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用无纺布的自制口罩,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口罩主体,口罩主体包括医用吸水层,医用吸水层上至少设有一层医用无纺布层A;口罩主体上部开设上V型立体开口,上V型立体开口两边合并后形成上立体边缘封边;口罩主体下部开设下V型立体开口,下V型立体开口两边合并后形成下立体边缘封边;口罩主体外边缘设有边缘封边;口罩主体两侧的顶端和底端分别设有口罩带,口罩带另一端为自由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制作简单,即做即用;具有一定的细菌以及非油性颗粒的阻隔能力;用于疫情紧急情况下,实现口罩自给自足,缓解口罩不足,或日常防护使用,佩戴舒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医用无纺布的自制口罩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用无纺布的自制口罩,属于个人日常防护产品
技术介绍
2003年非典,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影响,以及环境逐渐破坏,人们对自我的保护意识逐渐加强,口罩成为必需品。在国内口罩非常紧张,目前市面口罩较多,主要分为普通纱布口罩,医用口罩,日用防护型口罩,防尘口罩、防油烟口罩等。现有技术缺陷如下:1、其中纱布口罩和日用防护性口罩对颗粒以及细菌的阻隔能力较差,贴合效果不好,佩戴容易有空隙,不能完全阻隔。2、而医用口罩则需要专业的材料以及专用的设备才能进行生产。医用口罩通常采用环氧乙烷灭菌,需要解析14天才能使用,在疫情紧急情况下,供应有限,而且受疫情影响,医用口罩更需要用于医疗一线,大部分口罩都运往医疗一线使用,医用口罩供应紧张。3、现有口罩为成型口罩,不能进行调整,无法根据胖瘦等进行选择,佩戴舒适感差。4、无纺布口罩采用系带的方式,以适应不同人群获得更大的舒适感。现口罩的口罩带均为套在耳朵或者套头上2种方式,口罩带具有弹性以适应不同体重人群,部分人群会因长时间的佩戴产生口罩带的压迫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医用无纺布的自制口罩,制作简单,即做即用;具有一定的细菌以及非油性颗粒的阻隔能力;用于疫情紧急情况下,实现口罩自给自足,缓解口罩不足,或日常防护使用,佩戴舒适。本技术所述的医用无纺布的自制口罩,包括口罩主体,口罩主体包括医用吸水层,医用吸水层上至少设有一层医用无纺布层A;口罩主体上部开设上V型立体开口,上V型立体开口两边合并后形成上立体边缘封边;口罩主体下部开设下V型立体开口,下V型立体开口两边合并后形成下立体边缘封边;口罩主体外边缘设有边缘封边;口罩主体两侧的顶端和底端分别设有口罩带,口罩带另一端为自由端。工作过程或工作原理:采用医用无纺布和医用吸水层,具有一定的细菌以及非油性颗粒的阻隔能力;可以通过高温蒸汽灭菌,无需解析,即做即用;能够用于缓解口罩不足情况下的自给自足,或日常防护使用;而且,制作工艺简单,可以自行确定口罩加工层数,根据实际需要设计。可以自行设计规格尺寸,采用口罩带系带模式,可以自由调节,佩戴舒适。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医用吸水层另一侧设有一层医用无纺布层B。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上V型立体开口两边合并方式为缝纫机缝合或超声波烫合;下V型立体开口两边合并方式为缝纫机缝合或超声波烫合。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口罩主体的边缘封边为缝纫机缝合封边或超声波烫合封边。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上V型立体开口的夹角为60-75°。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下V型立体开口的夹角为65-8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选择医用无纺布,即医用灭菌无纺布材料,有较好的细菌以及颗粒的阻隔效果,医用吸水纸材料可快速吸收呼出气体冷凝后的水,能够阻菌、透气、吸水,使用更卫生更舒适。2、制作简单,制作时只要有剪刀,缝纫设备就可完成制作,人人都可以随时制作。3、本技术所述的医用无纺布的自制口罩,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定尺寸,自由调整,能够获得更大的佩戴舒适感。解决了现有口罩均为均码制作,无法根据胖瘦等进行选择的问题。4、通过设置口罩带,采用系带的方式,能够适应不同人群获得更大的舒适感。