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止佩戴口罩与眼罩造成损伤的面部支架,包括:一环形框体,呈扁平环形条状结构,所述环形框体分为首尾相连的面部贴合段和固定环条段;面部贴合段,呈W形且紧密贴合于人体鼻、颧、面颊部位,所述面部贴合段按长度延伸方向的弯曲角度与人体面部的鼻、颧、面颊部位的弯曲角度保持一致;固定环条段,两端分别与所述面部贴合段的两端连接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环形结构,所述固定环条段与所述面部贴合段的连接处位于人体的耳廓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止佩戴口罩与眼罩造成损伤的面部支架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防止佩戴口罩与眼罩造成损伤的面部支架。
技术介绍
在人们生活与工作中,在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或在粉尘、雾霾等污染的环境中,空气中的病菌、粉尘等可通过呼吸进入人体肺部,对身体造成严重损害。口罩是一种常见的生活用品,一般指戴在口鼻部位用于过滤进入口鼻的空气,以达到阻挡有害的气体、气味及飞沫进出佩戴者口鼻的用具,以纱布或纸等制成。防护眼镜,也叫眼罩。防护眼镜是个体防护装备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为防止放射性、化学性、机械性和不同波长的光损伤而设计的。医用防护眼镜可以防止一些药水或血液等飞溅到脸部,对眼睛起保护作用,这种眼镜一般和口罩、手术帽配合使用,对医生的头部起到全面防护作用。人们通常会佩戴口罩和眼罩,可以起到一定的过滤和防护作用。特别在传染病流行时的个人防护以及医护人员的工作中,口罩和眼罩的过滤作用使病菌、粉尘等不能轻易漏入,是必不可少的防护用品。由于人们的生活与工作中由于长时间戴口罩、眼镜与防护眼镜而造成面颊、鼻部及耳部红肿、压痕等损伤也是比较严重。这属于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medicaldevicerelatedpressureinjury,MDRPI),顾名思义是由于使用医疗器械导致皮肤、皮下组织或粘膜等受压而出现压力性损伤,创面外形常与所用医疗器械的形状密切相关。对于长时间佩戴口罩者,此类损伤则易发生在人体的鼻、颧、颊、耳廓后等部位。特别是传染病疫情期间儿童也需要长期佩戴口罩,口罩的压力性损伤也会严重影响儿童面部成长,造成严重后果。造成此类损伤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压力。口罩按照面罩形状可以分为平面形、杯罩形或折叠形等,按照佩戴方式可分为耳挂式、绑带式或头带式。目前的口罩常为杯罩形或折叠形,具有一定硬度。防护眼镜、眼镜都有类似结构,利用压在面部及耳部的结构固定。长时间使用口罩与防护眼镜会造成局部持续受压缺血而发生皮肤损伤,尤其是鼻梁、颧骨和耳部等皮肤较薄的部位。普通人由于戴口罩时间短,出现皮肤损伤可能性小,但对于医务人员、特殊环境工作人员、儿童需长时间佩戴者,局部皮肤长时间受压则容易引发皮肤压力性损伤。2、剪切力和摩擦力。鼻梁、颧骨和耳部的皮下组织并不丰富,摘戴口罩过程中易受边缘“剪切力”的影响,而耳挂式口罩两侧的弹性挂带常会在佩戴者讲话、活动时反复摩擦、压迫面部及耳部皮肤,进一步导致局部损伤。为了达到更好的密闭及防护效果,口罩边缘须尽量与面部紧密贴合,佩戴时固定力度较大,这也是造成摩擦损伤的因素。3、潮湿。长时间佩戴口罩者,会因呼吸使面部和口罩之间形成潮湿环境,局部皮肤屏障功能降低,对于压力、剪切力和摩擦等耐受力进一步下降,加重损伤。4、过敏。口罩材料包括金属夹、橡胶带等,对于少部分人来说是潜在过敏原,加上市场上流通的少量伪劣产品,使用者在佩戴时可能发生过敏情况。另外,在口罩、眼罩等物资急缺的特殊情况下,如果口罩长时间未使用,或已佩戴较长时间,都会导致口罩内病菌滋生,进而引起皮肤红肿瘙痒发炎等。5、尺寸不合适。口罩大小不合适,不仅影响隔离密闭效果,还会因过紧或宽松等不适增加出现压力、剪切力等损伤的风险。目前减小因长时间佩戴口罩造成面部机械性压力损伤的方式有以下几个:1、加宽口罩,边缘宽则皮肤受力面积增加,降低局部皮肤受力。相比于杯罩形,平面形口罩的压力较小。但在特殊环境下,如隔离区医务人员等需按防护要求无法佩戴平面型口罩。2、选择非耳挂式口罩如绑带式,可减少对耳后皮肤的摩擦及压力。3、对易过敏者,佩戴前应检查口罩说明书,了解口罩材质,避开过敏成分,同时避免使用伪劣产品。4、戴口罩前面部预防性涂抹护肤润肤霜等,减少口罩边缘摩擦对皮肤的刺激。5、使用预防性敷料。泡沫敷料、透明薄膜敷料和水胶体敷料均可用于预防压力性损伤。在鼻梁、颧骨和耳后选择性使用上述辅料可衬垫压力,缓冲和保护皮肤免受剪切力、摩擦和潮湿的影响。6、也有利用牛奶箱提手,挂口罩耳绳的方式。但是友谊牛奶盒较短,挂上之后使耳绳拉伸加大,更加加重了对面部的压力,反而会加重损伤。7、针对长时间佩戴眼镜,暂无较好的解决方案。然而以上方案只能稍微缓解面部机械性压力损伤程度,无法实质解决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佩戴口罩与眼罩造成损伤的面部支架来解决上述难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止佩戴口罩与眼罩造成损伤的面部支架,包括:一环形框体,呈扁平环形条状结构,所述环形框体分为首尾相连的面部贴合段和固定环条段;面部贴合段,呈W形且紧密贴合于人体鼻、颧、面颊部位,所述面部贴合段按长度延伸方向的弯曲角度与人体面部的鼻、颧、面颊部位的弯曲角度保持一致;固定环条段,两端分别与所述面部贴合段的两端连接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环形结构,所述固定环条段与所述面部贴合段的连接处位于人体的耳廓处。