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疫情专用可重复使用口罩,包括口罩本体和挂绳,口罩本体包括外表层、过滤层和内衬层,外表层、过滤层和内衬层从外至内依次分布,外表层与内衬层的上边缘处缝合连接,外表层的上边缘固定连接有鼻夹,外表层的内层边缘处缝合连接有外毛刺带和内毛刺带,过滤层的边缘缝合连接有内纤维带,内纤维带与内毛刺带粘接连接,内衬层的内表面上边缘缝合连接有泡棉条,内衬层外表面边缘缝合连接有外纤维带,外纤维带与外毛刺带粘接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外表面和内衬层之间设有可更换的过滤层,且通过粘扣的方式进行固定,方便使用者对过滤层进行更换,从而使口罩本体能够重复使用,提高口罩本体的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疫情专用可重复使用口罩
本技术涉及医疗用品
,具体为一种疫情专用可重复使用口罩。
技术介绍
一般指戴在口鼻部位用于过滤进入口鼻的空气,以达到阻挡有害的气体、气味、飞沫进出佩戴者口鼻的用具,以纱布或纸等制成,口罩对进入肺部的空气有一定的过滤作用,在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时,在粉尘等污染的环境中作业时,戴口罩具有非常好的作用。目前,市场中现有疫情用口罩多为一次性设计,可有效降低感染病毒,但是,对于一些疫情相对较轻的地区,由于口罩等医用物资的短缺,使用一次性口罩会加大的浪费,对于口罩的利用率较低,且购买较为困难,给人们的防疫工作带来不便。为此,需要设计一种新的技术方案给予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疫情专用可重复使用口罩,通过在外表面和内衬层之间设有可更换的过滤层,且通过粘扣的方式进行固定,方便使用者对过滤层进行更换,从而使口罩本体能够重复使用,提高口罩本体的利用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疫情专用可重复使用口罩,包括口罩本体和挂绳,所述口罩本体包括外表层、过滤层和内衬层,所述外表层、过滤层和内衬层从外至内依次分布,所述外表层与内衬层的上边缘处缝合连接,所述外表层的上边缘固定连接有鼻夹,所述外表层的内层边缘处缝合连接有外毛刺带和内毛刺带,所述过滤层的边缘缝合连接有内纤维带,所述内纤维带与内毛刺带粘接连接,所述内衬层的内表面上边缘缝合连接有泡棉条,所述内衬层外表面边缘缝合连接有外纤维带,所述外纤维带与外毛刺带粘接连接,所述挂绳缝合连接在外表层两侧的边缘处。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外毛刺带和外纤维带均呈U形,所述内毛刺带和内纤维带均呈环形闭合状。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鼻夹采用可塑性金属薄片冲压制成,所述鼻夹缝合连接在外表层的内侧。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内衬层的内表面下边缘处粘接连接有防脱条,所述防脱条采用硅胶材质切割制成。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外表层采用无纺布裁切制成,所述过滤层采用ePTFE膜制成,所述内衬层采用纯棉布料制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在外表面和内衬层之间设有可更换的过滤层,且通过粘扣的方式进行固定,方便使用者对过滤层进行更换,从而使口罩本体能够重复使用,提高口罩本体的利用率。2、本技术通过设有U形的外毛刺带和外纤维带,方便对外表层与内衬层进行粘接固定,通过设有环形闭合状的内毛刺带和内纤维带,提高过滤层与外表面层连接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疫情专用可重复使用口罩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疫情专用可重复使用口罩截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外表层与内衬层分离状态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所述过滤层结构示意图。