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软性内窥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软性内窥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内窥镜及其手术器械大量的用于微创诊断与治疗领域,随着微创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对内窥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按内窥镜所到达的部位不同进行分类:分为神经镜、尿道膀胱镜、电切镜、腹腔镜、关节1镜、鼻窦镜、喉镜等。根据内窥镜头部弯曲情况,可分为软性内窥镜和硬性内窥镜。现有相关技术中,软性内窥镜可包括摄像组件与镜体结构,同时,镜体结构中可设有器械接入口、摄像接入口、器械通道与摄像通道,通过器械接入口与器械通道可接入器械,通过摄像接入口与摄像通道,可接入摄像组件。此种结构下,当医生要进行多种器械操作时,只能通过依次交替的方法将器械通入器械通道来实现,大大增加了手术时间和难度,更不可能实现多少器械的联合操作。可见,在以上方案中,器械只能通过器械接入口与器械通道接入,无法满足同时接入两种器械的需求,进一步的,也无法对插入的器械进行位置指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软性内窥装置,以解决无法满足同时接入两种器械的问题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软性内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镜体结构、摄像组件与器械转接结构;所述镜体结构包括可弯曲的柔性插入部与连接于所述柔性插入部一端的手柄部,所述手柄部设有第一接入口,所述柔性插入部内设有第一通道;所述第一接入口直接或间接连接所述第一通道;/n所述第一接入口与所述摄像组件相匹配,所述摄像组件接入所述第一接入口时,至少部分所述摄像组件伸入所述第一通道;/n所述第一接入口还与所述器械转接结构相匹配,所述器械转接结构接入所述第一接入口,且所述器械转接结构装配有第一器械时,所述第一器械伸入所述第一通道。/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软性内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镜体结构、摄像组件与器械转接结构;所述镜体结构包括可弯曲的柔性插入部与连接于所述柔性插入部一端的手柄部,所述手柄部设有第一接入口,所述柔性插入部内设有第一通道;所述第一接入口直接或间接连接所述第一通道;
所述第一接入口与所述摄像组件相匹配,所述摄像组件接入所述第一接入口时,至少部分所述摄像组件伸入所述第一通道;
所述第一接入口还与所述器械转接结构相匹配,所述器械转接结构接入所述第一接入口,且所述器械转接结构装配有第一器械时,所述第一器械伸入所述第一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性内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器械转接结构包括第一把手,所述第一把手内设有用于供所述第一器械穿过的器械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性内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部还设有用于接入第二器械的第二接入口,所述柔性插入部还穿设有用于供所述第二器械伸入的第二通道,所述第二接入口直接或间接连接所述第二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性内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部内还设有第一电接口;所述摄像组件接入所述手柄部内时,所述摄像组件导通插接于所述第一电接口;
所述器械转接结构设有电接口保护部;所述器械转接结构接入所述手柄部内时,所述电接口保护部对接于所述第一电接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软性内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镜体结构还包括位于所述手柄部外的对外连接部,所述第一电接口与所述对外连接部直接或间接电连接,所述摄像组件插接于所述第一电接口时,所述摄像组件能够通过所述第一电接口与所述对外连接部传输电能和/或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软性内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镜体结构还包括电路板与第一电线,所述电路板与所述第一电接口电连接,所述电路板经所述第一电线连接所述对外连接部,以利用所述第一电线传输电能和/或信号;所述电路板位于所述手柄部内,所述第一电线穿过设于所述手柄部的电线穿孔。
技术研发人员:孙加源,谢芳芳,刘帅洋,张琴,唐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胸科医院,上海安清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