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能够对老年病人进行供氧的老年病人助行器,包括助行器主体,所述助行器主体包括有竖梁,且竖梁的底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外侧均匀固定有驱动轮,所述竖梁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套,且固定套的内部贯穿插设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外侧固定焊接有扶手架,所述竖梁的前后两侧外壁上对称固定有横梁。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联动机构的传动,使得阀板在筒体的内部上下移动,从而通过进气筒将外界空气抽入,并通过出气筒挤出,使得空气沿着软管进入呼吸面罩内部,有利于该装置在使用时为使用者持续提供氧气,从而有效的延长老年病人单次使用该装置的时长,便于提升康复训练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能够对老年病人进行供氧的老年病人助行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辅助设备
,具体为一种能够对老年病人进行供氧的老年病人助行器。
技术介绍
助行器是一种辅助人体支撑体重、保持平衡和行走的器具,在日常生活中,助行器常被用作老年人的行走康复恢复中,现有的助行器大多结构简单,其通过支架以及滚轮组装而成,往往仅具有辅助支撑的作用,在使用过程中为老年病人的康复训练保持重心支撑稳定性;现有的老年病人康复训练用助行器,其功能单一,仅具有支撑稳定的作用,在使用过程中,由于老年病人的体力承受极限较低,康复训练过程中,老年病人受身体机能影响,容易导致身体疲惫,呼吸急促困难,导致单次康复训练的时间较短,不利于老年病人使用助行器长时间行走恢复;另外,现有的助行器缺乏防护机构,老年病人在使用助行器时多为双手扶持在握把上,若手部失力时,失去手部支撑,老年人极容易跌倒,造成二次伤害,影响老年病人的人身安全,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能够对老年病人进行供氧的老年病人助行器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对老年病人进行供氧的老年病人助行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老年病人康复训练用助行器,其结构过于简单,老年病人在使用时容易疲惫缺氧,影响单次行走训练的时长,以及助行器缺乏防护机构,导致使用时跌落容易受到二次伤害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能够对老年病人进行供氧的老年病人助行器,包括助行器主体,所述助行器主体包括有竖梁,且竖梁的底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外侧均匀固定有驱动轮,所述竖梁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套,且固定套的内部贯穿插设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外侧固定焊接有扶手架,所述竖梁的前后两侧外壁上对称固定有横梁,且横梁远离竖梁的一侧外壁上固定安装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的底部一侧转动连接有辅助轮,所述竖梁的内部插设有联动机构,且联动机构包括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共设置有两组,且两组所述第二转轴分别对称贯穿插设在竖梁的前后两侧外壁上,两组所述第二转轴相互贴近的一端均焊接固定有连接杆,且连接杆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摆动杆,所述第二转轴远离竖梁的一端与第一转轴之间固定连接有皮带轮传动机构,所述竖梁的内部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供氧机构,且供氧机构包括有筒体,所述筒体焊接固定在竖梁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筒体的内部镶嵌有阀板,所述阀板与筒体上下滑动连接,所述筒体的外壁一侧焊接连通有进气筒,且进气筒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单向阀,所述筒体的另一侧外壁上固定连通有出气筒,且出气筒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二单向阀,所述阀板的顶部转动连接有摆臂,且摆臂的另一端套设在摆动杆的中间位置,所述出气筒的另一端固定连通有软管,且软管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呼吸面罩。优选的,所述转动杆的外壁上均匀开设有圆孔,且圆孔呈圆环状分布在转动杆的外壁上,所述固定套的外壁上贯穿插设有插销,且插销与固定套滑动连接,所述固定套外壁上插设的插销一端插设在转动杆外壁上开设的圆孔中,所述扶手架通过转动杆与固定套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二转轴与摆动杆位于同一竖直平面,所述第二转轴、连接杆和摆动杆构成“几”字形,所述第二转轴通过皮带轮传动机构与第一转轴之间传动连接,所述摆臂与摆动杆之间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进气筒固定安装在进气筒的底部,所述进气筒固定安装在该装置前进方向相反的一侧上。