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戴宛霖专利>正文

一种方便穿戴的袖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86825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方便穿戴的袖套,包括袖套底面,袖套口,固定件,所述袖套口的底端与袖套底面的一端连接,所述固定件连接在袖套底面上,所述固定件用于将袖套底面固定在衣服的袖口上,所述固定件包括第一束带,第二束带,所述第一束带的两端分别与袖套底面连接,所述第一束带设置在靠近袖套口的一侧,所述第二束带的两端分别与袖套底面连接,所述第二束带设置在远离袖套口的一侧;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能够根据使用者的需求而调整松紧,使得袖套的实用性更强,让使用者的手臂活动更加方便,且由于一种方便穿戴的袖套仅有袖套底面和袖套口组成,减小了对衣物美观的不好影响,并且节省了布料,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方便穿戴的袖套
本技术涉及纺织面料
,尤其涉及一种方便穿戴的袖套。
技术介绍
袖套,也称套袖,是戴在袖管外的套子,旨在保护衣服的袖管,通常戴时松垂于另外一只衣袖外面的袖子;袖套可以用来保护上衣的袖子,经常伏案工作,袖子容易磨损的工作人员会经常用到它;另外,近来也有人用它来防晒。适用于厨房作业、打扫卫生、其上所粘污物极易清除,使用方便,对各种油污永不烦恼。还有学生也很适合,比如可以避免笔墨那些弄在衣袖上;然而现有的袖套存在以下问题:1.传统的袖套的大小是固定的,在冬天,人们衣服穿得太厚,就会导致袖套套不进衣袖,就算套进去了,也会感到强烈的束缚感,影响人们正常的工作,特别是写字,干活时,由于手臂的弯曲,会使得手臂被袖套勒紧,极不舒适。2.由于传统的袖套大多是一体成型的,在穿戴时,由于人们穿衣厚度不同,胖瘦不同,从而导致袖套的穿戴效果不同,且不可调节袖套的松紧,导致手臂的活动空间受限。3.由于传统袖套是将袖口完全包裹,衣物的袖口会被袖套的颜色遮挡,从而影响衣物的美观,且多数时候,仅仅是袖口底面与操作面产生接触,从而没必要将袖套制成套筒型。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方便穿戴的袖套,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能够根据使用者的需求而调整松紧,使得袖套的实用性更强,让使用者的手臂活动更加方便,且由于一种方便穿戴的袖套仅有袖套底面和袖套口组成,减小了对衣物美观的不好影响,并且节省了布料,降低了生产成本。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br>包括袖套底面,袖套口,固定件,所述袖套口的底端与袖套底面的一端连接,所述固定件连接在袖套底面上,所述固定件用于将袖套底面固定在衣服的袖口上;所述固定件包括第一束带,第二束带,所述第一束带的两端分别与袖套底面连接,所述第一束带设置在靠近袖套口的一侧,所述第二束带的两端分别与袖套底面连接,所述第二束带设置在远离袖套口的一侧。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第一束带由第一魔术贴条与第二魔术贴条组成,所述第一魔术贴条的一端连接在袖套底面的一侧,所述第二魔术贴条对应第一魔术贴条连接在袖套底面的另一侧,所述第二束带与第一束带的组成结构相同。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袖套口上还设置有伸缩口,所述伸缩口内设置有橡筋圈。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袖套口上还连接有第三束带。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袖套口的顶面设置有卡槽,所述第三束带上对应卡槽设置有卡扣。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第三束带上设置有第三魔术贴。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袖套底面由防污耐磨面料制成。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利用固定件,使得一种方便穿戴的袖套能够根据使用者的需求而调整松紧,消除使用者在使用袖套时产生的强烈束缚感和紧绷感,增加了使用者手臂的活动空间,让使用者的手臂活动更加方便,且一种方便穿戴的袖套的适应性比传统袖套强,能够适应不同的穿衣厚度与胖瘦不同的使用人群,使得袖套的实用性更强。2.由于一种方便穿戴的袖套仅有袖套底面和袖套口组成,减小了对衣物美观的不好影响,并且节省了布料,降低了生产成本。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一种方便穿戴的袖套的使用状态图;图2为一种方便穿戴的袖套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设置有卡槽的一种方便穿戴的袖套结构示意图;图4为设置有卡槽的一种方便穿戴的袖套结构示意图;图5为第三束带设置有魔术贴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1-袖套底面,2-袖套口,3-固定件,301-第一束带,302-第二束带,201-第三束带,202-卡槽,203-伸缩口。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即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的特征和性能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实施例1本实施例是一种方便穿戴的袖套的结构,如图1、图2所示,包括袖套底面1,袖套口2,固定件3,所述袖套口2的底端与袖套底面1的一端连接,所述固定件3连接在袖套底面1上,所述固定件3用于将袖套底面1固定在衣服的袖口上,所述固定件3包括第一束带301,第二束带302,所述第一束带301的两端分别与袖套底面1连接,所述第一束带301设置在靠近袖套口2的一侧,所述第二束带302的两端分别与袖套底面1连接,所述第二束带302设置在远离袖套口2的一侧;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束带301由第一魔术贴条与第二魔术贴条组成,所述第一魔术贴条的一端连接在袖套底面1的一侧,所述第二魔术贴条对应第一魔术贴条连接在袖套底面1的另一侧,所述第二束带302与第一束带301的组成结构相同;作为优选地,所述袖套口2上还设置有伸缩口203,所述伸缩口203内设置有橡筋圈;为了使得一种方便穿戴的袖套的实用性更强,所述袖套底面1由防污耐磨面料制成,此面料的材质为皮革或者PVC防水面料;皮革材质的袖套不仅具有防污耐磨的功能,并且还可以起到防晒的作用,个别场合还可以作为时尚装饰品使用;PVC防水面料制成的袖套,有易洗易干,不起球不褪色,四季皆可用,并且耐洗耐脏的好处,适合平时日常家务及活动量较大易碰触的群体使用;为解决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传统的袖套的大小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方便穿戴的袖套,其特征在于:包括袖套底面(1),袖套口(2),固定件(3),所述袖套口(2)的底端与袖套底面(1)的一端连接,所述固定件(3)连接在袖套底面(1)上,所述固定件(3)用于将袖套底面(1)固定在衣服的袖口上;/n所述固定件(3)包括第一束带(301),第二束带(302),所述第一束带(301)的两端分别与袖套底面(1)连接,所述第一束带(301)设置在靠近袖套口(2)的一侧,所述第二束带(302)的两端分别与袖套底面(1)连接,所述第二束带(302)设置在远离袖套口(2)的一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便穿戴的袖套,其特征在于:包括袖套底面(1),袖套口(2),固定件(3),所述袖套口(2)的底端与袖套底面(1)的一端连接,所述固定件(3)连接在袖套底面(1)上,所述固定件(3)用于将袖套底面(1)固定在衣服的袖口上;
所述固定件(3)包括第一束带(301),第二束带(302),所述第一束带(301)的两端分别与袖套底面(1)连接,所述第一束带(301)设置在靠近袖套口(2)的一侧,所述第二束带(302)的两端分别与袖套底面(1)连接,所述第二束带(302)设置在远离袖套口(2)的一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穿戴的袖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束带(301)由第一魔术贴条与第二魔术贴条组成,所述第一魔术贴条的一端连接在袖套底面(1)的一侧,所述第二魔术贴条对应第一魔术贴条连接在袖套底面(1)的另一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宛霖范超戴采霓梁俊
申请(专利权)人:戴宛霖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