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固定环条段为伸缩弹力带。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固定环条段由上侧环条带和下侧环条带构成,且所述上侧环条带、下侧环条带与所述面部贴合段连接在同一处。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上侧环条带、下侧环条带与面部贴合段的重合处设置有耳带挂钩,所述耳带挂钩贯穿所述上侧环条带、下侧环条带、面部贴合段。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环形框体的厚度自中间向两侧逐渐减少。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环形框体的外部均包覆有一硅胶柔性层,所述硅胶柔性层用于与人体皮肤接触。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环形框体的外表面设置有耳带挂钩,所述耳带挂钩位于耳廓处。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耳带挂钩包括:压扣部分,分为上压板和下压板,所述上压板与下压板之间设置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贯穿所述面部贴合段、固定环条段;挂钩部分,分为母挂钩和公挂钩,所述上压板的外端面铰接有母挂钩,所述母挂钩为片状结构,其一端与所述上压板铰接,另一端设置有半封闭圆弧条;所述公挂钩为片状结构,其一端为半圆钩片,所述半圆钩片与所述半封闭圆弧条插接,所述公挂钩的另一端设置有耳带钩,所述耳带钩上开设有用于挂接耳带的带槽。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技术而了解。本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侧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正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环形框体横截面视图;图4为本技术佩戴口罩的侧视图;图5为本技术佩戴口罩的正视图;图6为本技术的耳带挂钩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母挂钩与公挂钩的配合连接图;图8为本技术的公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止佩戴口罩与眼罩造成损伤的面部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n一环形框体(10),呈扁平环形条状结构,所述环形框体(10)分为首尾相连的面部贴合段(11)和固定环条段(12);/n面部贴合段(11),呈W形且紧密贴合于人体鼻、颧、面颊部位,所述面部贴合段(11)按长度延伸方向的弯曲角度与人体面部的鼻、颧、面颊部位的弯曲角度保持一致;/n固定环条段(12),两端分别与所述面部贴合段(11)的两端连接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环形结构,所述固定环条段(12)与所述面部贴合段(11)的连接处位于人体的耳廓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佩戴口罩与眼罩造成损伤的面部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环形框体(10),呈扁平环形条状结构,所述环形框体(10)分为首尾相连的面部贴合段(11)和固定环条段(12);
面部贴合段(11),呈W形且紧密贴合于人体鼻、颧、面颊部位,所述面部贴合段(11)按长度延伸方向的弯曲角度与人体面部的鼻、颧、面颊部位的弯曲角度保持一致;
固定环条段(12),两端分别与所述面部贴合段(11)的两端连接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环形结构,所述固定环条段(12)与所述面部贴合段(11)的连接处位于人体的耳廓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佩戴口罩与眼罩造成损伤的面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环条段(12)为伸缩弹力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止佩戴口罩与眼罩造成损伤的面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环条段(12)由上侧环条带(13)和下侧环条带(14)构成,且所述上侧环条带(13)、下侧环条带(14)与所述面部贴合段(11)连接在同一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止佩戴口罩与眼罩造成损伤的面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侧环条带(13)、下侧环条带(14)与面部贴合段(11)的重合处设置有耳带挂钩(20),所述耳带挂钩(20)贯穿所述上侧环条带(13)、下侧环条带(14)、面部贴合段(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菲,赵悦,潘秋旭,
申请(专利权)人:潘菲,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