优选的,所述筒体的上方内壁上焊接固定有限位环,且限位环的底部焊接固定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贯穿插设在阀板的内部,所述限位杆的底部一端焊接固定在筒体的内壁上,所述阀板的外侧尺寸与筒体的内部尺寸相适配,所述阀板与限位杆上下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进气筒的另一端固定连通有过滤机构,且过滤机构包括有过滤筒,所述过滤筒固定连通在进气筒上,所述过滤筒远离进气筒的一侧套设有筒盖,且筒盖内壁上装配的螺纹与过滤筒外壁上装配的螺纹相适配,所述筒盖远离过滤筒的一侧外壁上固定镶嵌有过滤网,所述筒盖的内部填充有活性炭包。优选的,所述支撑腿的中间位置外壁上固定安装有缓冲机构,且缓冲机构包括有收纳筒,所述收纳筒固定安装在一组所述支撑腿的外壁上,所述收纳筒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旋转杆,且旋转杆的上下两端外侧套设固定有发条,所述旋转杆的外侧缠绕包裹有安全带,所述安全带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旋转杆的外壁上,且安全带的另一端贯穿收纳筒的外壁,所述安全带位于收纳筒外侧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卡销杆,所述发条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旋转杆的外壁上,所述发条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收纳筒的内壁上,所述旋转杆通过发条与收纳筒弹性转动连接,另一组所述支撑腿的外壁上焊接固定有卡杆套,且卡杆套的内部中间位置开设有卡槽。优选的,所述收纳筒和卡杆套均倾斜状焊接固定在两组所述支撑腿的外壁上,所述卡杆套内部中间位置开设的卡槽与卡销杆的外侧尺寸相适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设置供氧机构安装在竖梁的内部,使得该装置在行走时,通过联动机构的传动,使得阀板在筒体的内部上下移动,从而通过进气筒将外界空气抽入,并通过出气筒挤出,使得空气沿着软管进入呼吸面罩内部,有利于该装置在使用时为使用者持续提供氧气,从而有效的延长老年病人单次使用该装置的时长,便于提升康复训练的效果;2.通过设置缓冲机构安装在支撑腿上,使得该装置在使用时,可以通过抽拉将安全带抽动,通过将卡销杆插设在卡杆套的内部,使得安全带固定在两组所述支撑腿之间,该装置在使用时,安全带倾斜设置在使用者的背后下方位置,当使用者不慎跌落时,通过安全带的阻挡缓冲,可以有效的避免使用者直接跌落导致损伤,有效的提升了该装置的使用安全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常态下的结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固定套和转动杆的分解结构立体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联动机构的结构立体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供氧机构的结构正视剖面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过滤机构的结构正视剖面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缓冲机构的结构正视剖面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卡杆套的结构立体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工作状态下的结构立体示意图。图中:100、助行器主体;110、竖梁;120、第一转轴;130、驱动轮;140、固定套;150、转动杆;160、扶手架;170、横梁;180、支撑腿;190、辅助轮;200、联动机构;210、第二转轴;220、连接杆;230、摆动杆;240、皮带轮传动机构;300、供氧机构;310、筒体;320、阀板;330、进气筒;340、第一单向阀;350、出气筒;360、第二单向阀;370、限位环;380、限位杆;390、摆臂;400、过滤机构;410、过滤筒;420、筒盖;430、过滤网;440、活性炭包;500、软管;600、呼吸面罩;700、缓冲机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能够对老年病人进行供氧的老年病人助行器,包括助行器主体(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助行器主体(100)包括有竖梁(110),且竖梁(110)的底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120),所述第一转轴(120)的外侧均匀固定有驱动轮(130),所述竖梁(110)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套(140),且固定套(140)的内部贯穿插设有转动杆(150),所述转动杆(150)的外侧固定焊接有扶手架(160),所述竖梁(110)的前后两侧外壁上对称固定有横梁(170),且横梁(170)远离竖梁(110)的一侧外壁上固定安装有支撑腿(180),所述支撑腿(180)的底部一侧转动连接有辅助轮(190),所述竖梁(110)的内部插设有联动机构(200),且联动机构(200)包括有第二转轴(210),所述第二转轴(210)共设置有两组,且两组所述第二转轴(210)分别对称贯穿插设在竖梁(110)的前后两侧外壁上,两组