器13、减速感应器15位于直线滑轨7的下方,出模停止位感应器12位于移模支臂2的前端,进模停止位感应器13位于移模支臂2的后端,减速感应器15位于出模停止位感应器12、进模停止位感应器13之间,移动座5的内侧具有拨杆14,拨杆14与出模停止位感应器12、进模停止位感应器13、减速感应器15配合定位,用于移动座5出模停止、进模停止、进模减速。本专利技术配合使用公用垫板20,公用垫板20具有压机定位的定位孔21,公用垫板20的前端连接有连接杆16,连接杆16的前端与移动座枢接。连接杆16与移动轨道3方向相同。本专利技术的移模固定板1呈平面板状,它的前端、内侧均固定有固定板定位块17,固定板定位块17均开设有定位孔,移模支臂2开设有凹槽,凹槽旁边固定有支臂定位块18,支臂定位块18开设有定位孔;两个固定板定位块17、支臂定位块18的高度一致,凹槽与移模固定板1前端的固定板定位块17活动嵌合,移模支臂2上安装有活动调节的插销19。工作时,移模固定板1、移模支臂2正对,移模固定板1内侧的固定板定位块17与移模支臂2的支臂定位块18平齐,移模固定板1前端的固定板定位块17嵌入移模支臂2的凹槽内,插销19将固定板定位块17、支臂定位块18锁定。不工作时,向外旋转移模支臂2,移模固定板1、移模支臂2呈90度,移模固定板1前端的固定板定位块17与移模支臂2的支臂定位块18平齐,插销19将固定板定位块17、支臂定位块18锁定。本专利技术的移模固定板1的顶端具有前滚轮22,前滚轮22与移模支臂2的滚轮6位于同一直线上且大小相同,公用垫板20的底部开设有与前滚轮22配合的凹槽。前滚轮22活动嵌设于公用垫板20的凹槽内,用于支撑公用垫板20移动。前滚轮22位于连接杆16的下方。本专利技术当压机内无模具时,先手动旋转左、右移模支臂2,使移模支臂2垂直于压机工作台,用插销19插入固定板定位块17的孔内,确保移模支臂2不会松动旋转。移模支臂2前端的油压脚杯4注入油压,使油缸伸出,支撑在地面上。因模具较重,设计油压脚杯4是为了模具放置移模支臂2上后更加平稳!油压脚杯4带螺纹,可调节高度,在安装时将高度调整好,以后每次使用时均无需调整。使公用垫板20退出到移模支臂2前端,将模具放置在公用垫板上,模具下部有开设专门与公用垫板20定位锥销相配合的定位孔(定位位置固定),使模具下部孔导入公用垫板20锥销。启动马达10,马达10通过联轴器、同步带轮、丝杆11、移动座5等力的传递,将模具及公用垫板20缓缓推入压机内,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自动推拉定位移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两组移模固定板、两组移模支臂,移模支臂枢接于移模固定板的前端面,移模支臂的顶部具有移模轨道,移模轨道上滑设有移动座,移动座枢接有连接杆,连接杆固定连接有公用垫板;移模轨道配有多个滚轮,移动座中心底部开设有与滚轮配合的限位槽,限位槽沿移模轨道方向开设;公用垫板的底部开设有与滚轮配合的凹槽,公用垫板活动位于滚轮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自动推拉定位移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两组移模固定板、两组移模支臂,移模支臂枢接于移模固定板的前端面,移模支臂的顶部具有移模轨道,移模轨道上滑设有移动座,移动座枢接有连接杆,连接杆固定连接有公用垫板;移模轨道配有多个滚轮,移动座中心底部开设有与滚轮配合的限位槽,限位槽沿移模轨道方向开设;公用垫板的底部开设有与滚轮配合的凹槽,公用垫板活动位于滚轮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推拉定位移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模支臂上水平安装有马达、丝杆,移动座套设于丝杆上,马达驱动丝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推拉定位移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模固定板顶端安装有前滚轮,前滚轮与公用垫板的凹槽活动嵌设。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推拉定位移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滚轮位于连接杆的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推拉定位移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模支臂的前端底部具有可伸缩的油压脚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忠诚,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尚川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