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磁化水除尘技术的喷雾洒水车及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487091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磁化水除尘技术的喷雾洒水车,包括水雾车及磁化器,磁化器嵌于水雾车的水箱内,磁化器包括承载龙骨、导流罩、导流管、引流管、励磁电磁铁、励磁永磁铁及驱动电路,承载龙骨与水箱壁滑动连接,导流管前端面通过导流罩与水雾车的水箱的出水口连通,后端面与引流管连通,励磁电磁铁,励磁永磁铁均布在导流管内表面,驱动电路嵌于承载龙骨内,并分别与励磁电磁铁及磁场强度测试仪电气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法包括设备组装和雾化喷淋等两个步骤。本发明专利技术一方面可有效的满足对不同使用环境进行雾化喷雾作业的需要;另一方面在雾化喷淋中,可有效的对喷淋水体进行高效磁化作业,并可根据使用需要灵活调整水体磁化的磁场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磁化水除尘技术的喷雾洒水车及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雾喷淋净化装置,确切地说是一种基于磁化水除尘技术的喷雾洒水车。
技术介绍
近年来,我国城市雾霾天气越来越严重,对公众健康和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PM2.5含量过高是导致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因。PM2.5污染已成为城市突出的大气环境问题,城市PM2.5治理刻不容缓。然而长期以来,如何有效治理PM2.5,一直是防尘领域的一大难题。在现有的各项防尘、降尘措施中,通常采用的降尘方式可归纳为两大类:干法降尘和湿法降尘。干法降尘多采用集尘方式工作,且只能应用于特定环境中,应用受到很大限制。而湿法除尘在适用环境、成本费用、安装操作等方面有明显优势,较为通用。但一般的湿法喷雾除尘技术是采用普通自来水且水压较低,严重影响了喷雾降尘效果,总降尘效率仅为50%~60%,对PM2.5的降尘效率更低,只有20%~30%。因而如何提高对PM2.5的捕集效率,对于治理城市PM2.5污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一种基于磁化水除尘技术的喷雾洒水车将高压喷雾除尘和磁化水技术形结合并运用于洒水车上,具有设备简单、安装容易、能可靠、成本低、一次性投入长期有效,以及对粉尘的捕尘性能好,能明显提高普通喷雾对粉尘的去除效率等优点,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该技术的应用对于治理城市PM2.5污染、除去粉尘、减少雾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因此针对这一现状,迫切需要开发一种水雾喷淋净化装置,以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磁化水除尘技术的喷雾洒水车,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灵活方便,通用性好,一方面可有效的满足对不同使用环境进行雾化喷雾作业的需要,使用灵活性和通用性好;另一方面在雾化喷淋中,可有效的对喷淋水体进行高效磁化作业,并可根据使用需要灵活调整水体磁化的磁场强度,从而有效的提高水雾喷淋除尘作业的工作效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基于磁化水除尘技术的喷雾洒水车,包括水雾车及磁化器,所述磁化器嵌于水雾车的水箱内,磁化器包括承载龙骨、导流罩、导流管、引流管、励磁电磁铁、励磁永磁铁、磁场强度测试仪及驱动电路,承载龙骨为轴线与水平面的空心柱状框架结构,通过滑轨与水雾车的水箱侧壁滑动连接,导流管嵌于承载龙骨内,并与承载龙骨同轴分布,导流管前端面通过导流罩与水雾车的水箱前端面相抵,与水雾车的水箱的出水口连通并同轴分布,导流管后端面与引流管连通,且引流管下端面与水雾车的水箱底部间间距为0—30mm,励磁电磁铁至少两个,嵌于导流管内并环绕导流管轴线均布在导流管管壁内,励磁电磁铁与导流管前端面间间距为0—20mm,励磁永磁铁若干,环绕导流管轴线均布在导流管内表面,且励磁永磁铁前与励磁电磁铁间间距不小于导流管长度的1/10,磁场强度测试仪与承