解决了现有口罩佩戴压迫感差、佩戴不舒适的问题,现口罩的口罩带均为套在耳朵或者套头上2种方式,口罩带具有弹性以适应不同体重人群,部分人群会因长时间的佩戴产生口罩带的压迫感,比如医用外科口罩长时间佩戴会对耳朵有压迫,会耳朵疼。5、制作完成的口罩,即做即用,可即时佩戴,如想灭菌处理,可通过高压蒸汽灭菌,完全无毒无害,且灭菌后即可使用,不存在解析期,如没有灭菌条件可使用蒸煮实现消毒;避免了现市面通过环氧乙烷灭菌或辐照灭菌,解析时间长的限制,能够用于疫情紧急情况下,实现口罩自给自足,缓解口罩不足情况,或日常防护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图1的右视图,图4是本技术所述的医用无纺布的自制口罩的生成工艺中步骤1:选定多层材料裁切合适尺寸,并按顺序铺在一起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中材料对折后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中材料裁切后得口罩主体结构示意图,图7是口罩主体两侧放置口罩带后结构示意图,图8是口罩边缘封边后结构示意图,图9是口罩上立体边缘和下立体边缘封边后结构示意图,图10是口罩主体层结构示意图之一,图11是口罩主体层结构示意图之二,图12是口罩主体层结构示意图之三,图13是口罩主体层结构示意图之四,图14是成人版口罩主体结构示意图,图15是儿童版口罩主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口罩主体2、上立体边缘封边3、边缘封边4、口罩带5、下立体边缘封边;11、医用无纺布层A12、医用无纺布层B13、医用吸水层;111、第一医用无纺布层A112、第二医用无纺布层A113、第三医用无纺布层A。图7中夹角P表示上V型立体开口的夹角;夹角Q表示下V型立体开口的夹角。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1如图1~图10所示,本技术所述的医用无纺布的自制口罩,包括口罩主体1,口罩主体1包括医用吸水层13,医用吸水层13上设有一层医用无纺布层A11。如图10所示,本技术所述的医用无纺布的自制口罩,口罩内侧为医用吸水层;口罩外侧为医用无纺布层A。医用吸水层吸水效果好,所述的医用无纺布的自制口罩使用过程中不会在口罩内侧形成水珠。医用无纺布层A为医用无纺布,即医用灭菌无纺布,颜色多样,可以选用蓝色、粉色、紫色、白色或绿色;或者各种颜色的组合搭配;克重:35-80gsm;医用灭菌无纺布层和医用吸水层透气性好,医用灭菌无纺布层本身作为灭菌包布使用,透气阻菌,可保证灭菌后的器械180天的无菌。其制作成口罩后,虽不能完全满足医用外科口罩以及N95口罩的全部技术要求,但是,制作简易,能够采用高压蒸汽灭菌,透气吸水,能够满足阻隔细菌的作用。特别是疫情紧急情况下,医用口罩所用的熔喷无纺布供不应求,本技术所述的医用无纺布的自制口罩能够满足无菌、阻菌的效果,能够在口罩供应不足的情况,通过自行制作实现自给自足,缓解口罩不足,或日常防护使用。口罩主体1上部开设上V型立体开口,上V型立体开口两边合并后形成上立体边缘封边2;口罩主体1下部开设下V型立体开口,下V型立体开口两边合并后形成下立体边缘封边5;口罩主体1外边缘设有边缘封边3;口罩主体1两侧的顶端和底端分别设有口罩带4,口罩带4另一端为自由端。如图1所示,口罩主体两侧的四个边角分别连接口罩带4,口罩带4另一端设为自由端。佩戴时,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医用无纺布的自制口罩,其特征在于,包括口罩主体(1),口罩主体(1)包括医用吸水层(13),医用吸水层(13)上至少设有一层医用无纺布层A(11);/n口罩主体(1)上部开设上V型立体开口,上V型立体开口两边合并后形成上立体边缘封边(2);口罩主体(1)下部开设下V型立体开口,下V型立体开口两边合并后形成下立体边缘封边(5);口罩主体(1)外边缘设有边缘封边(3);口罩主体(1)两侧的顶端和底端分别设有口罩带(4),口罩带(4)另一端为自由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无纺布的自制口罩,其特征在于,包括口罩主体(1),口罩主体(1)包括医用吸水层(13),医用吸水层(13)上至少设有一层医用无纺布层A(11);
口罩主体(1)上部开设上V型立体开口,上V型立体开口两边合并后形成上立体边缘封边(2);口罩主体(1)下部开设下V型立体开口,下V型立体开口两边合并后形成下立体边缘封边(5);口罩主体(1)外边缘设有边缘封边(3);口罩主体(1)两侧的顶端和底端分别设有口罩带(4),口罩带(4)另一端为自由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无纺布的自制口罩,其特征在于,医用吸水层(13)另一侧设有一层医用无纺布层B(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爱华,韩宝福,韩兴伟,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