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患者用智能腕带
本技术涉及智能腕带
,具体为一种多功能患者用智能腕带。
技术介绍
医嘱的下达往往是以语言或者文字的形式下达给患者,对于医嘱较多的患者来说,想要全面记住医嘱内容比较困难,影响治疗效果,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现在病人在进入病房时都会在手腕处绑上用于识别的腕带。目前现有的多功能患者用智能腕带还存在一些问题:在腕带的固定带损坏时或者需要对固定带进行清洗时,不方便对腕带的固定带进行单独的拆卸,同时不方便对腕带的固定带部分进行更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患者用智能腕带,通过按压两侧的插杆,使插杆的另一端按压滑块,使滑块从第二滑槽内滑出,并且滑出第一滑槽内,可以将第一固定带或者第二固定带从连接块的插槽内拉出,从而方便对第一固定带或者第二固定带进行拆卸,便于更坏或者清洗,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患者用智能腕带,包括腕带本体、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所述腕带本体的两侧边框上均固定设置有连接块,两侧所述连接块上开设有插槽,所述第一固定带的一端插接在一侧所述插槽内,所述第二固定带的一端插接在另一侧所述插槽内,所述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的一端内部均对称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滑动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设置在第一滑槽的底部,所述连接块的两侧对称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内均滑动设置有插杆,所述插杆的一端贯穿连接块且设置在连接块的外侧,所述第二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患者用智能腕带,包括腕带本体(1)、第一固定带(2)和第二固定带(3),其特征在于:所述腕带本体(1)的两侧边框上均固定设置有连接块(4),两侧所述连接块(4)上开设有插槽(5),所述第一固定带(2)的一端插接在一侧所述插槽(5)内,所述第二固定带(3)的一端插接在另一侧所述插槽(5)内,所述第一固定带(2)和第二固定带(3)的一端内部均对称开设有第一滑槽(6),所述第一滑槽(6)内滑动设置有滑块(7),所述滑块(7)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一弹簧(8),所述第一弹簧(8)的另一端固定设置在第一滑槽(6)的底部,所述连接块(4)的两侧对称开设有第二滑槽(9),所述第二滑槽(9)内均滑动设置有插杆(10),所述插杆(10)的一端贯穿连接块(4)且设置在连接块(4)的外侧,所述第二滑槽(9)的两侧位于连接块(4)内均开设有第二卡槽(11),所述插杆(10)的两侧均固定设置有第二卡块(12),所述第二卡块(12)滑动设置在第二卡槽(11)内,所述第二卡块(12)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二弹簧(13),所述第二弹簧(13)的另一端固定设置在第二卡槽(11)的侧壁上,所述滑块(7)的一端插接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患者用智能腕带,包括腕带本体(1)、第一固定带(2)和第二固定带(3),其特征在于:所述腕带本体(1)的两侧边框上均固定设置有连接块(4),两侧所述连接块(4)上开设有插槽(5),所述第一固定带(2)的一端插接在一侧所述插槽(5)内,所述第二固定带(3)的一端插接在另一侧所述插槽(5)内,所述第一固定带(2)和第二固定带(3)的一端内部均对称开设有第一滑槽(6),所述第一滑槽(6)内滑动设置有滑块(7),所述滑块(7)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一弹簧(8),所述第一弹簧(8)的另一端固定设置在第一滑槽(6)的底部,所述连接块(4)的两侧对称开设有第二滑槽(9),所述第二滑槽(9)内均滑动设置有插杆(10),所述插杆(10)的一端贯穿连接块(4)且设置在连接块(4)的外侧,所述第二滑槽(9)的两侧位于连接块(4)内均开设有第二卡槽(11),所述插杆(10)的两侧均固定设置有第二卡块(12),所述第二卡块(12)滑动设置在第二卡槽(11)内,所述第二卡块(12)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二弹簧(13),所述第二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宝玲,黄关宏,杨云云,
申请(专利权)人: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连云港市临床肿瘤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