载龙骨外表面连接,且磁场强度测试仪设至少两个检测电极,各检测电极嵌于导流管内,并分别位于励磁电磁铁和励磁永磁铁对应的导流管管段内,驱动电路嵌于承载龙骨内,并分别与励磁电磁铁及磁场强度测试仪电气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的滑轨至少两个,均沿导流管轴线方向均布并与导流管轴线垂直分布,所述滑轨内设升降驱动机构,所述升降驱动机构与滑轨同轴分布并通过滑块与承载龙骨滑动连接,所述升降驱动机构与驱动电路电气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的引流管下端面与导流盘连通,所述导流盘与水雾车的水箱底部连接,其轴线与水雾车的水箱底部垂直分布,所述导流盘包括增压泵、引流槽、承载柱,所述引流槽为轴向截面呈矩形、等腰梯形结构中任意一种的腔体结构,所述引流槽上端面、下端面及侧表面均布若干透孔,并通过透孔与水雾车的水箱连通,所述引流槽下端面与若干承载柱垂直连接,并通过承载柱与水雾车的水箱底部连接,所述引流槽侧表面设出水口,并通过出水口与引流管连通,且出水口与引流管间通过增压泵连通,所述增压泵嵌于引流槽内并与引流槽槽底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的励磁电磁铁和磁场强度测试仪均嵌于导流管内侧壁内表面,且所述励磁电磁铁间以导流管轴线对称分布,所述励磁永磁铁环绕导流管呈螺旋状结构分布。进一步的,所述励磁电磁铁间相互并联,且励磁电磁铁沿导流管分布长度为导流管总长度的1/5—1/3。进一步的,所述水雾车的喷雾口处设起泡器。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电路为基于工业单片机为基础的电路系统。一种基于磁化水除尘技术的喷雾洒水车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设备组装,首先堆成构成本专利技术的承载龙骨、导流罩、导流管、引流管、励磁电磁铁、励磁永磁铁、磁场强度测试仪及驱动电路进行组装,然后将完成组装的本专利技术安装到水雾车的水箱内并与水雾车的电路系统电气连接,在安装作业时,磁化器通过引流管与水雾车水箱底部间通过导流盘连通,同时磁化器通过导流罩与水雾车水箱的出水口连通,并使承载龙骨轴线与水箱底部平行分布,并与水箱底部间间距为水箱高度的1/2,最后向水雾车的水箱中注入喷淋用水,即可完成本专利技术预备作业;第二步,雾化喷淋,在车辆运行至指定喷淋地段后,首先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升降驱动机构调整本专利技术工作位置,然后水雾车水箱内水体首先通过导流盘的增压泵对水箱内水体增压并通过引流管输送到导流管内,增压后水体沿导流管轴线从后向前流动,在流动过程中,首先通过励磁永磁铁对水流进行初步励磁作业,并通过磁场强度测试仪对励磁永磁铁对水体励磁作业的磁场强度进行检测及监控;通过初步励磁后的水体沿导流管流如到励磁电磁铁位置处,通过励磁电磁铁对水体进行进一步磁场强化,提高水体的磁场强度,同时通过磁场强度测试仪对励磁电磁铁对水体的励磁强度进行检测,并根据检测的磁场强度调整励磁电磁铁的磁场强度,满足外部喷雾作业的水体磁场强度,经过励磁电磁铁进行励磁作业后的水体通过水雾车的水炮进行雾化喷淋作业。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步中,在通过水炮进行雾化喷淋作业时,水炮出水口处另可设起泡器,并通过起泡器对水雾进行制泡作业。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灵活方便,通用性好,一方面可有效的满足对不同使用环境进行雾化喷雾作业的需要,使用灵活性和通用性好;另一方面在雾化喷淋中,可有效的对喷淋水体进行高效磁化作业,并可根据使用需要灵活调整水体磁化的磁场强度,从而有效的提高水雾喷淋除尘作业的工作效率。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图1为本专利技术侧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导流盘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方法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如图1和2所示,一种基于磁化水除尘技术的喷雾洒水车,包括水雾车1及磁化器,磁化器嵌于水雾车1的水箱内,包括承载龙骨2、导流罩3、导流管4、引流管5、励磁电磁铁6、励磁永磁铁7、磁场强度测试仪8及驱动电