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辊式脱水给料机及马铃薯预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486566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辊式脱水给料机及马铃薯预处理系统,涉及物料输送设备技术领域,所述辊式脱水给料机包括第一机架、第二机架和与所述第一机架和第二机架连接的输送及脱水结构,且所述输送及脱水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机架和第二机架的上方,所述输送及脱水结构包括多个输送部,且相邻两个输送部之间设有间隙;所述第一机架包括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用于调节所述第一机架的高度。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相邻两个输送部之间设有间隙,使得辊式给料脱水机不存料、不堵料、给料顺畅、脱水效果好,通过所述第一机架设置升降装置,调节所述第一机架的高度,继而调节输送及脱水结构的倾斜度,加快物料的输送速度,提高物料输送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辊式脱水给料机及马铃薯预处理系统
本技术涉及物料输送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辊式脱水给料机及马铃薯预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马铃薯是我国第四大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大,鲜薯产量居世界首位,马铃薯在农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实现马铃薯收获机械化,无异会促进马铃薯产业的发展。传统马铃薯生产预处理清洗线中,清洗设备和清洗设备之间的物料输送一般采用板式筛板和篦条式溜槽,脱水效果差且经常容易堵料,降低马铃薯的生产效率,且马铃薯生产现场到处流水,使得马铃薯生产环境恶劣,不利于操作人员长期停留。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问题是传统马铃薯输送采用板式筛板和篦条式溜槽,脱水效果差且经常容易堵料,降低马铃薯的生产效率,且马铃薯生产现场到处流水,使得马铃薯生产环境恶劣,不利于操作人员长期停留中的至少一个方面。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辊式脱水给料机,包括第一机架、第二机架和与所述第一机架和第二机架连接的输送及脱水结构,且所述输送及脱水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机架和第二机架的上方,所述输送及脱水结构包括多个输送部,且相邻两个输送部之间设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辊式脱水给料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机架(1)、第二机架(2)和与所述第一机架(1)和第二机架(2)连接的输送及脱水结构(3),且所述输送及脱水结构(3)设置于所述第一机架(1)和所述第二机架(2)的上方,所述输送及脱水结构(3)包括多个输送部(31),且相邻两个输送部(31)之间设有间隙;所述第一机架(1)包括升降装置(11),所述升降装置(11)用于调节所述第一机架(1)的高度,所述输送及脱水结构(3)还包括与所述输送部(31)连接的底座(32),所述输送部(31)包括第一轴组(311)、第二轴组(312)和辊筒轴(313),且所述第一轴组(311)和所述第二轴组(312)对称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辊式脱水给料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机架(1)、第二机架(2)和与所述第一机架(1)和第二机架(2)连接的输送及脱水结构(3),且所述输送及脱水结构(3)设置于所述第一机架(1)和所述第二机架(2)的上方,所述输送及脱水结构(3)包括多个输送部(31),且相邻两个输送部(31)之间设有间隙;所述第一机架(1)包括升降装置(11),所述升降装置(11)用于调节所述第一机架(1)的高度,所述输送及脱水结构(3)还包括与所述输送部(31)连接的底座(32),所述输送部(31)包括第一轴组(311)、第二轴组(312)和辊筒轴(313),且所述第一轴组(311)和所述第二轴组(312)对称设置于所述辊筒轴(313)的两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辊式脱水给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组(311)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轴承座(3112)、第一联轴器(3113)、第一电机(3114)和第一导料辊(3111),且所述辊筒轴(313)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轴承座(3112)与所述底座(32)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辊式脱水给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轴组(312)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轴承座(3122)、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丙新郝巨勇祖泓舟孟宪涛骆伟寒高艳龙樊琦王军董翔宇
申请(专利权)人:宁安市粮油淀粉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