图中:口罩本体-1,挂绳-2,外表层-3,过滤层-4,内衬层-5,鼻夹-6,外毛刺带-7,内毛刺带-8,内纤维带-9,泡棉条-10,外纤维带-11,防脱条-1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疫情专用可重复使用口罩,包括口罩本体1和挂绳2,所述口罩本体1包括外表层3、过滤层4和内衬层5,所述外表层3、过滤层4和内衬层5从外至内依次分布,所述外表层3与内衬层5的上边缘处缝合连接,所述外表层3的上边缘固定连接有鼻夹6,所述外表层3的内层边缘处缝合连接有外毛刺带7和内毛刺带8,所述过滤层4的边缘缝合连接有内纤维带9,所述内纤维带9与内毛刺带8粘接连接,所述内衬层5的内表面上边缘缝合连接有泡棉条10,所述内衬层5外表面边缘缝合连接有外纤维带11,所述外纤维带11与外毛刺带7粘接连接,所述挂绳2缝合连接在外表层3两侧的边缘处。进一步改进地,如图3所示,所述外毛刺带7和外纤维带11均呈U形,所述内毛刺带8和内纤维带9均呈环形闭合状,通过将毛刺带和外纤维带11均呈U形设计,便于外表层3与内衬层5进行粘接连接。进一步改进地,如图1-2所示,所述鼻夹6采用可塑性金属薄片冲压制成,所述鼻夹6缝合连接在外表层3的内侧,通过在采用金属薄片制成的鼻夹6,能够有效提高鼻夹6的夹持力度,将口罩本体1紧贴在佩戴者的脸部,同时提高使用的可重复性。进一步改进地,如图2所示,所述内衬层5的内表面下边缘处粘接连接有防脱条12,所述防脱条12采用硅胶材质切割制成,通过在述内衬层5的内表面的下边缘处粘接连接有硅胶材质的防脱条12,既能提高口罩本体1下边缘处的贴合度,又能有效避免口罩本体1脱落。具体改进地,所述外表层3采用无纺布裁切制成,所述过滤层4采用ePTFE膜制成,所述内衬层5采用纯棉布料制成,提高口罩本体1舒适性,给佩戴者提供较好的使用体验。本技术的口罩本体-1、挂绳-2、外表层-3、过滤层-4、内衬层-5、鼻夹-6、外毛刺带-7、内毛刺带-8、内纤维带-9、泡棉条-10、外纤维带-11、防脱条-12,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本技术通过在外表面和内衬层5之间设有可更换的过滤层4,且通过粘扣的方式进行固定,方便使用者对过滤层4进行更换,从而使口罩本体1能够重复使用,提高口罩本体1的利用率。本技术在使用时,将内衬层5从底部向上撕开,使内衬层5与外表层3分离,将粘接在外表层3的内部过滤层4撕下,然后对外表层3和内衬层5的内外表面进行消毒处理,将新的过滤层4重新粘在内毛刺带8的表面,最后内衬层5覆盖在过滤层4的表面,并将边缘处与外毛刺带7粘接压实即可。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疫情专用可重复使用口罩,包括口罩本体(1)和挂绳(2),其特征在于:所述口罩本体(1)包括外表层(3)、过滤层(4)和内衬层(5),所述外表层(3)、过滤层(4)和内衬层(5)从外至内依次分布,所述外表层(3)与内衬层(5)的上边缘处缝合连接,所述外表层(3)的上边缘固定连接有鼻夹(6),所述外表层(3)的内层边缘处缝合连接有外毛刺带(7)和内毛刺带(8),所述过滤层(4)的边缘缝合连接有内纤维带(9),所述内纤维带(9)与内毛刺带(8)粘接连接,所述内衬层(5)的内表面上边缘缝合连接有泡棉条(10),所述内衬层(5)外表面边缘缝合连接有外纤维带(11),所述外纤维带(11)与外毛刺带(7)粘接连接,所述挂绳(2)缝合连接在外表层(3)两侧的边缘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疫情专用可重复使用口罩,包括口罩本体(1)和挂绳(2),其特征在于:所述口罩本体(1)包括外表层(3)、过滤层(4)和内衬层(5),所述外表层(3)、过滤层(4)和内衬层(5)从外至内依次分布,所述外表层(3)与内衬层(5)的上边缘处缝合连接,所述外表层(3)的上边缘固定连接有鼻夹(6),所述外表层(3)的内层边缘处缝合连接有外毛刺带(7)和内毛刺带(8),所述过滤层(4)的边缘缝合连接有内纤维带(9),所述内纤维带(9)与内毛刺带(8)粘接连接,所述内衬层(5)的内表面上边缘缝合连接有泡棉条(10),所述内衬层(5)外表面边缘缝合连接有外纤维带(11),所述外纤维带(11)与外毛刺带(7)粘接连接,所述挂绳(2)缝合连接在外表层(3)两侧的边缘处。
2.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月芳,仓梅,刘娅,
申请(专利权)人:王月芳,仓梅,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