路9,承载龙骨1为轴线与水平面的空心柱状框架结构,通过滑轨10与水雾车1的水箱侧壁滑动连接,导流管4嵌于承载龙骨2内,并与承载龙骨2同轴分布,导流管4前端面通过导流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磁化水除尘技术的喷雾洒水车,包括水雾车及磁化器,所述磁化器嵌于水雾车的水箱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磁化器包括承载龙骨、导流罩、导流管、引流管、励磁电磁铁、励磁永磁铁、磁场强度测试仪及驱动电路,所述承载龙骨为轴线与水平面的空心柱状框架结构,通过滑轨与水雾车的水箱侧壁滑动连接,所述导流管嵌于承载龙骨内,并与承载龙骨同轴分布,所述导流管前端面通过导流罩与水雾车的水箱前端面相抵,与水雾车的水箱的出水口连通并同轴分布,所述导流管后端面与引流管连通,且引流管下端面与水雾车的水箱底部间间距为0—30mm,所述励磁电磁铁至少两个,嵌于导流管内并环绕导流管轴线均布在导流管管壁内,所述励磁电磁铁与导流管前端面间间距为0—20 mm,所述励磁永磁铁若干,环绕导流管轴线均布在导流管内表面,且励磁永磁铁前与励磁电磁铁间间距不小于导流管长度的1/10,所述磁场强度测试仪与承载龙骨外表面连接,且磁场强度测试仪设至少两个检测电极,各检测电极嵌于导流管内,并分别位于励磁电磁铁和励磁永磁铁对应的导流管管段内,所述驱动电路嵌于承载龙骨内,并分别与励磁电磁铁及磁场强度测试仪电气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磁化水除尘技术的喷雾洒水车,包括水雾车及磁化器,所述磁化器嵌于水雾车的水箱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磁化器包括承载龙骨、导流罩、导流管、引流管、励磁电磁铁、励磁永磁铁、磁场强度测试仪及驱动电路,所述承载龙骨为轴线与水平面的空心柱状框架结构,通过滑轨与水雾车的水箱侧壁滑动连接,所述导流管嵌于承载龙骨内,并与承载龙骨同轴分布,所述导流管前端面通过导流罩与水雾车的水箱前端面相抵,与水雾车的水箱的出水口连通并同轴分布,所述导流管后端面与引流管连通,且引流管下端面与水雾车的水箱底部间间距为0—30mm,所述励磁电磁铁至少两个,嵌于导流管内并环绕导流管轴线均布在导流管管壁内,所述励磁电磁铁与导流管前端面间间距为0—20mm,所述励磁永磁铁若干,环绕导流管轴线均布在导流管内表面,且励磁永磁铁前与励磁电磁铁间间距不小于导流管长度的1/10,所述磁场强度测试仪与承载龙骨外表面连接,且磁场强度测试仪设至少两个检测电极,各检测电极嵌于导流管内,并分别位于励磁电磁铁和励磁永磁铁对应的导流管管段内,所述驱动电路嵌于承载龙骨内,并分别与励磁电磁铁及磁场强度测试仪电气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磁化水除尘技术的喷雾洒水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轨至少两个,均沿导流管轴线方向均布并与导流管轴线垂直分布,所述滑轨内设升降驱动机构,所述升降驱动机构与滑轨同轴分布并通过滑块与承载龙骨滑动连接,所述升降驱动机构与驱动电路电气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磁化水除尘技术的喷雾洒水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流管下端面与导流盘连通,所述导流盘与水雾车的水箱底部连接,其轴线与水雾车的水箱底部垂直分布,所述导流盘包括增压泵、引流槽、承载柱,所述引流槽为轴向截面呈矩形、等腰梯形结构中任意一种的腔体结构,所述引流槽上端面、下端面及侧表面均布若干透孔,并通过透孔与水雾车的水箱连通,所述引流槽下端面与若干承载柱垂直连接,并通过承载柱与水雾车的水箱底部连接,所述引流槽侧表面设出水口,并通过出水口与引流管连通,且出水口与引流管间通过增压泵连通,所述增压泵嵌于引流槽内并与引流槽槽底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磁化水除尘技术的喷雾洒水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励磁电磁铁和磁场强度测试仪均嵌于导流管内侧壁内表面,且所述励磁电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芳芳张小东李贤忠王震孙泽源胡巧丽张常丽何亚鹏索一茹周高威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