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锂离子电池极片涂布装置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极片制造
,具体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极片涂布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互联网以及各种便携式设备的快速发展,锂离子电池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充电宝和蓝牙设备等等。随着人们对于锂电池轻量化、长续航以及快速充电等方面的需求越来越高,对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快充性能也逐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聚合物电池卷绕结构中,会在极片头部预留一段较长的空箔间隙,空箔间隙的一部分用于焊接极耳,使得剩余的空箔以及极耳的厚度占用了较大的电芯厚度,降低了电芯的体积能量密度。现有的解决方式是在集流体涂布时不预留空白区域,等正负极涂布完成后用激光清洗去除极耳焊接位置上的涂层,一方面增加了工序,降低了电芯的生产效率,另一方面激光清洗会对极片表面及箔材产生不良的影响,降低电芯的生产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缺陷,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极片涂布装置,包括上模头和下模头,所述上模头或下模头上设有第一进料口,所述下模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锂离子电池极片涂布装置,包括上模头(1)和下模头(2),所述上模头(1)或下模头(2)上设有第一进料口(3),所述下模头(2)内设有用于容纳涂布极片集流体的浆液(4)的储料槽(2a),所述储料槽(2a)与第一进料口(3)连通,所述上模头(1)与下模头(2)的储料槽(2a)相配合形成储料腔,所述上模头(1)与下模头(2)的前端相配合形成与储料腔连通的出料嘴(5),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头(1)上安装有用于吸取极片集流体上极耳预设位置浆液的吸附组件(6),所述吸附组件(6)包括吸附管道(61),所述吸附管道(61)上设有抽气口(62)和吸附口(63),所述抽气口(62)与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离子电池极片涂布装置,包括上模头(1)和下模头(2),所述上模头(1)或下模头(2)上设有第一进料口(3),所述下模头(2)内设有用于容纳涂布极片集流体的浆液(4)的储料槽(2a),所述储料槽(2a)与第一进料口(3)连通,所述上模头(1)与下模头(2)的储料槽(2a)相配合形成储料腔,所述上模头(1)与下模头(2)的前端相配合形成与储料腔连通的出料嘴(5),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头(1)上安装有用于吸取极片集流体上极耳预设位置浆液的吸附组件(6),所述吸附组件(6)包括吸附管道(61),所述吸附管道(61)上设有抽气口(62)和吸附口(63),所述抽气口(62)与外部抽气装置连通,所述吸附口(63)靠近出料嘴(5)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极片涂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管道(61)上设有开关阀组件(64),所述开关阀组件(64)包括动力源(641)和开关阀本体(642),所述动力源(641)的输出端上设有塞体(643),所述动力源(641)的输出端配合插入开关阀本体(642)内,所述塞体(643)配合封闭或打开吸附口(63)。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极片涂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阀本体(642)包括可拆卸连接的上阀件(644)和下阀件(645),所述上阀件(644)的出料端与吸附管道(61)连通,所述上阀件(644)的进料端与下阀件(645)连通,所述吸附口(63)设置在下阀件(645)的进料端上,所述上阀件(644)与下阀件(645)的连接处设有与吸附口(63)连通的调节腔(646),所述调节腔(646)上端的宽度大于上阀件(644)进料端的宽度,所述动力源(641)的输出端配合插入上阀件(644)内,所述塞体(643)配合设于调节腔(646)内以阻断或连通上阀件(644)的进料端与吸附口(63)。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极片涂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源(641)的输出端上传动连接有导向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国瑞,张树国,王永刚,王树增,赵光清,李军涛,谈志永,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维科电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