所述第二转轴(210)相互贴近的一端均焊接固定有连接杆(220),且连接杆(220)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摆动杆(230),所述第二转轴(210)远离竖梁(110)的一端与第一转轴(120)之间固定连接有皮带轮传动机构(240),所述竖梁(110)的内部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供氧机构(300),且供氧机构(300)包括有筒体(310),所述筒体(310)焊接固定在竖梁(110)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筒体(310)的内部镶嵌有阀板(320),所述阀板(320)与筒体(310)上下滑动连接,所述筒体(310)的外壁一侧焊接连通有进气筒(330),且进气筒(330)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单向阀(340),所述筒体(310)的另一侧外壁上固定连通有出气筒(350),且出气筒(350)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二单向阀(360),所述阀板(320)的顶部转动连接有摆臂(390),且摆臂(390)的另一端套设在摆动杆(230)的中间位置,所述出气筒(350)的另一端固定连通有软管(500),且软管(500)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呼吸面罩(60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够对老年病人进行供氧的老年病人助行器,包括助行器主体(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助行器主体(100)包括有竖梁(110),且竖梁(110)的底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120),所述第一转轴(120)的外侧均匀固定有驱动轮(130),所述竖梁(110)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套(140),且固定套(140)的内部贯穿插设有转动杆(150),所述转动杆(150)的外侧固定焊接有扶手架(160),所述竖梁(110)的前后两侧外壁上对称固定有横梁(170),且横梁(170)远离竖梁(110)的一侧外壁上固定安装有支撑腿(180),所述支撑腿(180)的底部一侧转动连接有辅助轮(190),所述竖梁(110)的内部插设有联动机构(200),且联动机构(200)包括有第二转轴(210),所述第二转轴(210)共设置有两组,且两组所述第二转轴(210)分别对称贯穿插设在竖梁(110)的前后两侧外壁上,两组所述第二转轴(210)相互贴近的一端均焊接固定有连接杆(220),且连接杆(220)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摆动杆(230),所述第二转轴(210)远离竖梁(110)的一端与第一转轴(120)之间固定连接有皮带轮传动机构(240),所述竖梁(110)的内部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供氧机构(300),且供氧机构(300)包括有筒体(310),所述筒体(310)焊接固定在竖梁(110)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筒体(310)的内部镶嵌有阀板(320),所述阀板(320)与筒体(310)上下滑动连接,所述筒体(310)的外壁一侧焊接连通有进气筒(330),且进气筒(330)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单向阀(340),所述筒体(310)的另一侧外壁上固定连通有出气筒(350),且出气筒(350)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二单向阀(360),所述阀板(320)的顶部转动连接有摆臂(390),且摆臂(390)的另一端套设在摆动杆(230)的中间位置,所述出气筒(350)的另一端固定连通有软管(500),且软管(500)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呼吸面罩(6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够对老年病人进行供氧的老年病人助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150)的外壁上均匀开设有圆孔,且圆孔呈圆环状分布在转动杆(150)的外壁上,所述固定套(140)的外壁上贯穿插设有插销,且插销与固定套(140)滑动连接,所述固定套(140)外壁上插设的插销一端插设在转动杆(150)外壁上开设的圆孔中,所述扶手架(160)通过转动杆(150)与固定套(140)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够对老年病人进行供氧的老年病人助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轴(210)与摆动杆(230)位于同一竖直平面,所述第二转轴(210)、连接杆(220)和摆动杆(230)构成“几”字形,所述第二转轴(210)通过皮带轮传动机构(240)与第一转轴(1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学歧,
申请(专利权)人:胡春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